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 A. 托卡列夫. 外国民族学史[M]. 汤正方, 译.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1.
2 格林·丹尼尔. 考古学一百五十年[M]. 黄其煦, 译. 安志敏, 校.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7:46-112.
3 夏鼐. 什么是考古学[J]. 考古, 1984(10):931-935.
4 夏鼐, 王仲殊. 考古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考古学》编辑委员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 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M].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2:8-9.
5 夏鼐. 河南渑池的史前遗址[J]. 科学通报, 1951(9):933-938.
6 陈淳. 当代考古学[M].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19-20.
7 李济. 西阴村史前的遗存. 李光谟, 编. 李济与清华[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4:29-57.
8 石兴邦. 后冈遗址.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考古学》编辑委员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 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M].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2:204.
9 李济. 安阳[M]. 上海: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1-24, 95-114.
10 陈淳. 谈考学的学术定位. 考古学的理论与研究[M]. 上海: 学林出版社, 2003:59-63.
11 夏鼐. 什么是考古学[J]. 考古, 1984(10):931-935.
12 夏鼐. 放射性同位素在考古学上的应用:放射性碳素或碳14的断定年代法[J]. 考古通讯, 1955(4):73-78.
13 张忠培. 浅析考古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科技考古论丛》编辑组, 编. 科技考古论丛:全国第二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1:73-74.
14 张爱冰. 考古学是什么:俞伟超先生访谈录[J]. 东南文化, 1990(3):67-73.
15 裴安平. 怀念俞伟超,呼唤“班村”精神[J]. 文物, 2004(12):87-90.
16 严文明. 考古学初阶[J].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18:1-3.
17 周佩德. 周仁传略[J]. 科学, 1987(1):58-66.
18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80年历程, 80年辉煌[N]. 科学时报, 2008-06-23(第A2版).
19 杨国梁, 正棠. 我国化学史和分析化学研究的开拓者:王琎教授[J]. 化学通报, 1982(9):41-46.
20 郭保章. 中国化学史[M].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6:45.
21 罗宗真. 江苏宜兴晋墓发掘报告:兼论出土的青瓷器[J]. 考古学报, 1957(4):83-106.
22 夏鼐. 放射性同位素在考古学上的应用:放射性碳素或碳14的断定年代法[J]. 考古通讯, 1955(4):73-78.
23 钱俊龙, 熊樱菲, 潘小伦. 从九种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看中国科技考古的发展[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4(2):51-63.
2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M].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92.
25 钱俊龙, 熊樱菲, 潘小伦. 从九种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看中国科技考古的发展[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4(2):51-63.
26 李士. 现代实验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1.
27 王昌燧. 我的科教感悟:代前言. 王昌燧, 编著. 科技考古进展[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3.
28 王昌燧. 科技考古学[J]. 地球科学进展, 1996(5):517-519.
29 王昌燧. 学科进展与展望:蓬勃发展的科技考古学[J]. 南方文物, 2009(3):7-14.
30 袁靖, 吴加安, 王增林. 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J]. 考古, 1996(7):1-11.
31 袁靖. 科技考古,方兴未艾:四本科技考古专著读后感[N]. 中国文物报, 2009-02-04(第4版).
32 袁婧, 刘建国, 高立兵. 中国科技考古五十年[J]. 考古, 1999(9):59-68.
33 赵丛苍. 科技考古学概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7-10.
34 王昌燧. 科技考古学[J]. 地球科学进展, 1996(5):517-519.
35 如: 《科技考古论丛》编辑组. 科技考古论丛:全国第二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1.
36 王昌燧. 科技考古论丛(第二辑)[C]. 合肥: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
37 王昌燧. 科技考古论丛(第三辑)[C]. 合肥: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
38 如: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中心. 科技考古(第一辑)[C].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3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中心. 科技考古(第二辑)[C].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
40 赵丛苍. 科技考古学概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41 陈铁梅. 科技考古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42 后晓荣, 王涛. 科学发现历史:科技考古学的故事[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4.
43 杨晶, 吴家安. 科技考古[M].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8.
44 钱俊龙, 熊樱菲, 潘小伦. 从九种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看中国科技考古的发展[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4(2):51-63.
45 向安强. 从考古三大刊文献计量分析看中国科技考古十年(1995—2005)发展[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4):106-116.
46 冼鼎昌, 李学勤, 朱清时. 科技考古学的现状与展望[J]. 农业考古, 2000(3):17-23.
47 刘公园, 胡志刚, 刘会敏. 中国化学史研究的开拓者:王琎[J]. 化学教育, 2012(1):75-77.
48 王琎. 中国古代金属原质之化学[J]. 科学, 1920(6).
