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着力建设人民当家作主市域实践新范例,力争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取得显著效果。
1月21日下午,公民导刊杂志社联合共青团重庆市委权益部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面对面”第四期对话活动。市人大代表曹均平、张义清来到公民导刊杂志社,与梁西圣、蔡康鑫、冯韵如三位青年围绕“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主题展开交流。
共青团与人大代表面对面活动在公民导刊杂志社开展。
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如何在基层治理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形式。江津区白沙镇积极探索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在群众身边建立起“红色驿站”73个,切实保障人民权益。近年来,全镇各级人大代表进站履职,接待群众30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600余条。实行代表“三派三访”——常派,定期接访;轮派,轮流巡访;随派,群众约访,鼓励群众充分表达意见,有序参与民主。
我所在的中心湾社区成立“楼栋互助之家管委会”,由居民自己选出会长、会员,创设“三张清单”“六步工作法”等,为居民共商社区公共事务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办成了适老化改造、燃气改造、室内管网改造等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
市人大代表张义清、曹均平进行交流发言。
西南政法大学已被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联系点。立法联系点应该如何发挥作用?
中心湾社区依托基层立法联系点,招募了660名立法信息员,进家入户听取老百姓对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议,不少群众的意见被立法机关采纳。我们还探索开放式漫谈会、问效评估会等,让居民们聚在一起讨论某部法律法规哪里好、哪里需要修改。群众的意见在法律法规中得到体现,促进其更加健全完善,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走深走实。
基层立法联系点要注重发挥三方面作用:一是在立法阶段收集群众意见;二是在立法后开展普法宣传工作;三是听取群众对法律实施的建议。
三位青年梁西圣、冯韵如、蔡康鑫进行交流发言。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重要职权。如何坚持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提升民主监督质效?
人大高质量行使监督权,能有效推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例如:江津区白沙镇以落实区人大规范性文件双重备案审查试点工作为契机,在“红色驿站”听取选民对市、区拟印发规范性文件的意见,并及时反馈。同时,对镇政府拟印发的规范性文件和其他重要文件,坚持送至各“红色驿站”,听取利益相关群体的意见。
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建议加强人大监督的系统性与协同性,进一步深化跨部门合作,建立全链条监督机制;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建议提升民众参与度,定期听取群众诉求,拓展网络平台收集建议渠道;从智慧治理的角度,建议创新监督方式和手段,以科技助力监督。
石坪桥街道造漆村社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建立了代表定期“出摊”机制,驻站人大代表和部分议事代表每周到站“出摊”,听取群众意见。特别是群众可以扫码在线上向代表反映问题、查看问题处理情况、对办理工作进行评价。这种形式不仅提高了人大代表履职质效、监督质效,还提升了群众的民主参与度。
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中,仅依靠人大代表发挥作用是不够的,广大基层干部也要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作为人大代表和社区干部,我始终把“履职为民”刻在心里。把收集到的群众意见建议整理成问题清单,一项一项销号。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经过调研形成代表建议提出来,或跟相关部门反复沟通协调,推动问题得到解决。
作为镇党委书记,我始终把人大工作作为重点来抓:支持镇人大依法履职,积极为辖区人大代表履职创造良好条件,高度重视并加快推进镇人大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作为人大代表,我牢固树立为民理念,主动深入“红色驿站”、院坝、企业等听取意见建议,积极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例如:我们社区有一个小区紧邻桃花溪支流,每逢暴雨,1300余户居民和商户就会遭遇河水倒灌。人大代表在社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接待群众,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向区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建议。很快,整治工程启动,群众的烦心事得到有效解决。
文字:记者 张士横 实习生 李泽垚
图片:记者 翁雪柔
来源:重庆人大公民导刊融媒体
编辑:成鑫
主编:王君宏
审核:杨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