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报道 | 谷雨计划系列讲座:夏文化的形成

文摘   2024-08-01 12:45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谷雨计划”



谷雨计划



2024年6月17日13:30,受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邀请,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魏继印教授为国科大师生带来谷雨计划系列讲座。讲座在国科大玉泉路校区人文楼报告厅举行,主题为《夏文化的形成》,讲座由国科大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杨益民教授主持。

主讲人魏继印教授



魏继印教授从夏代中晚期的文化、早期夏文化的争议、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二里头文化的谱系及对考古现象的阐释五个方面入手,对夏文化的源与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讲座中提到杜金鹏先生总结夏文化的研究方法有三种:对证法、都城推定法、文化因素分析法。韩建业先生则提出两种相互关联的研究方法:一是文化谱系、基因谱系和族属谱系结合的“谱系法”;二是文化巨变聚落巨变和战争迁徙相结合的“变迁法”。文献考证法是运用某地流传有关于夏的某些文献信息,结合大致的年代,直接与当地的考古学文化划等号,说某种文化为夏文化。此种方法有很大的缺陷,一是文献中流传的关于夏的地名、人名、故事特别多,而且争议很大。简单地用文献比附,容易出现错误。文化谱系与文献对证法是以明确为商代后期都城的殷墟为基础,根据其文化面貌梳理出商文化的谱系,然后运用文献中相关商都的说法结合年代学,找出早商文化和先商文化,再由先商文化找到与其同时的夏文化。这种方法属多重证据法,并且文化谱系要比文献存在的争议少,而且容易解决,所以比都城定位法要好得多。从夏、夷、商三族关系来看夏文化也为研究方法的一种。


二里头文化的源头经过60多年的研究和探索,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都是夏文化的观点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只有约300年的二里头文化不能代表全部的夏文化,早期夏文化需要在二里头文化的基础上向前追溯。探索早期夏文化,要在二里头文化的基础上,运用考古文化谱系分析方法向前追溯,寻找其主要来源或前身。《论新岩文化的源流及性质》(《考古学报》2018年第1期)一文,以新砦类遗存中陶器为基础,运用统计的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新砦遗存的来源和去向。得出二里头文化是造律台文化经新砦文化发展而来的结论。新砦文化中的这28种器物都能在二里头文化早期遗存中找到,而且形制也都比较接近。这28种陶器约占二里头文化早期36种陶器的77.8%;约占新砦文化晚期43种陶器的65%。也就是说,二里头文化早期陶器种类的近80%都能在新砦文化中找到源头;新砦文化晚期陶器器类的65%都流向了二里头文化。新砦文化其他陶器如双耳深腹罐、麻花状耳鼎、“Y”形足子母口鼎、镂孔足子母口鼎、子母口大口瓮、子母口瓦足瓮、双腹豆、双桥形耳鼓腹罐、敛口钵、筒形器、杵形杯、筒形器座等10余种在二里头遗址中没有发现,但也不见于后期的其他文化中,流向不明。通过比较不难看出,二里头文化早期数量较多的器类也都是新砦文化中数量最多的器类。虽然新砦文化为早于二里头文化的夏文化的认识已成为学界主流,但仍有学者提出疑问。


通过对考古学材料的系统分析,可以看出,二里头文化可以经新砦文化向前追溯至豫东地区的造律台文化,这三支文化应跟夏文化有关。新砦文化是造律台文化向西发展,对郑州地区王湾三期文化取代的结果。新砦文化继续向西发展,北经洛汭,南经北汝河和龙门,向洛阳盆地发展,最终在洛阳盆地中部形成二里头文化。新砦文化主要分布在嵩山东南麓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王湾三期文化晚期共存。


王湾三期文化主要分布在豫中一带,包括今焦作、洛阳、郑州、许昌、漯河、平顶山、驻马店、信阳等地区。历史文献表明,这些地区都跟皋陶、伯益或其后裔有关。如今许昌地区曾是禹封皋陶之后的许;今漯河的郾城区,曾是古郾子国,即汉代的郾县,跟偃姓的皋陶后裔有关;今驻马店的正阳县一带与皋陶和伯益赢姓后裔的江国有关;今信阳潢川县与皋陶和伯益赢姓后裔的黄国有关;今洛阳的偃师市也与皋陶族氏的偃姓夷人有关;今焦作市温县一带曾是春秋时期郑国大夫皋陶或伯益之后的徐吾犯之居地,汉代因此设立平皋县。由此可见,王湾三期文化的分布地区与皋陶和伯益及其族人的生活地相关。造律台文化与二里头文化为同一谱系,应为同一族群的文化,应与早期夏族群有关。


夏人的来龙去脉在文化谱系上体现为:二里头文化——新砦文化——造律台文化——庙二、大汶口。夏人最先在晋南豫西一带生活,考古学文化为庙底沟二期文化。唐尧伐西夏后,迁夏人到鲁豫皖相邻地区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造律台文化。禹时,受大洪水影响,带领一部造律台文化先民西迁至郑州一带,形成新砦文化。禹也曾在安邑、平阳、晋阳活动,很可能与颠覆尧舜集团有关,考古上表现为陶寺文化的衰落,新砦文化的兴起。太康时期,迁居斟寻,进入洛阳盆地,形成二里头文化。此时可能发生了“羿浞代夏”,二里头文化形成之后向南进入南阳盆地,向北影响晋南地区形成东下冯类型二里头文化。

魏继印教授(前排左五)与考古系师生合影


最后,杨益民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魏继印教授对老师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并与在场教师拍照留念,本场讲座在积极的交流中圆满结束。



人文

图文 / 高惠婷

编辑 / 马泽宇

审核 / 杨益民

科技考古
介绍科技考古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相关学术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