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聪虎 | 永安寺殿宇外壁大字探究及其他

旅行   2024-12-13 10:26   山西  


▲永安寺传法正宗殿   


永安寺殿宇外壁大字

探究及其他

张聪虎 | 文


▲乾隆版《浑源州志》卷六《人物》

  • 高定,好学敦信,尚气节,仕为云中招讨使、都元帅、永安军节度使。定谓子曰:“吾蒙国恩,致位俟伯,布衣之极,曷敢久贪爵宠?”遂致仕去。


01


高定营建永安寺之谜


永安寺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内。据史料记载,永安寺始建于金代,原寺毁于大火。元初,云中招讨使、都元帅、永安军节度使、浑源人高定(号永安居士)与其子高仲栋在原有废墟上重建寺院,遂名“永安禅寺”。1243年,高氏父子敬请归云禅师创建寺院;1289年,高定子孙辈的州执节高仲挥、宣武将军高琰邀请归云禅师重孙西庵长老创建大解脱门五楹,并以藏经传法。1315年,高定之孙、将仕郎、浑源州前判官高璞营建传法正宗之殿,至此,奠定了规格极高的前后三进院的初步格局。

当然,浑源民间对于高定建寺亦有不同的传说。高定,元初浑源州李峪村人,传说其名为建寺,实为建殿,意在据兵登基称王,这一说法在数百年后的今天仍在浑源域内广泛流传。尤其是李峪村高氏家族的后人普遍认为高定是其先祖族人,永安寺由这位先人所建,意在建殿为王。

据乾隆版《浑源州志》记载:“都元帅高定墓,在城西南二十里。”李峪村现存《高族家谱》是清康熙二十年由第十世庠生高宗程初修,谱中的一世祖为明朝人高整,据《高氏家谱·序》记载:“粤稽我高氏,自唐代士季翁居于山东,以及行周翁官居高平关之王迁于宏同县。元朝,定翁,字永安,官奉永军诏讨都元帅,复迁于山西大同府浑源州城西东威毛邨。自明代,我祖整翁,移居李峪东邨荆里十家(甲)民藉。至于迁居他乡奔走异域者,远而难稽。将我李峪之宗族排列于谱,俾后子孙展阅之。”从其《高氏家谱》来看,由于没有一世祖高整之前的具体世系谱录,还是难以见到李峪高氏家族与高定之间的明确联系,但其家谱记载高定是其先祖族人,民间传说亦如是。元、明更朝换代的战争,大多数乡民为了躲避战火而逃离家乡,李峪高氏族群是否是高定后裔逃离家园,待社会安定后重返故土,这一切似乎已经难以说清了。


▲李峪《高氏家谱》  康熙朝高宗程案初修


李峪村以高姓、穆姓两大姓为主,基本各占近半,还有包括元姓在内的一些小姓。元姓是北魏皇族改姓,穆姓是鲜卑贵族改姓,其实李峪高姓应该也是鲜卑后裔的一支,从其相貌特征、脾气秉性中亦可体现。由此看来,家谱记载及民间说法也许就是确切的事实。

高定最初建寺实为建殿,是否有此可能呢?元朝初年高定父子便开始在金代寺庙原址上修建,但终未成形,于1243年才敬请归云禅师住持扩建,为什么起初不请沙门禅人而是自行修建呢,这一不寻常之举难道另有深意?这未免令人起疑。除非的确起意是建殿,而非是建寺,不然不会建寺不请高僧而自行为之。况且高定这么身份重要的人,这样的作法显然是不符常规常理的。1289年,高定的子孙辈创建大解脱门五楹,并以藏经传法,空门屋脊殿刹中建有景教特色;直至1315年,高定之孙高璞营建传法正宗之殿。为何一个主体寺庙,从高定父子着手重建,本应首先建造的主体正殿却迟迟未建,七、八十年后才终于建成?这也是耐人寻味的一个问题,莫非真的是侍机建殿?正殿屋顶覆盖琉璃瓦饰,正坡以黄色琉璃为主,东西两侧与后坡以蓝色琉璃为主,作为一个非皇家寺院,这明显是越轨的,这又是为何呢?乾隆版《浑源州志》第八卷的“寺观”类目这样记载:“永安寺,用黄瓦非制也。然殿上设皇帝万岁位,文武官朝贺于此,亦当。故从士民之请云”;第九卷的《重修庙学记》(作者:明朝万安)在盘点浑源杰出历史人物时,称“高定之信义”。浑源知州桂敬顺作为乾隆版《浑源州志》纂修,他载入的这段话及万安写的这句话,又都意味着什么呢?还是很值得推敲的。毕竟《高氏家谱》中记载着其先辈中曾经出过“高平关之王”,也许高定及其子孙们确实都是不走寻常路的一代代枭雄吧!



