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钟 新增代表建议21件——数智赋能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高效运转,建议提交更快捷

政务   2025-01-20 15:12   重庆  



1月19日早上,市人大代表、北碚区人民检察院检察一部副主任姜明刚步入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出席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会前,姜明刚点击了“渝快政”App中数字人大智能会议应用,提前查看本人座次,进入会场后迅速落座。


与此同时,姜明刚的一份关于保障社保资金安全的代表建议,也通过“渝快政”App中的“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提交,抵达大会议案建议组,成为本次大会最早完成提交、复核、交办的一批代表建议之一。




“渝快政”App中数字人大截图



开幕当天一批建议实现交办

2024年初,依托“渝快政”开发建设的“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场景在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和19个区县人代会投入试用,大幅提高了代表建议提交、审核、交办效率,成效明显。


为提高代表建议质量,市人大常委会在去年的基础上,持续优化完善代表议案建议场景。2024年11月,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汇集印发了《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选题方向参考目录》;2024年12月,在场景创设“代表好建议”专栏,筛选上传市六届人大一次、二次会议的20件优秀建议范本,供代表提出建议时进行参考。


在议案建议场景新设“预录”环节,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前半个月,由各代表联系组将代表团拟推荐重点督办的建议、各代表团拟提交的全团建议、文稿已较为成熟的建议原稿,通过场景进行“预录”。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就建议的代表性、规范性和可行性等予以阅核,提出阅核意见,供代表联系组参考修改,促进相关建议格式统一、表述准确、内容规范。此外,还对各代表团通过应用场景提交大会建议的格式、结构、内容等作了统一要求,并提供了格式范本作为参照,提升建议的提交质量。


姜明刚的建议正是以“预录”方式提前上传阅核,代表报到后,代表团补充有关佐证材料后即进行提交,并于大会开幕当天上午实现快速交办。


“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功能模块



代表建议提交情况实时显示

1月19日下午,市人大机关二楼的几间会议室,成为大会议案建议组的临时办公场所。


会议室内的一面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议案建议提交的整体情况。记者在此停留采访30分钟,代表提交建议数量从435件增至456件。


“与历年开幕当天相比,代表在本次大会开幕日提交的建议数量创了新高。”大会议案建议组有关负责人介绍,系统后台实时统计议案建议类别、各代表团提交情况、承办单位件数排名等。例如,当前关于发展规划和综合经济类建议占比最大,说明代表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关注度很高。


据悉,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还将在代表议案建议场景中开设承办单位“工作通报”专栏,推动相关市级承办单位常态化向代表通报有关工作的情况信息,助推代表建议更好落地落实。



会后1小时首份简报提交

1月19日晚6点32分,各代表团全体会议结束约1小时后,大会简报组工作人员收到提示,进入人大智能会议系统后,便发现接收到了来自大足区代表团的第一份大会简报。


“相比过去,大会简报的报送效率高了不少。”大会简报组工作人员介绍,简报系统提出了字数要求,确保简报既言简意赅,又言之有物,同时设定提交时限,提高工作效率。目前,每天晚上10点左右即可完成大会简报报送。


数智赋能大会高效运转。目前,代表出席全体会议、就餐等情况,后台可实时统计。代表可随时在线查看参阅资料、大会日程、会议须知等,并查询大会工作人员联系方式。在会风会纪方面,各代表团报送本团情况后,大会会风会纪监督组随机开展抽查,确保大会风清气正。




文字:记者 颜若雯 黄振胜

图片:记者 颜若雯


来源:重庆人大公民导刊融媒体

编辑:成鑫

主编:王君宏

审核:杨冰

重庆人大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