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振伦 | 1950年雁北考古行记

旅行   2024-12-11 08:34   山西  





1950年七八月间,文化部派遣的雁北文物勘查团来到雁北考察。勘查团由16人组成,团长为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副团长为清华大学教授陈梦家、刘致平先生,时任北京历史博物馆设计员的傅振伦先生位列其中,是一个名家芸萃的考古团队。由于当时经济、交通条件的限制,即便是阵容这么强大的学术团队,出行时乘坐的仍是骡、牛等牲畜拉的木轱辘大车,条件之艰苦,令人慨叹。考察途中,傅振伦先生不仅对所到之地的古迹、建筑作了记载,对沿途的所见所闻、行止闲谈也多有记录,将这次难忘的经历撰述成日记。

1998年,应《雁北今古》编辑部约请,傅先生将这部珍藏了多年的《雁北考古日记》发表于该刊第2期上。

鉴于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考古行记,本刊特整理转载,以飨读者。


——编者按    



▲傅振伦先生



傅振伦(1906.9—1999.5),字维本,河北新河人,192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方志学家、博物学家与档案学家。出版专著24种,发表论文500余篇,涉及史志、文献档案、文物、博物馆、科技史、武术、军事、民俗、世界语等方面。



1950年雁北考古行记

傅振伦


《雁北今古》的原编者按


这里献给读者的是我国考古学家傅振伦先生珍藏30余年的《雁北考古日记》。这位年愈古稀的考古学家从三十年代起就从事考古、历史、方志等学科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1950年曾随中国文物考察团来雁北,对大同、左云、山阴、应县、浑源、阳高、朔县等地方的古建筑、古遗址作出十分详尽的调查,所到之处,都有笔录。这部日记,为我们保存了分珍贵的历史资料,对今天编史修志大有裨益。


▲出行时乘坐的木轱辘大车


说明:文中括号内文字均系作者原注。




1950年7月,我参加新中国中央文化部第一次组织规模较大的“雁北文物勘查团”,到晋北调查大同云冈石窟,山阴故驿村古城,应县、朔县等古建筑,浑源李峪出土战国铜器的遗址,阳高古城堡和广武等古墓群。勘查团分考古及古建筑两组,团员16人,以裴文中同志为团长,工作了40天。次年3月初,编印《雁北文物勘查团报告》,收论文12篇。今雁北地区编地方志书,特就个人日记,摘要记其有关地方故实者。


大同

7月21日至27日

7月21日(星期五),七时半,由北京西直门至车站出发,过青龙桥站有詹天佑铜像。康庄山势平坦。18时6分抵大同,下榻察哈尔省立师范学校。

22日,在山东菜馆迎宾馆早饭,公布本团预算1500万元,计办公费4万,文物购置费200万,准备金300万。每人每日食量3斤12两。

大同西门城楼残破情况  1950.7

上午由钟楼(今设公厕于内)、鼓楼(有清康熙碑)东行,经关帝庙(有康熙五十一年铸铁狮二)出东门,过河五里为无愁坡,有元魏所筑平城故址。有辽代砖瓦及宋元印花白瓷残器。岗上北端有坯砌瞭望台,又东为故城村乃秦汉平阳城,未及往。回城后,观阳和街辽西京国子监,明洪武八年在此建府学,有琉璃九龙壁,前有水池,护以栏干。洪武十二九年改为代王府。武宗幸大同时即驻跸于此,崇祯末,毁于兵。

下午游下华严寺。东向,门内有辽寿昌元年九月十四日石幢,殿宇雄丽,佛像尊严,梁上书有“重熙七年九月十五日午时杨又玄建”等字。有《金西京大华严寺重修伽教藏记》碑,其经庋藏谨严,清道光二十年社主验封,宣统间启封。大殿北有下寺,即海慧殿,圯于民国二十二年间,将明嘉靖铁像移入正殿。正殿前有天顺间铁钟。院中有普同塔八面经幢,高五尺,建于“辽太康二年丙辰十月甲申朔十七日庚子日庚时”,系从城西杨柳坡移来者。

继游南大寺(善化寺),山门建于金天会、皇统间,正殿建于辽,金天会(一说大定)重修,犹保存至今。

23日,乘大车赴云冈,过五龙壁,出北门,傍武州川(俗呼伏河)西行。出山塞口,岩壁上摩刻径方丈余的一个大“佛”字,地名佛字湾,旧有辽金寺庙。清顺治六年姜瓖事变,摧毁殆尽。今仅存观音堂一处,堂创建于辽,金重熙、明宣统三年、清顺治八年、康熙五十二年、乾隆十二八年、道光六年先后重修,有志书或碑记可考。庙内有顺治八年雕造大石瓶二只,供神前。其后有三洞府,其前为琉璃影壁。三龙飞舞,姿态生动。

山西所产土豆最佳,实大而甜美。产煤也很丰富。郦道元《水经注·漯水篇》记载:“黄水又东注武周川,又东历故亭北,右合火山西溪水。水导原火山,西北流。”又引《魏土地记》曰:“平城宫西三十里,武周塞口者也。自山口枝渠东出,入苑,溉诸园池。苑有洛阳殿,殿北有宫馆。一水自枝渠南流,东南出,火山水注之,热同樵炭也”。近人章鸿钊《古矿录》说:“按山西自昔多火山之名,亦每产石炭。凡此皆当为地下炭气郁勃重蒸之象,而非今之所谓火山也。”其言甚是。