▲乾隆版《浑源州志》卷八《寺观》

  • 永安寺,用黄瓦非制也。然殿上设皇帝万岁位,文武官朝贺于此,亦当。故从士民之请云。”


02


殿宇外壁大字之谜


永安寺殿宇外壁的大字共有三处,分别在传法正宗殿南墙外的“莊、嚴”、天王殿北墙外的“法、相”、传法正宗殿北墙外的“虎、啸、龍、吟”。

A组

莊 嚴


“莊、嚴”两个字分别镶刻在传法正宗殿东、西稍间的正面墙壁的外墙上,字高376厘米,字宽分别是250厘米、275厘米,非常醒目。款识上首雕刻有长圆形图案,内刻“古雅绝伦”,其下刻“壬午夏月”;款识下首刻有“太原龍山段士逹書”,下面是两方印章,一为“段士逹書”,一为“龙山月溪”。




关于此二字的创作年代与作者,文史研究者、永安寺文物管理所原所长张建德先生在其所著《永安寺壁画》一书记述,刻字年份应该是正殿建成(1315年)后的第一个壬午年,即1342年,由寺院住持嗣祖龙山月溪所书。按此结论,就是时隔27年在传法正宗殿正面外壁书写如此恢宏的“莊嚴”大字,不免让人一视肃然起敬,望而生畏。进一步彰显了寺庙的威严气度,充分展示了嗣祖的不凡之势,为世人所仰目。

文史研究者侯涛博士对于这两个字的笔法与创作也作过阐述。他在《浑源永安寺“莊嚴”与(雪菴字要)“捽巾把布法”》一文中,称此类墙壁大字的写法是“捽巾把布法”,启于唐,盛于金元,并详述了《雪菴字要》中明确有“大抵四尺以下者,以草笔可以书之。五尺以上者,须用此布法而书之,然者自一尺至两丈者皆可书也”。想来确实也是,书五尺以上大字,那得用多大的笔,恐常人难以为之,以手之力将身心之意直接传于布书中,应该是最恰当的办法了吧。

印象中,上世纪七十年代盛行街面外墙上刷宣传用语,诸如:“我们的教育方针是……”“批林要批孔……”“深挖洞,广积粮……”等等,这些标语字也是较大的,但当时这类字多为用板刷刷成的美术字,与书写的大字书法还是有实质性区别的,充其量是仅有“韵”而不具“神”的。与当今满大街动不动画个“拆”字圈个圈,基本类同吧,不具有任何艺术性。

记得早先曾看到过一篇文章,说这种大字是以投影的方式写的。意思是写好一定尺寸的字后,将其放在高处,再在之上放一盏灯,将其投影到地上,字就变大了。当时看到后,就觉着此种说法过于牵强了,这样子至少会让字的比例变形的,觉得是不可能的,但当时确实也没有令自己信服的说法,如今终于让侯涛博士给解惑了。



侯涛博士亦对“莊嚴”二字书于何时作了推断。从正殿建成的1315年至1780年,共有八个壬午年,他认为落款没有年号的、按理有可能的,是建文四年与嘉靖元年,该壬午年为建文四年(1402)的可能性较大。侯涛博士又对“莊嚴”二字出于何人之手作了一番研究。经查阅资料,发现对“段士逹”其人有记载的仅有一人,此人在嘉靖三十七年(1558)任鹿邑主簿,监生,平阳人。由此推断,如果是他所为,那只可能是万历十年(1582)那个壬午年,这又与不署年号相矛盾。

