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是根据弘一大师所编辑的《南山律在家备览》糅合而成,《在家备览》可说是弘一大师一生学戒、弘戒的结晶。由于年代久远,流传下来的律藏典籍难免有错误脱落,因此大师费了一生的功夫,来整理律藏,尤其是道宣律祖所著的南山三大部,这是南山宗的根本论典。之后,大师在晚年更摘取三大部思想的核心,糅合成《南山律在家备览》。因此可以说,这是大师数十年学戒的心得,实为大师一生智慧的结晶!
前面四课讲的是制戒当中性罪的部分,性罪就是不管有没有受戒,犯了这些过失,自性都是违背世间的因果。第六课属于增上戒法,是属于制教戒当中的遮罪。制戒就像城墙里面的国王,遮戒就像护城河,护城河是保护城墙里面的国王,如果城墙有护城河的话,敌人要攻进来没那么容易。我们举个例子:比如遮戒当中的不喝酒,如果不喝酒,头脑保持清醒,就比较不会犯杀、盗、淫、妄等犯戒事情。以前我师父在斋戒会的时候说,在酒楼中,往往有人因为酒喝多了头脑不清醒,一言不和就发生凶杀案。你有听过在素食馆发生凶杀案吗?没有啊!素食馆大家都吃素,不会有那种喝酒头脑不清醒的情形。遮戒的目的就是保护我们的性罪,对我们持戒有一种增上、帮助的力量,所以称之为增上戒法。增上戒法包括甲一的饮酒;甲二的过中食;甲三的高大床;甲四的严身;甲五的歌舞,有五条戒。我们讲八关斋戒,实际上就是这五条戒,加上前面的四条重戒,等于是九条戒。有时把过午不食从中分出,或把歌舞跟严身合成一条戒,所以还是八条戒,每部经论的开合不太一样。我们现在看第一个:
▲《事钞》云:“律云。若以我为师者。乃至不得以草木内酒中,滴口。因说酒有十过。”
从律上讲,佛陀说若是以我为师,甚至不可以把草木伸到酒瓶里面去沾酒,“滴口”,乃至一滴都不可以沾的意思。因为有可能沾了一滴,觉得味道不错,接着再喝第二滴,味道不错,干脆不要滴了,直接拿起来大口喝了。所以必须要“防微杜渐”。如果一开始不遮止,以后就控制不住了。当初佛陀制这条戒,就是因为有位降龙阿罗汉娑伽陀,酒后失仪。这个阿罗汉降龙之后,当地的村民很高兴,就请他喝酒,那个时候佛陀还没有制这条酒戒,请他喝酒他也就喝了。喝得醉醺醺,往精舍走时就倒在路上起不来了,还呕吐,引来苍蝇在他身上到处飞。这时佛陀带阿难尊者走过来,佛陀明知故问:“这个人怎么回事,怎么躺在这里呢?”有人回答说:“这是降龙的阿罗汉,喝醉酒倒在路上了。”佛陀说:“你看,他现在连身边的苍蝇都降伏不住了,所以说喝酒非常不好。”于是就集合大众,说喝酒有十种过失。▲《四分律》:“饮酒有十过失:令色恶、少力、眼不明、喜现瞋、失财、增病、起斗诤、有恶名流布、无智慧、死堕地狱,是为十。”第一个“令色恶”,酒喝多了伤肝,伤肝的话,脸色就不好看。第三个“眼不明”,肝开窍于目,肝不好通常眼睛也不好,所以伤到肝,眼睛视线也会受影响。第四个“喜现瞋”,肝不好的时候容易焦虑不安,反过来,焦虑不安久了肝就不好,互相影响。不过我们不要认为因为肝不好而焦虑不安是理所当然的,还是要去调伏自己的烦恼。第五个“失财”,就是说会损失资财。喝酒喝多了头脑不清醒,没有心思去经营世间的事业,很难获得世间事业成功。第六个“增病”,五脏六腑相生相克,喝酒刚开始伤肝,久而久之其他的脏腑都会受影响。增上戒法01![]()
第七个“起斗诤”,因为常常起瞋心,心会焦虑不安,就会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或者是喝醉酒了头脑不清醒,增加斗讼。第八个“有恶名流布”,我们听说某个喜欢酗酒、常常因为喝酒误事,甚至杀、盗、淫、妄都干得出来的人,都是会保持距离的。 第九“无智慧”,喝酒的人,今生也好,下辈子也好,智慧都会衰退。今生智慧会衰退是因为酒精的作用,下辈子智慧的衰退是因为习气的使然,因为常常喝酒,常常保持在这种痴的状态,这种习气不断地熏习,下辈子就继续愚痴,这是一种等流习气,领纳等流。据说科学家研究认为,喜欢酗酒的人,生出来的小孩子智慧也会受影响。第十个“死堕地狱”,有这么多的坏毛病,造了这么多的业,死了当然是堕地狱。因为酒有十过,因此我们不喝酒。有的人说我在生意场上,为了工作不能不喝,但是建议你还是考虑一下得失吧!或许大陆环境是这样,要是不跟客户喝酒,到时候这生意会谈不成,但是慢慢会改变的。因为过去台湾也是这样子,但是随着学佛的人越来越多,大家渐渐都知道学佛的人不喝酒,也能尊重学佛不喝酒,不会非得喝酒,或者去做杀、盗、淫、妄的事情才能够谈生意。反倒知道你是信佛的,能够坚持不喝酒,就会对你产生更大信心。所以有时候要看到长远的影响,刚开始或许会影响到你一部分工作,但是你虽然喝酒这个部分,没有办法满大家的愿,而其他部分表现得更好,比如说对人更加慈悲亲切,工作更加地努力,当坚持久了,大家反而能够更肯定你是个有信仰、可靠的人。所以从长远来看,对自己的业来说也好,甚至对自己的工作来说也是有帮助的。当然在推辞喝酒的时候,可以善巧一点。![]()
![]()
祈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
祈愿与会四众弟子身心清凉、蒙佛加被,功德宝聚!
祈愿众生离苦得乐、消灾免难、六时吉祥、增福增慧、早证菩提!
![]()
本公众号的转载文章和图片来源网络与出版书籍,仅作公益性分享,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与我们联系删除。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阿弥陀佛 合十!
![]()
微信号:青岛法海寺
邮编:266107
电话:0532-87797639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源头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