前行25里,11时而至闻名世界的石佛寺——云冈石窟。由大同市第六区人民政府协助,安顿下来。饭后不及休息,即考查佛洞及附近古迹。

记载云冈石窟寺之最早者是《水经注》及《魏书·释老志》。朱希祖、叶瀚、陈垣诸先生曾前往考察。日人接踵而至,敌伪时期更详加调查。十九世纪以来中经帝国主义分子勾结军阀官僚、市侩奸商,多方砍伐盗运,经1929年7月11日调查,已惨遭破坏。佛头即损失了300多个,售价大洋300元至千元不等。新中国成立后,云冈劫运,始告结束。经雁北文物勘查团的调查,仍需加强修整、保护。最早营建的县曜四窟在今西区的第16洞,石质坚硬,保存尚好,其余各洞多属砂石,不耐风雨、日光,渐行风化,洞中或漏雨水,或被风沙剥蚀,或淤塞,有已倒塌者。洞中鸽燕营巢,兼以人畜粪便,久则产生腐蚀作用。放羊人及顽童有时以投石击佛像为戏。明清两代修补妆銮墁泥彩绘,庸俗可憎。游人涂抹,凿刻题名,所在多有。乡人往往储存粮草,炊饭烟熏,香客烧纸进香,都损坏了古迹。某洞有惨遭日本侵略军杀害的尸体一具,久无人认领。经向上级反映,其后业经清理、缮修,妥加保护了。

沿云冈西坡走上冈顶,顶上旧有民居,因风罡多病,乃迁居堡下。西部有石础,捡得北魏“传祚无穷”瓦当。中部为玉皇庙,有明代残碑及崇祯铁钟。东部有古建遗址,也发现“传祚无穷”瓦当。其下为第三窟,传说是通乐寺遗址,为昙曜所居者。

24日,上午到云冈东南3里的河南岸西梁村采集史前遗址标本,得陶纺轮及质细而坚的灰色和浅红陶片,表面有平行黑线文,这是甘肃马家窑系仰韶住地所习见者,还有新石器时代常见的磨光石斧。从农民赵某手购得小型长方石斧1枚,这是河南仰韶村经常见到的。据裴文中同志说,古初人民住在台地之上,其后逐渐下移,以接近水源,从此地的考察,也得到了证明。

下午乘大车赴西三十里的高山城考察细石器文化遗址,地质矿产调查队李星学同志偕往。云冈西行二里,河西岸岩上有石窟数,又五里至武官屯,6时20分至高山镇,住小学校。高山镇是明代大同防御左翼的一个卫所,宣德初废,天顺三年又重设站马守兵,是北通左云、右玉的要冲。今仅存东门(靖宁门),西门内有关帝庙,门外峙立铁狮二,万历廿六年铸,铸工是太原府盂县金炉匠人赵铁、陈清,还有明嘉靖二十年铁钟,仆地。

25日,上午到村西三里的台地上,搜集标本。台地高15—20米,土名“塔儿嘴”,西傍枯树河,北临武州河,二河交会于此,西南与孟家湾相对。为水冲击成了断丘。北端陶片石片较多,可能是古人所居之处。陶色深灰质坚,含沙很少,表面有篦文,压成并行三角形的点或钉形,惟绳文者极少。有一石环,系玛瑙及燧石打成,还有石箭镞一件及钻。其西南有城隍庙,钟有万历二十五年铁钟,上铸“钦依(派?)守备大同府高山城地方以都指挥提总行事指挥使供之维”等字,正殿月梁是明代作法。塑像男女各一,男朱袍蓝花,金龙蛎粉堆金,女龙冠霞披,亦明代官服;红漆神案,亦同时之物。

城西5里有土城,为旧城址。遗存园头刮器和石核,都是细石器的典型品。还有田鼠化石,我国细石器多发现在长城以北,这里似是细石器文化分布的最南之线,相当新石器时代末期,但无彩陶的痕迹。李学星言:此地海拔1210米,西端原有50米,十年来没入河中。孟家湾东,土名大南梁,捡得玉环,红陶兽足及半两钱。

下午过河至焦山寺(古名悬空寺),寺在焦山坡上,有庙宇四组。第一层为泰山庙,是三个横窟,每窟三门,塑象三,均残,门外西侧有万历三十二年四月吉日立的《建修泰山庙碑碣》,庙东山坡旁有道士寿塔十二所,系康熙四十三年、道光二十三年所立,又东有古塔一。第二层正中为河神庙,东西壁有道教画,西壁有二人作蒙古装束。后有比丘像,有“万历××年创建修理”题记。殿东有修建白衣观音庙残碑,万历三十四年立,撰人署“钦赐守备大同高山城地方都指挥陈国策”。观音殿外东西山坡都有石窟,东窟较大,方形,释迦坐像高4米,似辽金建造。由二层东行折北,路旁一小窟,有多宝、释迦二佛并坐,有北魏作风。第三层有平顶长方大窟,纵横670厘米、660厘米,系道教象。其上一小窟,有北魏造像,已残。上行而西,有庙额日“太山仙境”,西有明代砖楣,山顶矗立三层六面砖塔,上层高而细,似灯塔状。当日返云岗。

26日,午后三时后由云冈返大同,中途调查吴官屯西的北魏石窟。窟在武州川北岸,连亘200余米,最低处去河滩地面在1米以上,大部残缺。东行3里,隔水望见鲁班窑洞窟,大者1,小者10,《水经注·㶟水篇》所谓“祗恒舍并诸窟室,比丘尼所居”者,即此。时山雨欲来,洪声震耳,未及往。大车方及塞口,山水大至,驴车陷水中,扬鞭策之始出。至大同,已下午七时,衣履尽湿。

27日,雨,上午整理日记,下午游上华岩寺。寺西向,建于辽,金天眷重建,1925年新修。大雄宝殿前有太二年丙经幢,幢前有四级八面铁塔,高八尺,雕造力士、龙风、花鸟、人物,系万历甲子奉国将军镇国中尉某修;工匠是大同北草场金火匠陈玉,子志学、志道、志义、孙大小三受儿。有僧8人,6人出外诵经,日得25000元,庙会在正月初八日。

