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告|国科大谷雨计划•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行动: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宣讲展示体验活动

文摘   2024-05-14 23:00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SUMMARY

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行动

国科大谷雨计划

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Museums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宣讲展示体验活动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为响应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关于开展2024年度“5·18国际博物馆日”(以下简称“博物馆日”)宣传展示活动的号召,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以下简称“考古系”)将于2024年5月19日在玉泉路校区举办博物馆日主题活动。


活动时间

2024年5月19日

上午:9:00-12:00

活动地点

玉泉路校区综合楼4楼

展示活动

1

南昌海昏侯墓出土植物遗存研究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是中国南方地区已知面积最大、内涵丰富、保存较为完整的汉代地方列侯等级的墓葬,入选“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墓葬出土了数量丰富的珍贵文物,包括金银器、青铜器、玉器、漆木器、简牍等,对西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海昏侯墓地下水位较高,植物遗存处于浸水环境(waterlogged condition),避免了与空气进一步接触而完好地保存下来。海昏侯墓发现随葬的水稻、粟、大麻、甜瓜、梅等诸多植物遗存,为我们追溯先民的农业活动与植物利用,反演当时的丧葬制度,以及墓主人的饮食偏好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

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植物考古学研究

被评为中国百大考古重大发现之一的阿斯塔那古墓群,自发现伊始便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大量文书的出土更是直接促成了吐鲁番学的兴盛。这些珍贵的文物为我们形象地再现晋唐时期吐鲁番先民的衣食住行等物质和文化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结合传世文献和出土文书记载,对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包括果实、种子、纤维等在内的植物遗存以及点心、饺子、人胃食等遗存进行系统研究,为展现晋唐时期吐鲁番地区农业生产水平以及先民食物结构和对植物的认识与利用情况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

关中地区早期的“五谷丰登”

奠定文化发展基础

“五谷”始见于春秋末年,把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相对照可以看到,我国先秦时代主要粮食作物是:粟、黍、菽、麦、稻。本项目展出早商时期关中地区的出土的五谷炭化样品,感受千年前古人的五谷丰登。


4

考古与美食–3600年前古人这样做奶酪

小河墓地于1934年被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偶遇后,直至2000年才被正式发现,该遗址被评为2004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奶的利用对欧洲农业的传播和欧亚大草原上游牧文化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由于缺少古代奶酪实物,人们对早期奶酪的制作工艺仍然一无所知。研究人员对小河墓地出土的奶酪进行残留物科技分析,这些奶酪在制作过程中并未使用常见的凝乳酶,而是使用乳酸菌和酵母处理牛奶,首先制作成一种特别的发酵乳开菲尔(kefir),再经过一定程度的脱脂处理和乳清分离,最后得到开菲尔奶酪。作为益生菌饮料,开菲尔在20世纪之前,仅在高加索地区和我国西藏地区被发现。此次研究将开菲尔的历史追溯到3600年前,也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奶制品。


5

唐代法门寺香料见证“一带一路”历史

香料是丝绸之路上朝贡、商贸以及宗教活动的重要代表,对丝绸之路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香料中发现了榄香、沉香、乳香,以及唐代的“和香”制品,这些香料多产自域外,经陆上或海上丝绸之路运抵古都长安及东都洛阳,并由帝王、高僧等将其献于地宫,用于供养舍利,是这一时期丝绸之路畅通、香料贸易繁荣、佛教发展的历史见证。


6

孔雀蓝釉制品的发现揭示文明互鉴过程

孔雀蓝釉最早出现于中埃兰王国时期(公元前1500-1000年)的波斯西南部地区,以铜为着色剂,碱为助熔剂。公元前一千纪早期,孔雀蓝釉扩展到了波斯西北部。随后,阿契美尼德帝国(公元前559-331年)的釉面砖中出现了孔雀蓝釉。在帕提亚和萨珊王朝(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7世纪)直到早期伊斯兰时期,都有孔雀蓝釉器皿的报道。在公元9世纪到11世纪之间,中东地区的孔雀蓝釉包括单色釉和乳浊花釉。12世纪孔雀蓝釉衍生出蓝地黑花,此时的波斯蓝地黑花的黑彩装饰是釉上彩的一种(Inglaze),釉为半乳浊的铅碱釉。从13世纪开始,随着蒙古伊尔汗王朝的建立,蓝地黑花制品的釉为透明的碱釉,黑彩演变为釉下彩。


