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 | 四氢大麻酚过量导致幼儿心搏停止

教育   2025-02-05 19:01   北京  



Δ8-tetrahydrocannabinol (四氢大麻酚 THC)与儿童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很好的描述。心脏骤停,虽然与儿童严重心动过缓和呼吸暂停的报道一致,但在目前的文献中很少被描述。本文提出了第一个四氢大麻酚摄入后心脏骤停和呼吸暂停的小儿病例。




病例介绍

患儿7岁,男性(25 kg)。有注意力缺陷和多动障碍(ADHD)病史,母亲发现他意外摄入五颗15 mg(共75mg)δ8-THC食用橡皮糖。值得注意的是,房子里没有其他可获得的药品或非法药物。每天服用1mg的胍法辛以治疗多动症。


在急诊就诊时,患儿生命体征并无明显变化:心率91次/分钟,血压85/50mmHg,呼吸频率13次/分钟,室内空气中的氧饱和度为99%。获得了基线实验室:综合代谢小组仅针对181 mg/dL的葡萄糖(正常:70–99mg/dL)值得注意。镁含量为1.9毫克/分升(正常为1.7–2.1毫克/分升)。肌酸激酶没有升高,为77单位/升(正常:20-200单位/升)。未检测到酒精、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心电图(EKG)显示正常窦性心律伴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正常间期(QTC 420 ms),无明显ST段抬高或压低。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在健康学龄儿童中并不少见。


予维持性静脉输液治疗,但没有额外的干预。晚上11:00左右,即首次摄入约7小时后,患者仍在睡觉,但很容易醒来,没有其他中毒迹象。当醒来时,反应灵敏,定向感无异常。走动小便无异常,然后回到床上睡着了。事件发生约5分钟后,遥测警报响起,表明心搏停止和呼吸暂停发作时间超过15秒(图1)。患者不能正常刺激醒来,需要胸外按压,增加呼吸和恢复心率。没有观察到相关的癫痫发作活动。事件发生后,患者回到睡眠状态。他的心率显示心动过缓,在每分钟60次的范围内,接受了一剂0.1毫克的甘罗酸钠治疗,心动过缓得到缓解。然后被转移到重症监护室(PICU)进行进一步的监测。


图1、遥测显示心搏停止超过15s


到达PICU后,患者反应灵敏,也很有定向感,但有些思维迟钝。生命体征稳定:心率72 bpm,血压120/69 mmHg,呼吸正常,室内空气氧饱和度为99%。无明显体征,没有局部神经功能缺损,也没有呼吸抑制或呼吸暂停的证据。临床和血流动力学继续进展良好,未再出现心搏停止。在PICU进行了一段平安无事的观察后,摄入THC约24小时后出院回家,并建议初级保健医生在2天内进行随访,如果生理和/或行为基线有任何变化,则随访时间会更短。患者在随访中表现良好,家人也没有担心。


鉴于病史清晰,未进行THC定量血液检测。摄入后24小时进行的尿液药物筛查(UDS)显示四氢大麻酚呈阳性,其他非法物质呈阴性。



讨论

在幼儿医学中,THC和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很好的描述。据目前所知,这是首例报道的儿童THC诱发心搏停止的病例。


大麻或大麻素(CB)的活性成分被称为THC。最常被提及、也是最常见、最丰富的物质是精神活性大麻素δ9-四氢大麻酚。δ8-THC是δ9-THC的结构异构体。δ9-四氢大麻酚几乎完全通过肝脏羟基化和细胞色素P450(CYP 450)同工酶氧化代谢为活性更强的初级代谢物11-羟基-δ9-四氢大麻酚(11-OH-δ9-四氢大麻酚)。同样,δ8-THC通过相同的代谢途径代谢为更有效的11-羟基-δ8-THC(11-OH-δ8-THC)。


THC作用于两个主要受体:CB1和CB2受体。CB1受体是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受体,CB2受体在免疫细胞中表达。CB1和CB2已在心肌和血管内皮中得到证实。一项早期研究表明,δ9-THC和δ8-THC对CB1和CB2受体具有相似的结合亲和力。然而,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δ8-THC与CB1的结合亲和力低于δ9-THC,但与CB2的结合亲和力相似。现有的报告表明,δ9-四氢大麻酚和δ8-四氢大麻酚口服产品产生类似的效果,δ8-四氢大麻酚被认为通常不如δ9-四氢大麻酚有效。然而,11-羟基代谢物之间的效价差异可能不等同于母体δ9-THC和δ8-THC之间的效价差异。鉴于大量的δ8-四氢大麻酚是化学合成的,目前对现有的δ8-四氢大麻酚与δ9-四氢大麻酚在临床方面的比较知之甚少。


尽管CB1和CB2受体已经在心肌和血管内皮中得到证实,由于大脑中有大量的这些受体,THC的心脏表现被认为是通过其对自主神经系统的活性来实现的。四氢大麻酚对心血管的影响是双向的:在低剂量或中等剂量时,交感神经活动激增,导致心动过速和高血压;在较高剂量时,副交感神经受到明显刺激,导致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已经描述了THC在成人中的各种心血管效应,包括心律失常,包括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动过速、扑动和纤维性颤动)、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和纤维性颤动)、症状性缓慢性心律失常、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血管迷走性晕厥、由于冠状动脉中的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性猝死、以及正常冠状动脉中的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局部缺血和心脏性猝死。


在这种情况下,心搏停止的病因可能归因于深度直接迷走神经刺激和/或THC诱导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嗜睡,导致呼吸暂停,然后导致强烈的自主系统调节,产生极度心动过缓和心搏停止。极度迷走神经刺激延长心房不应期,导致心动过缓。



结论

病例表明,儿童摄入THC后可能会出现心搏停止和呼吸暂停,这些症状可能会在目前建议的观察期之外出现。这种独特的症状可以用THC的大量摄入来解释,相当于体重阈值的10倍,以进行医学观察。

医博士编译自:Masilamani MSJ, Leff R & Kawai Y. Asystole in a young child with tetrahydrocannabinol overdose: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Forensic Toxicology. 2024; 6:1371651. doi:10.3389/ftox.2024.1371651.

来源:医博士


本文为编译文章,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小编

投 稿

温暖基层,说说你的故事


征文对象:基层医务工作者
内容范围:与医疗卫生信息化应用和管理相关的真实故事,接诊治疗、服务患者、疫情应对等过程中发生的难忘事、感动事。
内容形式:文章,配图或视频。
投稿方式:邮箱wenan@yhbj.cn。


请点击二维码,了解详情

医博士网
基层医疗领域信息分享平台,致力于服务全国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区域卫生解决方案,提升医务人员技能水平和服务能力,筑牢居民健康防护屏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