那么,“莊嚴”二字究竟是谁书的呢?侯涛博士认为如果是至正二年月溪觉亮和尚所书,显然与其落款“太原龙山段士逹”有悖,沙门中人书其俗名而非其僧名,有违常理。看来侯涛博士在文中对年代及书者是何时何人,还是暂无一个明确的定论。

笔者认为,也许是沙门嗣祖月溪觉亮所书可能性更大。虽然其落款俗名有违门规,不署年号亦有不当,但我们应该要意识到,其实沙门中人实质上亦是人,不是天生下来就是个和尚的。作为个人,谁还没有个激情满怀的青春呢?谁还没有个满腔热血、血洒大地的壮志呢?也许只是时也非也,空门也。至正二年书此两字时,月溪和尚应该是已过天命之年,自己的精神早已升华至皆空了,书写沙门中的诫语“莊嚴”,留下一俗名也许仅是对过往的一个纪念吧。况且,他这样的高僧,也许更是明白世俗的风风雨雨,更是愿意贴近世俗,拯救尘世的。就像星云大师那样,越是高僧越是让世俗中人倍感亲切的。至于如确是他所书,又为何不写年号,其情其怀也许只有月溪觉亮和尚心明,毕竟其俗中“士达”而未达,遁入空门了。

究竟是何人何时所书呢?也许是个千古之谜吧。

B组

法 相


“法、相”两个字分别镶刻在天王殿后壁外墙(北墙)的东、西两侧,原本与传法正宗殿的“莊嚴”两字相对呼应,使寺庙更加生辉。现仅存东侧的“相”字,西侧的缺字经张建德先生按规律推断为“法”字。



天王殿后壁外墙东侧,镶刻在墙体上的“相”字,高255厘米、宽275厘米,落款“張煖書”。其下刻有两方印章,一阴刻“张煖之印”,一阳刻“□□”。在天王殿后壁外墙西侧,应该原有“法”字,与“相”字匹配成为一组,以“法相”与“莊嚴”相对,该字因墙体毁坏已无存。

C组

虎 啸 龍 吟


“虎、啸、龍、吟”四个字分别镶刻在传法正宗殿的后墙外壁,字序排列由西向东次第展开,字高依次为378厘米、384厘米、372厘米、362厘米,字宽依次为302厘米、301厘米、283厘米、341厘米。款识上首雕有一枚树叶状启首章,阳刻“克己”,另起一行阴刻“大清乾隆上章困敦终皋五月”;款识下首刻有“张煖書”,其下刻有两方印章,一刻“张煖之印”,一刻“明□”。


张建德先生在《永安寺壁画》书中记述,大清乾隆庚子年五月完成于传法殿平台。笔者认为:《尔雅·释天》讲,太岁“在庚曰上章”,“在子曰困敦”,“上章困敦”就是庚子年。“皋月”是五月的别称,意为“沼泽之月”。“大清乾隆上章困敦终皋五月”,其意就是岁在上章困敦,月于终皋,即大清乾隆庚子年五月(1780年5月),并无完成于传法殿平台之意。这一说法似乎超出落款之常规,亦有画蛇添足之嫌。上章困敦终皋五月,后边又重复一个五月,应该是明了之意。“终皋 五月”与“庚子年 1780年”用法其实雷同,后者是常用法,前者也是明了之意吧。当然,这样说法,当是笔者拙见,还望有知之士雅正。



03


张煖的身世之谜


张煖为清乾隆年间的浑源州郝家寨村人,是与笔者同宗的祖上前辈,据尚存的郝家寨《张氏族谱》资料记载,张煖是张氏族谱有名字记载的第五代族人。该谱的第一代始祖是康熙年间张广始,第五代族人有兄弟四人,依次为张澍、张潞、张烳、张煖。据乾隆版《浑源州志》记载,张澍是监生,张烳是丁卯科武举;据族谱资料记载,张潞是文生。张煖没有功名记录,但在族谱中记其事迹为:“武生翁,讳煖,乳名五鹿,教武习艺,更有义方。教成进士邢翁,讳文行;举人伯孙亁、勇兄弟二人;秀才无数。又善书大字,州城永安寺后墙书‘虎啸龍吟’四字,本村移奉。寺書‘佛境’二字,人共称善。”


