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四部门联合出台意见!

时事   2025-02-06 14:30   西藏  


西藏自治区四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依法规范处置市场监管领域恶意投诉举报行为的指导意见》

近年来,“以打假之名,行牟利之实”的恶意投诉举报数量居高不下,并呈现专业化、规模化、团伙化、程式化特征和趋势,甚至将之作为敲诈勒索市场主体的手段,严重扰乱市场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大量挤占有限的行政资源和司法资源。为持续优化我区营商环境,规范市场监管领域投诉举报行为,日前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司法厅、自治区信访局四部门印发《关于依法规范处置市场监管领域恶意投诉举报行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信息公示暂行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惩罚性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优化法治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参考借鉴其他省市地的先进经验做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

《意见》明确了突出分类管理、分类指导的原则。鼓励、引导消费者投诉和公益性举报;依法处置滥用投诉举报权利的恶意性牟利性职业索赔行为;重拳打击涉嫌敲诈勒索、诈骗等行为。

《意见》界定了恶意投诉举报的行为特征。综合考虑投诉举报人的投诉举报目的、手段、理由、数量等因素,以列举加概括的形式,在以牟利为目的、超出合理生活消费需要、滥用投诉举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信访等权利的前提下,列明了13种常见的恶意投诉举报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通过结合个案案情以及对各方面因素的研判,综合认定是否属于恶意投诉举报行为。

《意见》规范了恶意投诉举报的处置方式。对符合恶意投诉行为特征的,采取依法不予受理的处置方式;对举报人反映的违法线索依法开展全面核查,在全面核查的前提下,应当立案的,进行立案调查,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决定;对恶意损害生产经营者、扰乱正常市场秩序行为的,支持生产经营者通过报警、起诉等方式积极维权;对处置恶意投诉举报过程中,发现有敲诈勒索、诈骗等涉嫌违法犯罪行为的,通过行刑衔接移送公安部门。

《意见》建立了恶意投诉举报行为处置保障机制。建立联合规制工作会商机制,定期对本辖区恶意投诉举报工作进行分析研判、交流经验,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建立投诉举报异常名录库,对判定为恶意投诉举报行为的数据信息纳入名录库管理;探索包容审慎处置机制,争取法院、司法、信访等部门对市场监管部门就恶意投诉举报行为不予受理的决定给予支持的立场,压减恶意投诉举报行为存在的空间。

《意见》的出台,有助于区分真打假、职业索赔和敲诈勒索,公正处理案件,回应社会关切。同时,将在规范投诉举报行为,有效释放行政资源、提振消费和经营信心、同等保护消费者和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自治区市场监管等部门将坚持守正创新、持续向新而行,及时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畅通渠道鼓励消费者诉求依法表达,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及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还有这些信息值得关注!


考试缴费通知!

西藏这两条徒步线路,暂时关闭!

已启用!拉萨贡嘎国际机场又传好消息~

终审丨曾范国

初审黄慧英

编辑丨周剀妮

来源丨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请关注西藏商报视频号

西藏商报
西藏商报立足西藏,与你同行。为你提供及时、鲜活、全面的新闻生活资讯。新闻热线:0891-697000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