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货币制度对于国家统治具有重要意义。货币及其金属原料的供应往往需要统治者进行管理,可能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形势产生某种联系。例如,古罗马时期,统治者不断调整货币制度,同时采取各种措施维持铸币金属材料供应。研究表明,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201年),不仅导致了币制改革,也是古罗马铸币金属原料供应的转折点。货币的铅同位素数据反映出战前铸币金属来源于多个地区,而战后演变为相对集中的来源。与之不同的是,在中古时期的西亚地区,倭马亚(Umayyad)王朝(公元661-750年)铸造的银币在铅同位素和化学成分上与萨珊(Sasanian)王朝(公元224-651年)银币相同,表明铸币金属材料来源没有随着政权更迭与货币制度的变化而改变。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和使用金属货币的国家之一。两汉时期在中国货币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期间采取的各种对于铸币制度的改革与探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作为铸币管理的重要环节,关于两汉时期铸币金属材料的供应问题,却仅有零星记载并缺乏系统研究。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罗武干教授课题组以成都光华村墓地出土两汉五铢为例,结合以往发表数据,围绕西汉中晚期的上林三官五铢与东汉五铢的金属材料来源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A&HCI期刊)。成都光华村墓地出土两汉五铢
铅同位素和微量元素数据的对比,反映了自西汉上林三官到东汉时期,铸币金属材料来源从集中到分散的变化。铅同位素分析结合考古背景和历史文献表明,上林三官五铢的铅料主要来源于小秦岭地区,而东汉五铢的铅料可能来源于秦岭、小秦岭、川滇黔菱形地块以及长江下游多个地区。这种变化与西汉中后期到东汉时期铸币权由中央垄断到下放地方的转变相一致,为汉代政治经济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注解。
两汉五铢与秦岭、小秦岭、川滇黔菱形地块、长江下游地区铅矿铅同位素数据
该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罗武干教授、马丁特别研究助理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王宁、李佩、杨弢三位老师、中国钱币博物馆杨君副研究员及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王睿哲合作完成。研究工作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No.20VJXG018&No.22BKG043)、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No. 21DTR046)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的资助。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罗武干教授课题组长期从事冶金考古学研究。近年来致力于通过同位素、微量元素等科技方法与钱币学及历史文献分析相结合,研究考古遗址出土的古代金属货币遗存,为考古学及历史学研究提供新的见解,以期“加强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
论文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jasrep.2023.104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