病例分享 | 大麻素过敏综合征中严重且快速变化的低磷血症

教育   2025-02-02 19:01   北京  



大麻是美国和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非法物质。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精神健康调查估计,美国人口中大麻使用的累积终生发生率为42.4%。医学界已经清楚地阐明了大麻的止吐和刺激食欲特性的积极作用。然而,长期大量使用大麻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不太为人所知的、似是而非的物质,被称为大麻素充血综合征(CHS)。由Allen等人在2004年首次描述,CHS的特征是阵发性和复发性发作的恶心、呕吐,长期使用大麻引起的绞痛性腹痛和强迫性热水浴,这些症状在大麻戒断后消失。用热水浴缓解症状是这种情况的一个特殊标志(91%–92.3%的病例)。随着大麻的广泛使用和/或滥用以及日益增长的合法化,作者旨在通过他们独特的经历促进对CHS更广泛的认识和进一步的理解。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18岁,既往有哮喘、II级双相情感障碍、焦虑、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和大麻素剧吐病史,以恶心和呕吐一天无发烧主诉就诊于急诊科。主诉有多次难治性呕吐,起病急,呕吐物中无胆汁,无血渍,含食物颗粒。不能通过口腔进食,还伴有腹痛和两次腹泻。患者有偶尔饮酒的阳性病史,在过去四年中经常吸食大麻,并否认使用电子烟或任何非处方药。在过去的两年里,也有类似的症状,并接受了相应的治疗,其间有一段时间的缓解。


经检查,除了心动过缓外,生命体征不明显。全身检查正常。实验室检查对低磷酸盐水平(< 0.3 mg/dL)(正常范围2.5-4.5mg/dL)和6.1 mmol/L的乳酸升高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心电图、血清尿素和肌酐以及尿液分析保持正常。在急诊室,使用15 mmol Kphos剂量的静脉(IV)磷与生理盐水和静脉止吐药一起超过4小时给药。


患者在急诊室5小时后出院,当时磷水平为3.9 mg/dL。出院7小时后,再次开始呕吐,患者返回急诊室。在急诊中,生命体征稳定,但实验室结果对低磷酸盐(0.6mg/dL)和乳酸升高具有重要意义。随后,静脉注射磷补充生理盐水和止吐药,随后口服磷酸盐。

讨论

大麻素呕吐综合征是一种矛盾的现象,有几份报告对此进行了详细描述。CHS的临床诊断通常非常困难,因为它的表现模糊不清,并且在从患者处获得大麻摄入史时存在错误信息和表述不清。诊断通常采用排除法,并且是在长期摄入大麻并伴有周期性呕吐、不明原因的腹痛以及在没有器质性病因的情况下通过热水浴消除这些症状的背景下确定的。本病例患者在过去两年中有过类似的发作,这使得医生对CHS的诊断看似合理。大麻通常用于治疗由各种疾病引起的恶心和呕吐,包括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CINV)。这种似是而非的现象被认为是由于内源性大麻素受体和外周神经系统中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1 (TRPV1)伤害感受器系统的慢性过度刺激引起的。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生低磷血症是一种罕见的情况,在少数报告中有所描述。低磷酸盐血症的可能机制包括肠吸收不良或丢失、过量的尿排泄或体内再分布(或跨细胞转移)。呼吸性碱中毒、儿茶酚胺过多和胰岛素分泌(再喂养综合征)中的类似机制也可能引起这种疾病,这些都在本案例中被排除了。


尽管数量很少,可用的文献证明了低磷酸盐血症可以快速自我纠正,通常发生在几个小时内。本病例的情况可能是个例外。磷酸盐在数小时内的快速纠正和自发性表明跨细胞转移和再分布是主要原因,而不是全身消耗。


当全身磷储备耗尽时,会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如共济失调、心肌收缩力下降、膈肌无力(磷酸盐水平<2mg/dL)和横纹肌溶解(磷酸盐水平<1mg/dL ),并与较差的预后相关。然而,CHS的低磷血症是无症状的;在本病例中,患者仍然没有症状,这证明了磷的跨细胞移动和移动校正。


本病例病人在急诊室接受静脉止吐药(甲氧氯普胺)和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低磷血症通过静脉补充磷和系列测量来解决。社区卫生服务的治疗包括腹痛的支持性管理、液体和电解质的补充、呕吐的治疗以及大麻戒断的教育。暂时,热水浴对急性充血有效,急性充血通常是CHS患者的习惯,而大麻戒酒对永久治愈和防止复发至关重要。为了优化临床结果,医生应在护理初期进行大麻素和血清电解质(尤其是磷酸盐)的尿液毒理学筛查。


随着大麻在世界范围内的合法化,作者预计CHS病例的数量将会上升。因此,临床医生应意识到这种在大麻使用者中相当可避免的、令人担忧的事件,并评估可能被忽视的隐性低磷血症。


医博士编译自:Acharya P, Mishra A, Kuikel S, et al. Severe and rapidly changing hypophosphatemia in cannabinoid hyperemesis syndrome: a case report. Oxford Medical Case Reports. 2024; 2024(6):omae055. doi:10.1093/omcr/omae055.

来源:医博士


本文为编译文章,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小编
投 稿

温暖基层,说说你的故事


征文对象:基层医务工作者
内容范围:与医疗卫生信息化应用和管理相关的真实故事,接诊治疗、服务患者、疫情应对等过程中发生的难忘事、感动事。
内容形式:文章,配图或视频。
投稿方式:邮箱wenan@yhbj.cn。


请点击二维码,了解详情

医博士网
基层医疗领域信息分享平台,致力于服务全国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区域卫生解决方案,提升医务人员技能水平和服务能力,筑牢居民健康防护屏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