过街市,求所谓“西蕃刀”(斯开大小铜件)者不可得。


山阴

7月28日至8月16日

28日,9时35分从大同站搭同蒲火车赴岱岳镇,2时28分至站,乘大车赴县委招待所。车主李某为述当地故事传说,有不可信者,姑记之于下:故驿村在岱岳东南65里,城内曾发现古砖,长5尺。东南角尝出土古物,其中有古矛200多件。海子也常发现古物。风神庙有石础,每风雨即润,且吼,有声。故城常有水患。寺有石狮,老僧说“狮子眼红,水灌故城”。小僧不信,戏将狮眼染红,果然桑干河发了大水,淹没全城。居民挖渠疏水,久未成,福大公司包工治渠,也未成功,解放后才修成新渠。岱岳镇南六十里有华悲岩,俗呼“馒头山”,有北岳庙,钟声宏大,声闻40里。草垛山产桂苋(?)草。传说有聚宝盆。境内有日中城,辽人韩昌曾围困宋太宗赵匡义及杨五郎于此。岱岳西南80里,当广武城北2里处有半坡村,有宋代所筑的200座谎粮堆,传说是宋人所筑,向辽人表示粮草充足无缺。(实系汉将士之墓)山阴县宣传部贾笑谊谈:本地古迹多,居民怕破坏风水,不敢挖。居民迷信以为得古物者多招灾难,因此占迹、古墓多保存下来。近来为了生产,有翻土肥田者,也有挖坟求宝者。

29日,由岱岳发故驿,雇马车1辆,计程45里,价6万元,因雨迟至午时始启行。东南10里渡桑干河(汉称治水或㶟水)。沿路无树木,多植麻,居民煮硝为盐。据云:解放后,从北京迁山阴者400户,每户给田7亩,每年可收谷7斗。又15里至山阴旧城,尖于第二区公所。城砖多被拆去,以修水渠。公所西为旧相府第。北有经幢,八棱。下午3时复行,3里渡黄水河,又前为四里庄,25里(一说15里)至故驿,已5时半,宿于民居。房东刘老汉殷勤招待,请休憩做饭灶炕上。晋北夏日风寒,主人以热炕待客。三伏男多袒胸,着兜肚、背心或坎肩,皆红色。称青年曰“后生”,称壮年曰“老汉”,称妻曰“锅头大师父”。山坡荒凉,多芨芨草,可造纸。房舍整洁,灶墙都涂以石灰。炕贴壁纸,上铺席及毛毡。

山阴县今治在岱岳镇,属察哈尔省雁北专署。山阴县,景帝后三年置,西为阴馆,东为澂陶,晋永嘉后,迁迳南,隋大业三年为神武县(一说为善阳),唐为马邑,契丹为山阴馆,宋神宗建山阴县,辽为河阴,金大定七年改为山阴,贞佑二年升忠州,元为山阴。明永乐三年重筑,清、民国因之。《县志》载八景有晓城楼橹,(故驿废城,日初出时曙光掩映,望如楼橹)有塘石征风,(城西南15里相传有石如屏,人取砌炕,夜作风声如吼,惧而送出,乡民建祠以祭风神。在县南15里古城西北。按《大同府志》卷一五祠祀门云“在忠州城西北隅”)。乡长谈:古驿即古邑,城外西南有大小海子及蛤蟆湾。相传昔有邮差晨出城,遇海市蜃楼,垛雉可见。又传城内发水,常冲出陶罐(其内有时有骨灰)、砖瓦、铜箭头,又曾发现金牛,为南人拐去。古钱多五铢,也有半两。古砖长七八寸,村民取以造井。房东刘老汉又谈:故城略作方形,而缺西北角及西南角。每面各两里,南北各二门,东北为子城,有禁牢。城内可种地十余顷,他处碱卤五谷不生。北门东至西南城角及城东南角外,修平行二渠,俗称“旧渠”。南门斜向东北之渠,系敌伪时期所修,人称“新渠”。故驿村北7里处有圪堆,高七八尺,有一次城发水时,人畜尽亡,仅夫妇二人逃出,至此而死。

30日,赴村东北1里的山阴故城勘查,故城南北向,偏西20余度,周十里,在新渠附近发现人畜骨骼颇多。南城厚4米,古砖厚广长514.28厘米。在北门之西,拣得辽砖数方,东北城角附近多纺轮、残豆、盆、鼎陶器,新渠左右尤多。下午雨,至真武庙(在台基上,有万历二年铁钟),访水利局干部,据谈:桑干河至古城的坡度为100度分之一,解放军68军203师607团,掘地深1.2米就有了水,开凿桑干河淤的南干渠,深4米处仍有夯土。地下1.5米处发现陶蛤蟆、陶罐盆、石臼、平州、晋阳、兹氏、平阳九枚的铲形铜币、三稜箭头,还有灶台三处以及瓷瓶;宋崇宁重宝,载在《察哈尔文化》二卷四期。真武庙前有高丘四,似是钟楼或塔址。

31日,全天到故城采集文物,捡到半两五铢,大泉五十等古钱。有白瓷残碗,底书“贾金”二字。


8月1日,上午测绘故城平面图。下午雨后到故城采集,得残布及刀币残柄,又得铜镞、菱纹砖、龙云纹瓦当。乡人送来汉带钩一枚求售。乡人尚藏有淳化、天圣、熙宁、元丰、元祐等钱及“南京皇甫”铭文的铜权。

8月2日至3日,故驿村北新渠道中,冲出古砖墓圹,南北向,偏西10度,墓上有绳纹瓦及残陶豆。雇工8人发掘,每工日酬米9斤,圹略作方形,南北各3.9米,有南北二室,各长1.9米,尚完好。东西为墓道,其砖长28或31厘米不等,宽15厘米,厚5厘米,墓中空无所有,疑迁墓他去者。惟东南及西南角,有头盖2枚,似非原主人。裴文中同志携归寓室,以湿绵纸包之,夜半啾啾有声,众大笑以为冤鬼向老汉索头云。次日有妇人来,责备我团盗掘其先人坟墓,意欲讹诈求偿,房主人不令睬理她。

4日,乡人谈:村西南8里为雁门关至浑源大道。在李家庄(故驿南3里)村南2里有东西2沙堆,居民指为乱冢,村西南40余里,在新广武大道上的察南堡半坡村有乱冢200余,高约八九尺或一丈,传说是谎粮堆,似系汉墓,因作前往勘查之计。乡民有献古陶器者,记其出土地点,酌给奖金。