49 王琎. 中国古代金属化合物之化学[J]. 科学, 1920(7).
50 梁津. 周代合金成分考[J]. 科学, 1925(10).
51 章鸿钦. 中国用锌的起源[J]. 科学, 1923(3) .
52 章鸿钦. 再述中国用锌的起源[J]. 科学,1925(9).
53 郭保章. 中国化学史[M].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6:447-490.
54 王琎. 五铢钱化学成分及古代应用铅锡锌鑞考[J]. 科学, 1923(8).
55 王琎. 中国古代陶业之科学观[J]. 科学, 1921(9).
56 周佩德. 周仁传略[J], 科学, 1987(1):58-64.
57 苏] C. A. 托卡列夫. 外国民族学史[M]. 汤正方, 译.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1.
58 纪念我国著名的冶金学家和陶瓷学家周仁同志逝世十周年[J]. 硅酸盐学报, 1983(4):77-80.
59 孙廷烈. 辉县出土的几件铁器的金相学考察[J]. 考古学报, 1956(2):125-140+174-179.
60 罗宗真. 江苏宜兴晋墓发掘报告:兼论出土的青瓷器[J]. 考古学报, 1957(4):83-106.
61 宋伯胤. 博物馆:学校以外的教育机构:蔡元培的博物馆观[J]. 东南文化, 2010(6):6-8.
62 华觉明. 悬案于今四十年:宜兴晋周处墓铝质残片来历的分说[J].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99(2):73-87.
63 夏鼐. 放射性同位素在考古学上的应用:放射性碳素或碳14的断定年代法[J]. 考古通讯, 1955(4):73-78.
64 张雪莲. 仇士华:中国碳十四年代学的始创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编. 学问有道:学部委员访谈录[M].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07:573-584.
65 钱俊龙, 熊樱菲, 潘小伦. 从九种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看中国科技考古的发展[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4(2):51-63.
66 华觉明, 杨根, 刘恩珠. 战国两汉铁器的金相学考查初步报告[J]. 考古学报, 1960(1):73-88.
67 张子高, 杨根. 从侯马陶范和兴隆铁范看战国时代的冶铸技术[J]. 清华大学学报, 1973(3):40-48.
68 袁翰青. 近年来中国化学史研究工作的进展[J]. 化学通报, 1964(1):53-62.
69 周仁, 李家治. 中国历代名窑陶瓷工艺的初步科学总结[J]. 考古学报, 1960(1):89-104.
70 周仁, 李家治. 景德镇历代瓷器胎、釉和烧制工艺的研究[J]. 硅酸盐, 1960(2):9-63.
71 苏秉琦, 殷玮璋. 关于考古学的区系类型问题[J]. 文物, 1981(5):10-17.
7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15-45.
73 《科技考古论丛》编辑组. 科技考古论丛:全国第二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1.
74 周昆叔, 巩启明. 环境考古研究(第一辑)[C].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1.
75 张爱冰 [译]. 区域环境考古学的最近进展:美国俄勒冈大学艾肯斯教授(Pro. C Melvin AiKens Dept. of Anthropology, Univ. of Oregon)在班村遗址论证会上的发言[J]. 1992(Z1):42-44.
76 张居中. 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龟甲和骨笛[J]. 华夏考古, 1991(2):106-107.
77 张居中, 孔昭宸, 刘长江. 舞阳史前稻作遗存与黄淮地区史前农业[J]. 农业考古, 1994(1):68-77.
78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舞阳贾湖[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79 李士, 秦广雍. 现代实验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1.
80 王昌燧. 科技考古学[J]. 地球科学进展, 1996(5):517-519.
81 席泽宗. 解决上古纪年的重大措施:“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启动[J].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96(3):295.
82 李学勤. 多学科结合的“夏商周断代工程”[J]. 寻根, 1996(5):5.
83 李伯谦. 考古学研究与“夏商周断代工程”[J]. 寻根, 1996(5):6-7.
84 仇士华. “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的14C年代测定[J]. 寻根, 1996(5):10-11.
85 席泽宗. 天文学研究与“夏商周断代工程”[J]. 寻根, 1996(5):8-9.
86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 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M].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0.
87 王正. 多学科联合攻关的成功范例:“夏商周断代工程”主要学术成就评介[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02(1):66-68.
88 李学勤. 多学科结合的“夏商周断代工程”[J]. 寻根, 1996(5):5.
89 王昌燧. 蓬勃发展的科技考古学[J]. 中国科学基金, 2009(3):139-144.
90 王昌燧. 学科进展与展望:蓬勃发展的科技考古学[J]. 南方文物, 2009(3):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