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凤凰网刊发《张掖临泽的2024:“初生牛犊”“老黄牛”故事说给你听》新闻稿件。
这是他工作的第一年,他凭借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面对解不开的扣、讲不清的理,付出真心、诚心去解答群众疑惑。
“我参加工作一年了,去年10月份分配到沙河镇后,主要从事项目建设和住房安全保障这两块工作。”初见李鑫,这个圆头圆脑的小伙子眼神中充满着干劲,谈论工作时的老练让人很难相信他是一位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
“年初开始,我们镇主要实施了沙河村的村容美化亮化、新民村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全镇农田灌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项目,从项目的谋划、招投标手续办理、项目施工、竣工验收结算我全都参与了。”说起这一年来的工作生活,李鑫带着记者来到沙河村十六社的居民点,整洁宽敞的水泥硬化路,不仅解决了20余户群众的出行困难,也让李鑫从这里蜕变成长。
第一次到沙河村16社的情景,让这个小伙至今历历在目。今年7月,道路硬化项目施工在即,施工现场却围满了群众,刚接手工作的李鑫匆匆赶往了现场,一下车,七八个农户带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诉求便将他围了起来,嘈杂的环境和现场紧张的气氛让小伙子一下慌了神。
“我当时听到他们说了一大堆头都要炸了,都有了要逃跑的想法。”他强迫自己稳住神,一个一个细细听群众说完,才了解到大家主要还是对项目实施表示不理解,村上的人和社长没有给他们讲解到位项目为什么要实施,实施的目的是什么?“我和他们站了一早上,给大家详细介绍了项目建设的情况,最终项目顺利地开了工……”
耐心解答完群众疑惑的李鑫渐渐回过神来,工作不是坐在办公室里解决的,如果不能到一线去倾听民声、掌握好民情民意,一味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埋头拉车,工作难以到位,只有让民情民意“声声入耳”,为民服务才能“事事落地”。“实际上这一年全镇13个村,我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管道铺到哪里了?工程推进到啥进度了?都需要到现场去看一看,还要随时询问一下施工队还有什么困难。”
学会眼睛向下、脚步向前,与群众打成一片,用群众的语言讲述项目建设的意义,真正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才能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李鑫说,项目建设完后,整个社的环境面貌也提升了一个档次,从刚开始的观望到最后的欢喜,群众的态度体现了项目建设的初衷,也让他看到了基层工作的意义。
这是他工作的第十年,他化身兢兢业业的老黄牛,面对每一张纸、每一个人,用认真严谨负责,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好每一件实事。
“我参加工作10年了,刚开始分到计划生育办公室,后来渐渐主要承担流动人口管理,到2016年4月份,调整到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干了7年,2023年又到了政务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李顺和向记者介绍道。
沙河镇下辖5个社区,13个村,常住人口5.4万人,李顺和所在的党群服务中心城乡低保窗口肩负着困难群众的“兜底”重任。“到我们窗口办事基本上都是老弱病残,书写、沟通方面都有些问题,为了让群众少跑路,我们制作了资料清单,把资料清单发到村社区,由村上、社区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经初审后报到我们这儿,然后我们再办理。”
今年9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省市县三级快速响应,制定下发了相关标准和执行方案,一时间,李顺和所在的镇便民服务中心人满为患,电话一个接一个,群众一波又一波,白天为群众答疑解惑、收集资料,晚上拉着窗帘,关上手机审核信息,一天到晚连轴转,让自诩“金刚葫芦娃”的李顺和也着实有些吃不消。“这是我上班以来见过补贴力度最高的政策,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买智能语音空调14000块钱,补贴9800块,像老年人紧需的制氧机和辅助器具,都可以进行补贴,对老年人尤其农村的老年人帮助比较大,群众的热情也非常高。”
从项目开始到截止,沙河镇累计申报审核城乡居民补贴资料702户,补贴资金达568万,有效改善了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和居家生活品质。李顺和说,民政工作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通过工作最深的感触就是国家现在越来越强大,政府的惠民政策也越来越多,老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好,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切实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才能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要实实在在给老百姓解决问题,认真负责的态度是工作中必须具备的,你不能说是打个马虎眼糊弄过去,初一哄到十五,十五哄到二十,那肯定不行,只要是群众的合理诉求,我们都应该尽心尽力地办好。”
三次调整工作岗位,十年坚守一线,“问策能答”“遇事能办”的李顺和面对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已是游刃有余,群众工作做得也越来越得心应手。回想走过的这些日子,他依旧热情澎湃:“一年来工作干得比较多,加的班也比较多,但确实为老百姓解决了一些关乎切身利益的事情。2025年,我会继续保持这样的工作劲头,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汪永凡 兰正 汪亚媛)
编 辑:丁文娟
责 编:魏红光
审 核:徐 焘
更多新闻请扫描关注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