5日,故驿村南3里为东沙堆,东南为李家庄,山南里许有4古墓,方6丈至8丈不等,农民耕作,几夷为平地。南半里复有古墓,高约8尺,其南为何氏墓,有清雍正癸卯(1723年)何瑞天墓,南数步为康熙辛丑(1661年)何谦甫墓,都有墓碑。其南为后土山川神碣。附近又有2古墓。其西北为南新寨村。此村东南1里,有明嘉靖廿七年谕祭郭登庸碑。东南2里是沙家寺村,金朝名“匝岚里”,东南半里山坡上有辽节度使开国伯沙彦恂墓,石人1,石羊2,石蛙、石猪各1,半埋淤土中。《沙公志铭》,额二行,篆书,水冲在坡下沟中,高5尺余。乾隆《大同府志》卷六古迹门山阴条下云,“墓在县南30里沙家寺东山坡,明正德中,水冲出石碣碑铭”,即此。又南为女儿庙及九龙湾。

午饭后,游沙家寺,即瑞云寺,建于金明昌二年,左有钟楼,两庑犹存。瑞云宝殿内,有明代万历所铸铁佛多尊,有元延佑五年七月十五日谦公和尚寿塔,据铭乃“门资惠全等立石,五台山□州庵头圭峰寺讲经律论赐红沙门才吉祥撰并书”。旁有古松,后为明万历五年所立六面砖塔,五级。二层龛内有木雕像,后有大殿,明铸佛像多尊。此寺建于金,明代万历、天启,清代康熙、乾隆、嘉庆均重修。游毕日暮,返寓。

6日,星期日,上午游征风寺,有风神庙,是本县八景之一。并游关庙小学,有清同治碑,上有“薛家圐圙”等字,后字似武则天所造的国字,居民云二字音读如“库列”云。候车三日不至。

9日,雇大车一辆,言明每日车价45000元。7时由故驿出发,西行10里至西沙堆村,又10里至后所,尖。此是第三区驻地村。村设小学,分六班,学生240人,校在清道光重修,观音殿、河神、马王、龙王之庙。15里至陆庄,又15里至新广武,乃明广武营地,洪武七年创置(旧广武在西5里处,又有旧城在城南)住郝三毛仁宅。

房东谈:广武370户,1600人,土地40顷,去雁门关20里。新旧广武间,各有乱冢(俗呼谎粮堆)230多座,有大冢,上建碉堡,是明代烽墩,上广二丈四,下广三十丈。近山处有大冢9座。一月前村民詹奎见1冢为水冲毁,内有红漆棺,有彩绘陶壶7件。今年发现1砖墓,砖大小与今同。又言:后所西南1里有宋代余太君屯粮处,东南有六郎寨。

广武北沟西塌下的汉墓  1950.7

10日,新旧广武间,月前发现古墓,前往勘视。并宣传新中国的文物政策。其墓去地1丈,圹砖13排,广1.53米,砖大小4×14×27厘米,陶器出于圹内,红漆棺木似是建昌松,棺下有炭。拟雇工协助清理古墓,工资每日6000元,供食费则4000元,或云大墓1300多方米,一人日掘5至7方土,清理需3000工,需粮40000斤。

11日,上午游旧广武北极阁,阁在北城玄武庙,有清康熙三十八年太和宫铁钟及雍正十年碑,碑言乾隆重修。居民三百户,又于广武捡得灰白瓷碗底,下印“元丰通宝”钱文。下午游城北2二里的二道河(名东洼里),古墓3座,毁于水。又游长城,其砖大小40×18×9厘米。

人民有捐献古墓陶器者,偿以值或奖金。

12日,下午访郝秀才,是中央领导同志薄某之师。据谈:岱岳镇东南10里樊长茂,字永发,藏敌伪时期所修《山阴县志》油印本。新厂武乃古驿所,明立连带城,清代西部属代州(朔平府),东属代州,设巡检、千总,北5里里仁村(即故城村),是汉代广武旧地,有下关城。西山上有六郎城,实元将杨友、杨山所筑边城。又言:县多武人,张辽(?),代府庄人;周德威,红坡渡人;尉迟公,城西90里下木角人。又言:本地居民迁自洪洞大柳树葛家沟云。

13日,雨。上午郝文生来,据谈:大同有梳头、化妆师父服务于封建官僚地主家。庚子年慈禧太后离京,八月十三日到新广武,住西昌客栈。又言:新广武是连边之堡,地处冲要,在正大铁路未修建以前,砖茶多经此输出。在同蒲铁路未修建以前,又为曲沃、汾阳食盐运输枢纽。还谈到锡山的历史,说:清季他在山西武备学堂毕业,李根成任校长,后入日本士官学校,经神池古士成之介,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归国后,经吏部尚书大同李应池的介绍,任山西八十五标标统(时晋军有八十四、八十五,两标,犹今团长)。辛亥八月十九日武昌起义后,九月初二日他才杀死陆钟琦,自任军政府都督。因是商人出身,善盘剥,民国三年兴水利、树、蚕三利,除辫发,足、吸毒三害。

14日,雨中乘大车发岱岳。东北行50里至薛家圐圙,尖。饭后北行,经桑干河闸、泥河村,东北经阁老坟、王家屏、河阳堡,15里至岱岳。今日行程80里,饭后沐浴即入睡乡。此地产麻,缕线可绱鞋,坚韧耐久,购5斤携回。

15日,安营子村赵珠浦来谈:山阴西北5里的安营子村,即安银子村,1926年西北军张自忠驻军于此,始改称安营村,解放后改名安荣村。俗语说“边四骂阎王,马踏下河西”,有人以为即是此地。这一带有十二堡,传云即辽肖太后的营、库,今附近仍有关口上、东门口、郭儿营等地,附近有石门古墓,并发现半圆瓦当及宋“崇宁重宝”等钱,1925年发其墓,内有壁画,1931年又发现骨骼,长五尺,今存大同女子公学康觉民处,明万历时,山阴知县段某浚桑干河,灌荒熟地4500余顷。清宣统三年知县事李某又开普济渠,东西长25里,其后民生公司治渠,计东西长65里,南北宽15至18里不等,民颇得其利。今修渠灌田,实福国利民之道。

