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视界 | 黄永平:宝华门(一)

文摘   2024-12-10 10:25   云南  

白章磊/摄

宝华门,因通往宝华山而得名,是个旧小城东南一座古典的楼阁。楼阁屋檐斗拱,四角起翘,南北坐向,为歇山顶三重檐木石结构建筑,建筑面积193平方米,高约14米,东西底宽各6.6米,南北各长10米,二楼以上是木结构,四周皆雕花木窗。楼阁底层石砌墙体,石拱门洞。其楼阁古意盎然,气势凌云。

今天去说建于民国年间的这座古楼阁,就得先得说一下建盖此楼阁年代的背景。1912年民国成立,1913年个旧厅改为县制,个旧成为滇南经济中心、锡矿赋财重地。时年,个旧商界重要人物沈河清,一直关注城防,筹划在通往宝华山石板道要道上建盖一楼阁,1921年,楼阁建成,他亲自率人赴昆明邀请书法家陈荣昌先生来到个旧,为此楼阁提匾撰联。匾书“凌云阁”,悬挂于二楼屋檐,联书“柱石撑天闾阎扑地,云山俯首星斗扪胸”,镌刻于二楼窗柱。因楼阁通往宝华山寺,沈河清则在楼门上题写“宝华门”三个行书大字。

黄永平/摄

两个滇中名人成就了一座楼阁之名,这是个旧的一个佳话。

当然得将这两位名人简述如下:沈河清(1887-1936),建水高营人,字曙秋,号恒斋,17岁府考为秀才,21岁就读于云南省立法政学院,曾任云南省政府顾问,担任个旧县商会会长,既是个旧商界一位重要人物,也是学界中人,且学识渊博,亦善书画篆刻,为清末民国初期滇南书画家。陈荣昌(1860-1935),昆明人,字筱圃,号虚斋,光绪九年(1883年)进士,云南近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平生著书颇丰,多达数十种,其书法有“滇南一大手笔”之美誉。

宝华门不只是寻常古楼阁,宝华门楼门底层采用条石围砌,石墙厚实坚固,石墙及周边围墙增设射击的枪眼,具有碉防的重要功能。

当年,宝华门并不是像今天这样处于一个宽阔的街道中央,而是处在一条石板道上,两边皆为墙壁且相连不同景致。门之东南有“月宫门”,门之东北有“月亮楼”,门之西南有“揽月阁,门之西北有“月牙井”。

旧传,宝华门有“四景聚门”之说,而“四景”恰巧都有月的字音而巧妙应景,门即宝华门。因为石板道南北贯通宝华门,所以,“四景”分别处在宝华门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之方位。其说虽源旧岁市井,却不谓不奇,仿佛“四象”玄说,惹人想象。多年间,我曾亲历过尚存部分实景,深以为然。

宝华门东南的“月宫门”之景,门内为石板铺地青砖砌墙的一个深宅大院,是早期锡城炉坊厂商所建,外墙青砖圆门如满月称为月宫门,内墙重叠设方门可闭户以作防护,外墙门圆内墙门方的设计,有聚得钱财的寓意。月宫门的宅院,前面坚固的门墙连着护城石墙,俨然城堡,给人壁垒森严的感觉,后墙连着宝华山麓苍翠树林,使得宅院极显清幽。此宅院后来宝华公园20余户人家入往,我曾为公园员工,空闲也会进入串门,有时,看着圆门两边护城石墙,思绪悠悠,漫漫岁月,宝华门下,掌控锡业为官者,一方巨富厂商者,穷途末路行乞者,市井深居布衣者,不同角色走过,不同人生轨迹。

宝华门东北云庙楼群中的“月亮楼”之景,楼庭雅致,是云庙里所设机构要员办公之余休闲之地,楼门如偌大圆月,跨月门而步闲庭,院铺石板如白玉素洁,四围楼阁精巧,最是宜人。其内,清代书画真迹、珍稀古玩摆件、精美铜锡器皿,点缀楼庭古韵。早先传一雅谈:步月亮楼月洞门如跨月宫清寂之殿,取其清逸而弃其寂寥,则月亮楼实为清雅之地也。此言甚妙,人闻此言,可以想见百余年此楼院不乏风雅情调,也能感受出旧岁雅士人文情怀。月亮楼曾短暂时期为少年宫,少时来只顾翻看连环画,没过多留意这里景致。当然,这一时期的月亮楼群,也因更早年代建宝华公园南大门,被拆得支离破碎与云庙楼群完全分离,后来成为广播站一处工作室,有朋友在此工作,入月洞门访友,仍然能真正感受到其中尚存之古雅。

