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专项督查核查组在湖南衡阳检查发现——
重大危险源最大储量辨识不清
重要工艺参数随意变更
湖南湘硕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精细化工企业,液氨储罐构成三级重大危险源,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为液氨、硫化氢、天然气。
“怎么现场重大危险源公示牌公示的液氨最大储存量和查资料时看到的不一致?”在该企业液氨储罐前,督查核查组专家问。
“我们两个液氨罐‘一用一备’,实际储存量可能有些出入。”企业人员回答。
该企业现场重大危险源公示牌公示的液氨最大储存量为25吨。为进一步核实,专家再次查阅企业资料,发现该企业液氨储罐区最大储存量在不同资料中均不相同,其中2018年6月的安全设施设计专篇中,该企业重大危险源辨识的液氨最大储存量为27.06吨;2021年12月的安全验收评价报告中,该企业液氨最大储存量为48.45吨;2023年4月的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中,该企业液氨最大储存量为26吨。这些数值没有一个与重大危险源公示牌上的数值一致。
“不管‘一用一备’是否成立,液氨储罐最大储存量总要有依据,不能随意变更,这是对企业安全的极度不负责任。”专家说。
该企业重要工艺参数随意变更的问题还存在于安全管理的其他环节。比如,企业液氨装卸岗位操作规程中缺少液氨储罐液位、温度、压力报警值和联锁值;液氨储罐温度在DCS和SIS中设置相同的联锁值且超过设计温度。此外,操作规程中液氨卸车压力控制指标为小于等于1.5MPa,而DCS中联锁关闭卸车泵压力为大于1.3MPa,联锁值设定在正常控制指标范围内,这意味着正常操作时可能触发联锁停泵。
“安全之患生于所忽,事故之祸起于细微。安全生产事故往往源于细节的疏漏,只有不漏细节、不放疑点,才能避免事故发生。”专家语重心长地嘱咐。
从根源上看,这充分反映出企业安全风险意识不足、专业技术力量薄弱。今年7月30日,该企业三氮唑一车间升膜蒸发装置发生一起容器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00多万元。
检查中,督查核查组与企业、有关部门就事故原因进行了座谈。其间,企业负责人反思道“:我家三代人都从事化工相关工作,但没想到一个很小的设备就造成这么惨重的后果。”
动火作业票先审批后分析
“所有审批都早于动火分析时间,或者直接先作业后审批,这是在拿员工安全开玩笑。”在衡阳盈德气体有限公司,督查核查组随机抽查了一些动火作业票,发现该企业动火作业管理不规范、漏洞百出,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督查核查组工作人员抽查一张一级动火票,发现动火作业实施时间为2024年9月24日9时30分至17时30分,作业负责人的签批时间为9时1分、专业主管的签批时间为9时3分、安全主管的审批时间为9时5分,生产班长确认的时间为9时13分,而第一次动火分析的时间为9时15分,所有审批都早于动火分析时间,存在提前审批动火作业票的情况。
更让专家吃惊的是,该动火作业票关联的临时用电票实施作业时间为当日15时30分至10月1日17时,临时用电票在动火作业实施了6小时后才审批,不符合《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的要求。
“还没有进行动火分析,各个环节的负责人就已经签字审批,谁对作业安全负责?动火作业管理层层失守,暴露出企业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缺失。”专家说。
同时,该企业也存在重大危险源储量辨识不清的情况。专家检查发现,该企业2022年7月12日的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辨识的液氧最大储存量为2052吨;2024年4月28日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中,液氧最大储存量为2280吨;现场公示的液氧最大储存量为2166吨,几处数据均不一致。
目前,督查核查组已将此次发现的问题隐患交办地方应急管理部门,要求地方应急管理部门督促指导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针对性制定整改方案,迅速整改问题隐患。
来源:应急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