午送文物标本箱,托运至北京文物局,运费6万余元。

察哈尔南部汉墓分布图  1950.7


应县

8月16日至18日

16日,由岱岳发应县。雇大车1辆,费9万元,按当地人计价以白洋为标准,大约白洋1元折合1万2千元。10时登程,东北5里至王庄,有石幢,前行50里欲渡桑干河,水暴涨,不能济,住秦庄小学。3日水始落。

18日,由村东涉黄水河、雁河、木瓜河,经寇寨渡桑干河,行15里抵应县,去岱岳已70里。住县政府。秘书为介绍情况:应县人口15万,城区8千人。物产有土盐,运销邻近四五县,又产硝、碱。药材有黄芪、大黄、黄芩、甘草。敌伪时期,喝料吸毒者千人,城区二三百人,种大烟达9年之久,运销口外。县中唯一国宝性的文物为佛宫寺辽代本塔。1928年军阀战时曾中炮弹200余发,当年修理,费了白银526元,次年修理,用了559.85元,抗日战争时中20余弹,后又中40余弹,西南面损坏较重,1948年起火3次。解放后,省府计划重修,拨了120水车,2千斤小米,薪车杯水,无济于事。

下午游佛宫寺释迦塔,塔在城内西北隅,建辽清宁二年(1056年),由和尚奉敕桌创建,外面八角六槽,内部分为五级,全体构架都用木造,自地面至铁刹顶,总高66米,底层八面之间,对面深度约30米,玲珑宏敞,海内第一,高耸云端,晴时80里处即可望见。元至正地震七日,木塔巍然独存,斗拱雄大,式样繁多,塔身儿乎运用了全部辽代斗拱手法。设计之精,技术之高,历千年而不坏,不愧为国家瑰宝。1934年中国营造学社来此测绘,印有报告。(今有《应县木塔》专书行世)。塔后有大殿,前有金大定四年残幢。

游北寺,寺系金大定二十一年建的宝岩寺,山门内有重熙九年经幢。大雄宝殿前有皇统二十八年幢。万历时铁钟,系1200斤精铁铸成。藏经阁失修,原有佛经6柜,今存2柜。有万历乙卯所刻《南屏净慈寺志》二十卷,分订五册。

净土寺在治东北,传为后唐明宗祖庙,金天会二年又造,大定二十四年重修。山门内有辽重熙九年经幢,金代补刻。

又游东街南寺,即觉兴寺,参观关帝庙,城隍庙。觉兴寺建于唐太和三年,天福三年焚,清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四年、乾隆三十一年重修数次。

木塔西南面中弹损坏情况  1950.7


浑源

8月19日至24日


自《考古组旅行日志》

19日:由应县乘大车赴浑源途中,晚宿于西辛庄。

20日:上午由西辛庄至浑源县城,下午至圆觉寺查看砖塔及永安寺。

编者注:上面内容傅先生日记缺记,特补入。


20日,至浑源县,付大车费5万元,下榻县政府。先后游圆觉、永安二寺。

园觉寺,俗称小寺,金正隆三年僧玄真建,明成化重修,1930年废,1945年又毁于日军军火,壁画残存,有八角九层塔,砖之长度5、7、9、10厘米,方砖广13厘米。寺内砖塔,据塔上石刻题字:寺重修于至正二十六年七月十四日及成化五年二月初十,奉训大夫知浑源州事南宫关宗修,周瑀刻,有正德、嘉靖、康熙二十八年。塔内捡得“嘉定通宝”一枚。释迦塔每面砖壁刻字,我和阎文儒、宿白抄录其文如下:

大定四年……

天会三年三月二日来到此……/蔚州


南 面:嘉靖二十二年五月初一日信士/刘天□亡妻李氏男□忠发/心重建

    □月□日来……

    天会十□年十一月旦日

    正德十八年四月廿一日/云中卫后所/百户□□□


西南面:万历丙子重修释迦塔(右侧字剥落)


西 面:至正二十六年七月十四日……康熙三十八年六月吉日


西北面:明昌三年……

    大德五月四日初三日到此

    正德三年二月初七日忻州生员

    大定二十八年七月十二日

    生员田宝玉来此

    嘉庆十二年六月初八日第五祖入体


北 面:□年鼐……

    大清咸丰九年八月十七日重修

    嘉靖二十二年六月初十日

    大同浑源州□村里人殷廷……

    □□元年十二月山东青州府、


东 面:西京……州

    中统五年


东南面:至正陆年陆月二十九日张梦样闲间到此

    至元贰拾柒年伍月初五□□□到此


  此面嵌有石刻一方,文曰:“奉训大夫知浑源州事南宫关宗,史目曹州李昉,儒学学正济南于璧,训导庆阳刘端,化主道士段广、张汉升、龚礼、张通。成化伍年二月初十日重修,舍人周瑀刻”。其后又刻:本州殷世□……同玩,□李钦蔚州人,……。

圆觉寺释迦塔  1950.7


永安寺,俗称大寺,在城东北隅,建于金代,有古碑四。其中《大永安禅师铭》记建筑沿革,其文曰:

□□公□住持神川大永安禅师铭


神川永安寺者,古之道场,经烽火后,僧亡寺废,惟法堂钟楼至□□□摧矣。/□□□□有本郡节帅高君水安居士,其子仲标乐善居士家备,为□/□敬三宝因夙世,曾行于布施,故今得享于富饶,□里大修伽蓝,□/存,实高君之力也,于此寺有大因缘,焚香择火,朝夕殷勤。/

