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图1 文中相关遗址点
图2 岔口遗址粟黍稳定同位素散点图
图3 距今8000年以来气候曲线与岔口遗址农业活动变化图
图4 关中和中原施肥程度对比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粟黍占比的转变是农业考古中的一个重要变化,但其具体时间和途径仍不清楚。通过分析作物重量比的方法对我国北方关中、中原、海岱地区仰韶中晚期浮选结果进行分析,以探究粟黍转型的时间。结果显示,在6000~5000 BP,关中地区和海岱地区总体来看依旧是黍的重量占比更高,但与海岱地区黍重量比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不同,关中地区的粟黍重量比相差较小,黍只有微弱的优势。而在5000~4500BP时,这三个地区的重量全是以粟为主,但在其中依旧存在差别,中原地区粟重量占比最高,其次是关中地区(此时关中地区的粟占比与6000~5000BP中原地区粟占比接近),最后为海岱地区。这一结果表明,粟真正从重量上超过黍子,成为我国北方旱作农业的优势组成要在5000BP前后。
图5 中国北方关中、中原、海岱地区6000~4500BP粟黍重量比变化
图文 / 金丹
编辑 / 楼昕田
审核 / 尚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