宝华门西南两座楼阁的“揽月阁”之景,其双楼阁势如双塔凌空,阁连护城石墙,月夜立于阁下城墙,可赏双阁揽月的诸般妙景。每当月悬双阁,不同视角,时人赏之,景趣在怀。这两座一模一样的青砖双楼阁,学生时代好奇登楼多次,又被双阁临空古韵震撼,几曾持画笔对阁写生。那会,爱双阁古韵者不乏其人,阁之西土主庙东风小学及三义庙宝华小学的学生,时有老师带到两校中间的火神庙门前,于西向东对双楼阁写生,作为美术课程的室外练习,也有身背画箱的美术爱好者对楼阁写生。上世纪70年代中期,双阁被拆毁,我亲眼目睹,深感惋惜,久难释怀。之前建农机厂和街楼,双阁往南至通宝门的大片区域,城墙、炉坊、庭院、楼台拆毁甚多,因时间太早,我没见过,却听到了老人们每提及深感遗憾之言。

宝华门西北清泉映月的“月牙井”之景,因地接宝华山暗涌之水脉,所建之井形状如月牙,井水清澈,市井人家乐而取之。早先,月牙井四周,石板铺地,场景清秀,与相距百余米处的双眼井,都是连着宝华山的水源。月牙井的岁月久远,可以穿越小城历史。因为水的缘故,这里常年聚出市井的热闹,延续着各种人家一年又一年的往事,更因井连城南大桥头热闹地段,周边有县府商号、酒楼客栈、天井雅居、大院豪宅,可惜早被拆除,不然,这一带最能体现当年柴米油盐和风花雪月的旧城风貌了。

曾想过宝华门四面的“四景聚门”之说,年代久远为何不见旧文记载,抑或只是旧时的民间俚语、市井闲话,有很大的随意性,旧文不屑载之,其说听似奇谈怪论,却用大众世俗口语表达,言之有物,喻之有情,既形象点明昔日周边景致之各得其所,又彰显旧年岁锡文化元素标志物之意味,很有画面感,清晰地说明了宝华门周边分布的格局,非常好!从生活情态看,胜过本地枯燥旧文记载多矣。初闻此说,原不以为然,后细品其意,不禁称妙,叹服市井中果隐高人,慧眼观察,神驰想象,才有奇思之谈论,才有市井之传扬。宝华门楼虽小而其势壮观,配得上“四景聚门”之誉,此誉若杳,小城之憾。

余有感,因赋小诗一首:

四景聚门连四象,凌云阁下叹楼台。

每思昔胜今何在?忆旧城南入梦来。

多年后目睹宝华门孤立于路中央,叹息周边景致俱无,月宫门、月亮楼、揽月阁,全被拆除。如今,仅存被开发商楼盘所占徒有其名的月牙井。四面景致齐聚簇拥凌云阁宝华门之景再无矣!不得不说的是,前些年,市建规划明确,宝华门及云庙古文物建筑周围,不再建现代高楼,旨在打造“月牙井宝华门片区街心花园”,众人闻之,欢欣鼓舞。不知为何,紧挨云庙及宝华门处,高楼竟拔地而起,见者无不疑惑,如此一来,宝华门凌云之势显被压制,可谓:宝华门古意尚存,凌云阁之题非昨。此实言也,诸君不信,现场去看,亦会徒生感慨。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黄永平,红河州作家协会会员、个旧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云南省诗词学会会员,从事散文、小说、报告文学、古诗词等创作,在各种报刊发表文学作品40余万字,出版散文集《岁月深处的琴声》。

个旧市文联

投稿邮箱:1265735421@qq.com

微信公众号:gejiushiwenlian

如需合作,请电话联系:0873-2125265

欢迎关注!

主编:赵鹏江  副主编:王鹏华  

图片:白章磊、黄永平   编辑:朱玛

个旧市文联
本号为云南省个旧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官方公众号。负责文学知识传播,文学艺术推广交流,本土文艺作品展示,发布各类文学艺术活动信息,推介文艺家及文艺新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