□子相谓□,若非革其律居,终不能兴,宜得大禅老王之延接万□,以增郡邑之□/

维时,闻□□归云大宗师,退居竹林,禅学道行,蔚为时称,若得之供□/□门之□幸也,乃驰疏敬请,师欣然而来驻锡,不数年,创建佛殿云堂,方/丈府库,轮焕一新,成大丛林,尊师为第一代。蒞事精严,动有师法,衲□/望风而来,众□咸百千指,师将示寂,谓众曰:吾于此寺所抚有三殿□/圣容,三门藏教,未得完具,它日儿孙当有继我者。迩后,虽经数大住□/穷智极力,竟不能振。一时斋粥,尚犹不绝,况藏经三门□□□台西□/砌墁阶□□州重云彩绘大殿,至元己丑永安虚席,寺门执事,谋功□/□□州执节高仲挥宣武将军高琰,闻保德州承天寺云溪嗣法,西□/□公长老归云重孙也,有德宗师驰疏邀之,师诺然来居,不再年,罄□/盂创建大解脱门五楹,耸若化成。次年,遇大坛越/

宣差入都,鲁经过神川,感师之德,闻叙藏经之缘,遂捐已财宝钞五千,/以充经价,偏化信心,所获不啻前数轮赀一万贯,置贝章六千轴,□/□□六百个。三门严丽,藏经焕然,成一时之壮观。遐迩见闻,叹未曾有。/观其西庵举止威重,作事不凡,以为归云再世矣。缘寺告成,寺门甫□,/倦于应接,思求□□而□退休。官员耆宿洎功德主具疏,复请,坚辞□/应。有奉训杜侯任之神川,慕师之道义,悯师勤迹,谓副寺文兴曰,□□/长老住经几何?兴曰候自至元已丑退堂,癸已莫秋,太守曰若斯奇人,/世固罕有,前后五鼓为大缘事,其功弗浅,益(宜?)志诸石。庶千载之下,声名/不朽,亦激后昆奋思齐之心耳。一日,杜侯挈朋吏李琏同副寺之谒余□/之记。愚自矜□,奉训杜侯气量若湖海,皎然如日月,秉性忠直□怀□/落,鲜德薄缘,焉肯崇信,辞让不获而谓曰,事之隆者故有待于时,而□于人,虽有人而不遇其时亦不能成。纵遇时,不得其人,亦不能成。矧此□利高天发心□□为倡,尤值休明之时,功求圆而中废。/今西庵老岁□/以疲之际,□风凋瘵之时,兴于此殊胜缘行如此饶益行其所谓难□/能为之事与,因直书以为记。

至元三十一年,岁在甲午初夏,未明□□中竜□宫退隐西岩撰,大永安禅寺监司文兴立石。

大寺僧首座道□,云中石匠刘□(升?)刊。

奉训大夫浑源州牧兼管诸军培(备?)□奥内□□寺□杜让立石。

按永安寺于元延佑二年四月创建于永安居士孙将仕郎前本州判官都元帅高璞,明清碑记均作高定。

其正殿额为传法正宗之殿,有壬午夏太原龙山段士远所书“庄严”二字,壁画、供养人有元人装束者,且题信官、信士施钞两数。有题“康熙知州功德主信官宣成义”者。此寺于洪武十六年、嘉靖二十二年、万历十五年、康熙十八年、乾隆二十六年三十四年、嘉庆十一年及民国二十四年皆重修。有弘治六年三月造绿彩陶炉,高2尺5寸,腹围5尺。夕阳下山,未及详览。

永安寺传法正宗殿  1950.7


浑源城,五代后唐筑,龟形,与贵州城形同。山雄水秀,士女技巧,18万人,土产丰富。游其地者,流连忘返。有煤炭之利。以白土为肥皂。亦多芨芨草,能造纸,又有名酒。城南20里下盘铺有大磁窑烧黑瓷大缸。城东30里刘家庄产黑白小瓷碗,城西北15里下韩村及桑头村以黑沙瓷的沙锅著名。


按浑源城在浑河之南,其附近为浑河所冲积的平原,其南为恒山山脉。临平原之处,多形成悬崖绝壁。城西南山势平缓,覆以黄土,利于耕植。李峪河自李峪口外流,当河之东岸,即李峪。李峪在县西南15里,其东南2里为庙坡,传说1923年陈二皮(一说系高风岐)发现铜器于此。(一云在北阳峪山城,城以砖甃成,周里许)出土时架以木柱,上层有铜剑、铜镞、铜环,下层古物排列整齐。一批20余件,由估客于某购去;另一批十七八件为县长谢承恩追缴,存县中。一度在民众教育馆陈列,舆论建议公卖兴学,一说其后旧经三十八区(?)送至阳高,在县民众教育馆展览后,归山西某军人之手,运北平打磨厂大德亨银号,古玩铺仅零星购去甲片、盔扣、铜剑,其大件铜器下落不明。其后部分又在上海出现。据说第一批古物发现四五年后,农民在庙坡西百余步耕地,又得铜器一批。当时法国古玩商宛涅克正在晋北收购鄂尔多斯铜器,秘密与五区双松寺僧人洽商,以20万元买了20余件,运往巴黎;卢屋博物院购去15件,其余分售于英、法、美、德、瑞典等国。当时国内外宣扬,以为这批晋国春秋铜器和战国秦式、淮式等铜器不无关系,在历史考古上有重大学术价值。《北平晨报》也发消息,印成画刊,说山西六郎城发现了珍贵文物。惟传说不一,我们这次来浑源也决定前往勘查这批古物的出土地点及其情况。

21日,以6万元雇大车一辆,发李峪村,8时20分出发,经过2小时即达。初渡发源于南峪的柳河,旋涉出自李峪的李峪河,经玉泉寺,寺后有关帝庙,今为小学所在。东南2里至峪门村,东行1里半,至古物发现处,岩土崩塌,已失原状,仅在附近拾得木化石、石刀、石环、彩陶片、黑陶豆若干。有黑而薄的陶片,厚度约2厘米。彩陶纹饰,有近似马家窑者。又有绳纹灰陶片,据云是公元前1700年至2000古物。午饭后考查了新石器时代遗址,在雷雨中返县城,经西门内总孝义坊(初建于清道光间,光绪九年县志局又立贞烈及节孝总坊于此)返寓。


