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通道”开启。6位来自基础教育、科技创新、民主法治等领域的市人大代表走上“代表通道”,聚焦社会热点,回答记者提问,传递民生温度。
孩子的累、教育的卷,家长、老师和真心爱孩子的人都看在眼里,但是焦虑从来不能解决问题。教育需要不断坚定静下来、慢下来的勇气,回归常识和初心的勇气,守护好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底线的勇气……更要有勇气让孩子“成为孩子、做好自己”。
自由自在的成长环境、氛围和个性化教育,是让教育走出内卷、焦虑、迷茫等困境的法宝。教育从业者要温和而坚定地行动起来,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作为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这个重庆市首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立法信息采集员,我感受最深的是,“立法直通车”认真倾听每一个群体的声音,最大限度把基层民众的呼声传递到国家立法机关。就像前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立法征询时,南开中学5名学生代表提出的12条立法意见建议,次日就“直达”全国人大常委会,成为立法中的重要参考。
从无到有,再到枝繁叶茂,基层立法联系点充分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独特魅力。
因为喜欢数控编程,我在初中毕业后报考了职业技术学校。当时很多人不理解,但我坚信成功不止一条路,学好职业技能一样有光明前途。
在校学习时,我深入钻研知识与技术要领,获得了参加全国技能大赛的机会,并接到央企递来的“橄榄枝”。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并全力支持技能人才的培育工作。在这样政策激励下,我回到校园成为一名教师,从事职业教育工作。未来,我将积极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出谋划策,为技能人才发展发声,支持和鼓励他们凭借才能与奋斗书写辉煌人生。
我从事大健康行业已三十余年。近年来,我多次深入区县、社区、养老机构调研养老问题,提出了关于解决失能、半失能老人洗澡难题的建议。在建议推动下,10万人次失能、半失能、高龄行动不便的老人享受到了公益助浴服务。
2024年,养老服务条例列入立法预备项目,我市在养老服务领域的立法进程有了新的进展。我建议加快立法进程,让安心、舒心、省心、放心养老不是梦。
我们社区有一位老婆婆,15年前因病造成行动不便,此后几乎未下过楼。去年,该楼栋加装了电梯,让老人实现了“下楼看看”的愿望。我想,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对民主村来说,开院坝会、楼栋会以及入户走访,设立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基层立法联系点……整个更新的过程也是民意汇集的过程。
把社区管好,就必须用好“民主”这把钥匙,答好“民生为大”这张答卷。这也是民主村“出圈儿”的秘诀。
我的工作是研究先进传感器与导航定位技术,说到困境,我深有体会。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能坚定不移地进行自主创新,推进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才能保障产业的安全。
科技成果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要将科技的创新链和经济的产业链深度融合,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新的产值、新的就业。只是这条路它并不容易,我的父亲、母亲都是传感器专业毕业的,参加工作之后他们一直从事科学研究,现在我从他们手中接过接力棒,延续着这份事业。我相信,经过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努力,科技自立自强终将实现。
文字:记者 宋婷婷 周晏如
来源:重庆人大公民导刊融媒体
编辑:成鑫
主编:王君宏
审核:杨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