▲郝家寨《张氏族谱》资料  光绪朝张师程增补


按族谱资料存留张煖事迹来分析,他应该是一个善写大字的知名武术教师,教成的武进士一人,武举人二人,武秀才无数。“邢翁,讳文行”,即“姓邢的长者,名文行”,据光绪版《浑源州续志》记载,邢文行是清朝浑源州第一位会试武进士,“嘉庆己未科,湖北武昌府参将,升施南府副将”。“伯孙乾、勇”,即“兄长的孙子张乾、张勇”,据族谱资料与光绪版《浑源州续志》互补记载,张乾、张勇是张景运的长子与次子,两人均为武举人,张景运又是张煖长兄张澍之子,故张乾、张勇是张煖的“伯孙”。张景运这个人也非同一般,他是张煖的侄子,光绪版《浑源州续志》记载是嘉庆朝岁贡、景山教习,族谱资料记载是廪贡生、修职郎,因为景山官学专为内务府子弟开设,因此在民间传说其为“帝王师”。另外,张煖之子张景魁在族谱资料记载为贡士,《浑源州续志》记载为嘉庆朝岁贡。

▲光绪版《浑源州续志》卷八《科目》

清朝会试武进士

  • 邢文行,嘉庆己未科,湖北武昌府参将,升施南府副将。


依据《张氏族谱》资料所载,“虎啸龍吟”四字并非张煖直接书于永安寺大殿后墙,而是先书于村中某处,然后移奉于永安寺。至于怎么个移法,并未记载,即为不解之谜了。另外,资料中提到,永安寺应该还有张煖写的“佛境”二字,现在寺中已无存,更不知书于何处、毁于何时了。

还有一个更大疑问是——张煖仅为一个地方上的知名武术教师,他是如何将其所书“虎啸龍吟”移奉到永安寺的呢?其既不是沙门中人,又非州中官员,怎么可能就将自己所书的书法作品移奉寺里呢?永安寺重修于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完工于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书写这四个字的年份1780年距重修之日近二十年,其时既非修期,如何能想起移奉并同时又书“法相”“佛境”两组四字呢?是什么人在什么境况下安排完成的呢?这一切似乎已成为解不开的谜团。

▲光绪版《浑源州续志》卷八《科目》

嘉庆年 恩贡生、岁贡生

  • 张景运,景山教习    张景魁


张煖有如此的才干,为何没有功名记载呢?其“虎啸龍吟”中的题记“克己”“明□”又是何意呢?这又不免让人起了不少遐思,令人費解啊!


 2023年6月    


▲光绪版《浑源州续志》卷八《科目》

清朝乡试武举

  • 张乾,乾隆甲午科 

  • 张勇,乾隆丁酉科 

  • 邢文行,嘉庆戊午科 


参考文献

  1. 高宗程.李峪高氏家谱.清康熙二十年(1681)抄本。

  2. 桂敬顺.浑源州志.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刻本

  3. 张师程.郝家寨张氏族谱.清光绪二年(1876)抄本

  4. 贺澍恩.浑源州续志.清光绪七年(1881)刻本

  5. 宿白.永安寺勘查报告.雁北文物勘查报告.1950年

  6. 张建德.永安寺壁画.中国林业出版社.2016年5月

  7. 侯涛.浑源永安寺“莊嚴”与“捽巾把布法”.2018年3月


校对:雪 芳

编辑:学 琳



作者简介

张聪虎,1965年生,山西省浑源县郝家寨村人,中国注册房地产估价师、中国注册土地估价师。

张聪虎系郝家寨村张氏家族第十四世、“南门张”支系第十世,其支系的“南门张”初始三辈依次为:“南门张”立祖者张澍;景山教习张景运;武生张哲。其母亲高贵华(高桂花)系李峪村高氏家族第十九世,是清康熙《高氏家谱》抄本作者、第十世祖庠生高宗程之直系后代。


恒山景区
北岳恒山景区欢迎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