中国出土的孔雀蓝釉可追溯至东汉时期,由波斯经海上丝路输入广西地区。在唐宋时期,扬州、宁波、福州及广州等地也发现了来自波斯的孔雀蓝釉陶。中国本土孔雀蓝釉的生产肇始于金代中晚期,元代在北方流行并发展,配方受到西亚制釉技术的影响主要有碱釉和铅钾釉两大类,随后传播至南方景德镇等地。与此同时,铅钾釉技术推动了元明时期珐华釉的出现与发展。


7

域外玻璃质珠饰在中国的交流与传播

珠子和陶器是构成考古学文化的基础元素。珠子常作为奢侈品流通于贵族社会中,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工艺价值和社会研究价值。珠子的流通与生产技术的传播揭示古代东西方在文化与技术上的交流与互鉴。从公元前2千纪开始,带釉滑石、釉砂、玻璃蜻蜓眼和印度太平洋珠陆续传入我国,并成为中国珠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8

早期藏纸制作工艺分析

对藏南桑耶寺出土的一张纸页进行了放射性14C碳测年、显微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热裂解全二维气质联用(Py-GCxGC/MS)和蛋白质组学分析等多种科学方法地研究,获得了关于西藏造纸术方面的宝贵信息,技术层面也有所突破。通过对西藏桑耶寺古藏纸残片进行分析研究,首次检测了狼毒草的化学组成信息、首次实现由两个独立实验室对古藏纸进行14C测年、首次揭露有机、无机材料结合的填粉工艺、首次发现“牛奶+淀粉”作为古藏纸的施胶剂,展现了技术的巨大应用潜力。


9

当科技与考古相遇

——复现两千多年前的贝壳画

贝壳文化历史悠久,人类利用贝壳制作多种物品,如工具、容器、乐器等,并赋予其生命、健康等象征意义。贝壳画艺术源远流长,但人们对其起源、发展和制作工艺了解有限。河北灵寿发现的贝壳画为研究带来新的线索。研究人员通过三维视频显微镜、X射线荧光、拉曼光谱等技术,揭示了贝壳画的制作工艺和颜料成分,如朱砂、孔雀石等。这些发现展现了战国时期中山国的服饰、礼仪、生活场景,反映了当时的艺术水平和社会风貌,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随着科技的进步,相信更多文明将被唤醒,更多文物将会“开口说话”,分享自己的故事。


10

同步辐射显微CT揭示

旧石器末期鸵鸟蛋壳珠的钻孔工艺

鸵鸟蛋壳串珠是人历史上最早使用的佩戴性装饰品之一,反映了旧石器时代末期先民的生产力水平和审美能力,是现代人类行为、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模拟实验、同步辐射显微CT分析和三维建模的基础上,宁夏水洞沟遗址 12 地点附近采集的鸵鸟蛋壳珠反映了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连续旋转钻孔工艺。


11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科技考古教学实验平台

科技考古教学实验平台向公众展出植物遗存、陶瓷、石器、金属货币等考古学样品。并展示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三维视频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荧光等仪器。


文化遗产嘉年华

除了展示项目以外,我们还准备了丰富的文化遗体验活动:

1

百步穿杨

“射”乃中国古代六艺之一,古书有云: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本项目旨在科普中华传统礼仪文化之一的“射礼”,并结合射箭体验环节,让大家亲身感受华夏特有的人文体育精神。

2

乾坤一掷

投壶是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中国传统礼仪和宴饮游戏, “投壶,射之细也”,投壶礼来源于射礼。本项目通过讲解投壶的发展历程、礼仪文化,并结合亲身实践环节,让大家体验古人的礼乐制度。

3

岩壁遗梦

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进行石刻,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本项目将介绍古代岩画的图样和演变,并准备刮画纸,提供图案参考,让大家结合想象力,开展自由创作。

4

五月花令

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从古至今,中国传统插花一直广受喜爱。人们将情感、思想与自然相结合,创作出一件件独一无二的插花作品。本项目将现场展示传统插花,并科普中式插花的特点、发展、文化等。

5

辨识五谷

《周礼·夏官·职方氏》记载:“谷宜五种”,郑玄注:“五种:黍、稷、菽、麦、稻也。”作为常见的粮食作物,五谷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项目将准备五谷的古代炭化样品和现代种子,旨在介绍辨识五谷的方法,科普谷物文化。

6

代面千颜

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根据绘画着色方式分为:揉,勾,抹,破四种基本类型。通过在面具上绘画,用来表达某种特定的观念或表情。本项目将准备空白脸谱和颜料,供大家体验创作,感受非遗文化脸谱的魅力。



人文

图文 | 人文学院考古系

编辑 | 许嘉敏

审核 | 尚    雪

科技考古
介绍科技考古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相关学术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