22日,乘大车考查境内古迹古物,首游玄空寺。出南门八里,由唐庄入磁峡(磁窑峡),经虹桥口入石洞,观公输子遗迹,传石峡上有张某刻“纨扇风葫芦人过此”摩岩,未见,前行经悬空寺。下午至下极坡(即下盘铺),观乾隆及民国所建北岳木坊,游龙王庙。庙内供蔡伦祖师,今为小学所在,有白衣殿、三元观,观中有明隆庆画砖。涉水至玄空寺,寺初建于北魏,寺架木建于悬崖侧,故又称悬空寺。

过嘉靖十八年所建石坊。又前传为大白遗迹,明成化立庙,磁峡东崖刻“李白壮观”四字,今祠宇倒塌。又前行云阁虹桥,两峡凿孔架巨梁,构楼于上,据以守口,可谓天险。或云辽神册初,肖阿古只徇山西诸郡县下之。天赞初,与王郁略地燕赵,破磁窑镇。杨述程《登恒山记》以此为宋初把守三关处。此地在金代为应州浑源县磁窑峪,此寺金大定八年四月十五日由吴国成妻邢氏重建,有大定十八年正月廿七日南阳韩巨书《西京宣宁县石佛院西圣佛岩壁记》,明万历十八年、清乾隆十六年二十三年及同治三年皆曾重修。按此建筑凡六区,楼阁通连,有至三层者。庙南石洞,深3丈,今已淤塞。东壁万历辛丑刻“白云堎穴”四字。居高眺望,兴尽而返。

23日,游恒山庙。恒山为五岳之一,西汉神爵元年北岳恒山于上曲阳,以此为下庙。后魏自代祠恒山,即《水经注》的元岳。泰常三年四月祀恒岳。唐失河北,石晋割燕云十六州于契丹。宋人守正定,遂与辽以白沟河为界,于是宋兵不能至岳下。明弘治十五年,诏建庙于恒山,但仍祭曲阳,及至清顺治十七年始复以恒山为北岳。

晨起,山高不胜寒,海拔2110米,早饭后登岳,五里至亭子岭,游马王龙王庙,道士言恒山有十八景,会仙府、得一庵、紫芝峪、夕阳岩、白龙洞、潜龙泉,果老岭,白虎峰、白云堂,翠雪亭、望仙台、集仙洞、通玄谷、步云路、琴棋台、石脂图、碧峰嶂、虎风口,还有金鸡玉兔、翠柏苍松、瑶草琪花。虽各有所指,但多附会景物,亦不及尽览。前行有“北岳恒宗”石刻,2里至虎风口,有弘治乙卯介石、摩岩及万历十七年碑。至金龙口,古松苍翠,崖有“大明成化甲辰”所刻“□(疑为瞻字)岳”二大字。前行为同治所建“永奠冀方”木坊及洪武十二年、十四年、十五年张聚所撰《重修记》碑,又前为醴泉亭,历一百又三石级至“贞元之殿”,有民国廿一年北岳全图刻石。午尖于此。饭后入殿内,有元泰定三年三月所造铁钟,铸“大同路浑源州岳神山童泉观”等字。有弘治十六年造大铁锅。道士董水礼,广灵人,现年七十岁。又东北行登山巅,下瞰浑城如土垤。西南至奎星楼,东游碧霄宫,俗称九天宫,供奉女娲及圣母后土娘娘,卫房子孙娘娘,太乙疮科娘娘。供奉女娲之庙尚不多见。其东为文昌庙、关帝庙、灵官庙。其外有仙人坟。南为太王庙。正殿之西为金鸡御碑亭,后有雕造木龙,旁有嘉靖九年摩岩。俗传嘉靖三十五年,帝索求“玄艺”于曲阳下庙不得,而于此得之。

庙藏乾隆《恒山志》四册,又有藏经,有道人杨自修所记:“藏经套四百八十号,同治七年六月一百四十九号”。其后为飞石窟、寝宫、梳妆台、还元洞,有万历六年又戊寅铭。旁一洞,有永乐三年、万历三十二年碑,今已堵塞。其上有梯可登洞口,相传昔有道士羽化于此。此殆即飞石窟,有弘治七年九月大同知府闾钲所撰并刻《飞石窟记》,文中有“汉隋祀浑源,五代失河北之地,宋守正定白沟河为界,至明修庙石”等语。按石大小为9×4×1.2厘米。


24日,再游大永安寺。观殿前□□四年岁次丙子九月甲子朔六日己已石幢。殿内东朵殿壁有至元三十一年甲子题记,言至元己丑修,宣武将军高琰癸已施工。东庑有小塔,其韦陀木刻像涂以金,重八十斤。其前为钟鼓楼,其后为铁佛舍,今已坍。


阳高

8月25日至31日

25日,趋阳高故堡镇调查汉代墓群。阳高距故城堡72里(旧云六十里),以3万5千元雇驴车1辆。9时出发,行50里,1时半至殷庄,光绪所铸铁钟铭作晏架庄,从此走上山坡,经红土沟、五里泉至大王村,去殷庄已30里,有清大学士吏部尚书李殿林(宣统时升海军都统,卒1917年)的养年别墅,下榻于其故居,风景幽静,水亦甘美。

26日,晨,登程,北行15里至桑干河,上架索桥12节,建于1940年,内战时为国民党军炸毁2节,旁有光绪十六年孟夏李殿林所撰普济桥碑,署翰林院编修。此地通阳高。桥旁捡得残豆,底印圆圈,中有十字,闻曾出土纱帽翅云。前行为靳家洼,东北二里至故城堡,古墓群在村东南15里梨圆沟河两岸,日本人初拟掘2坟,在故城及村南2里,其后先在17号墓区发掘3墓,次年在沟东掘了25墓,沟西45墓,高者6.1米,安家皂村西8墓,村北8墓村东10墓共掘88墓。掘毕,鼓吹葬骨于原处,(闻1943年发表了简报)。

古城堡汉墓分布图  1950.7

27日,九时由村南行5里,调查日人所发古墓情况。休息于村东安家皂观音庙内,庙有康熙、乾隆时修建碑记,西要泉村出土五铢钱,阎如捐献村南出土的陶罐。

28日,乡人言村东南常发现陶器及二三铜镞,深七八尺处发现更多。靳家洼村民捐献古物数件,化私为公,值得表扬。敌伪时期,日人骚扰不堪,村南有避敌窑洞。

29日,雇牛车2辆,车价共7万元,1小时行6里,发阳高。西北5里至下阳城,10里至靳家窑,换车北行,西北3里有大堡,大可6亩,村有700人,生活困难,村缺水,井深9丈,收粮5百石则缴粮百石。北行经黄土坡,高山屯,过吾其河北行40里至大白登村。村东40里,传有金鸡玉兔。过大白登河又20里,雨,至阳高县,下榻县政府。有阳和东路府江夷大将军炮,重2万余斤。北城有井,水与地平,深至3丈多尺。民谚说阳高城有“四大街八小巷,还有七十二个毛毛巷”。

30日,采集标本交阳高车站托运北京,采集品140公斤,按17级货品计价,至京30公里,运费4万1千元。

阳高分十区,是一等县,土地总数10380050亩,行政村291,自然村5748406户,男110116人,女94703人,合计204819人。铜1斤价3800元,锡1斤4000元。

县有南北西等寺,上午游西、南二寺。西寺即云林寺,门楼左右有“皇图万载固”“佛法亿年新”等字。南寺即永福寺,大雄宝殿额是天顺八年物,大梁书“宣德八年上梁大吉”等字。崇祯辛已阳和城守备张岳重修,藏经先后经过乾隆五年、四十七年、六十年,嘉庆二十二年,道光六年,咸丰二年,民国三十二年,多次清查,后送火神庙保存,有明苏文杨氏所造铁佛。佛头已断,传原在元代白登县。午饭后游真武庙及北寺。北寺,即广宁寺,明宣德辛亥创建,重修于正德戊寅、嘉靖庚子。据嘉靖二十九年重修碑,大雄宝殿修于成化甲辰,崇祯辛已张岳再修。又游玉虚宫,太监石岩创建,弘治十六年太监杨定修,东西庑为五祖七真,康熙癸酉建木坊。其北为阳和台,万历四年建,今圯。登奎星阁,嘉靖二十三年重修,并铸真武铜巨像。

31日,6时43分,搭火车返回北京,票价3140元。下午8时23分至西直门站。


原文《雁北考古日记摘要》载于

《雁北今古》1988年第2期第51页—61页


应县木塔辽代文物整理组合影  1979年7月

左起:毕素娟、郑思淮、傅振伦、史树青、张畅耕、冯鹏生


拜读《雁北考古日记摘要》小记

解野草

《雁北今古》1988年第2期发表了我国考古学家傅振伦先生珍藏了30余年的《雁北考古日记》,这是一份难得的宝贵资料。它的发表,对于研究和编修雁北史志将有很大帮助。

然而,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及时间仓促,作者在日记中出现了一些方位、数字上的疏错,也或许是发表时排印上的误漏,使得日记中某些地方有明显的错漏。今将我拜读日记之时所作的几处小记摘录如下,并为日记中个别处冒昧作了注释,不妥之处请傅先生及广大读者指教。


7月20日所记:“下榻察哈尔省立师范学校”,当时的大同尚归察哈尔省。察哈尔省于1952年撤销,其后大同重划归山西省雁北专署。日记中的“省立师范学校”可能即现今的大同一中所在地,六十年代前后称“大同师范”。

22日所记:“公布本团预算1500万元……”,系用我国解放初旧币单位。旧币1万元=今币1元。“1500万元”即合今日的1500元。“每人每日食量三斤十二两”用的也是我国旧重量单位,即1斤=16两。但此数似有误,每人每天不可能进食三斤多粮食。“过河五里为无愁坡,有元魏所筑平城故址。”文中的“河”即今御河。“元魏”即“北魏”,也称“后魏”。“武宗幸大同时即驻跸于此”,武宗即明正德皇帝朱厚照。据《明史·本纪》十六及《武宗长编》记载,明武宗曾于正德十二年(1517年)、正德十三年(1518年)两次来巡游大同,民间流传他到大同西街凤临阁酒家调戏酒家女的故事。今大同凤临阁饭店及北京居庸关的“白凤冢”都与此故事有关。京剧《游龙观凤》即唱此事。

23日“出山塞口”,应为“进山塞口”。佛字湾在武州塞东口之内,由大同前去必先入东塞口,然后才过佛字湾,故“出”应改为“进”。第3行:“金重熙……”,“金”应为“辽”。“重熙”系辽代兴宗之年号,而金代无此年号。

24日第二段中的“高山城…”即今新高山。同段“是北通左云、右玉之要冲”中“北通”应为“西通”。因为左云、右玉皆在高山城以西,而不在以北。

25日的第二段:“城西五里有土城,为旧城址。”“五里”应为“十五里”,这里的土城即今旧高山城。

27日“……下午游上华岩寺”,“岩”应为“严”。“寺西向”应为“寺东向”。大同的上华严寺面向东座落。

28日所记岱岳境内有“日中城”系误载。“日中城”应在怀仁境内原“第三作村”(今曰金沙滩)之东南。

12日最末行:“……自洪洞大柳树”,“大柳树”应为“大槐树”。今山西洪洞县仍有“洪洞大槐树”古迹。

30日所记言:阳高至北京30公里显然有误。“30公里”应改为“300公里”方妥。

31日所记说阳高至北京的火车票价为3140元,“3140元”旧币只折今币3角多,显然不可能,故应为31400元,可折今币3.13元,较为合适。


原载于《雁北今古》1989年第4期63页



车马大店


校对:雪 芳

编辑:邢学琳



恒山景区
北岳恒山景区欢迎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