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秦岭
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植被在一场场秋雨的浸润下
悄然变换着色彩
深绿、金黄、橙红、深紫……
一场盛大的色彩盛宴
自此启幕
位于秦岭山地与北部平原交接区域的周至山前区域,大片的湿地静静淌过秦岭脚下,与连绵起伏的山脉相互映衬,成为野生动物和植物的重要栖息庇护场所。
然而,近年来,受气候变化、自身繁殖受限以及人为破坏等多种因素影响,秦岭多处湿地出现了局部退化、生态系统调节功能失衡等问题,影响着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完整性,野生动植物野外栖息地和天然越冬场所受到威胁。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今年5月份开始,西安城投建设公司实施的秦岭山水项目在周至沙河、阎家社水库、仰天河水库等区域开展了山前带受损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修复面积共计98.35公顷,通过河道疏浚、陆生植物群落及乡土植物群落重建、生态缓冲带构建、外来入侵物种清理等措施,提高受损河道的行洪能力,有效遏制湿地面积退化,改善湿地水质,提升湿地物种多样性,从而达到提升湿地系统稳定性的目的,为野生动植物们量身打造“治愈系”湿地公园。
在沙河湿地区域,为了修复原有生态面积,工程需通过补栽苗木、草坪栽植、河道修复等措施对部分耕种土地进行生态恢复,在一定程度上给周边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为了保证工程进度和效果,项目团队积极联系当地主管部门,挨家挨户沟通宣传,逐门逐户解难纾困,经过多次协调对接,最终取得理解,使得工程按照既定计划顺利完成。
在仰天河水库、阎家社水库修复区域,由于气候多变、地形复杂,修复方案制定遇到了不小的困难。面对这些复杂因素,建设公司与周至水务管理部门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全面细致勘察评估受损湿地,并根据土壤特性、水温特点、气候属性等制定出了针对性强的修复方案,通过对外来入侵物种管控、划定绿化隔离范围等措施来修复水库湿地生态环境,有效地改善了水库水体浑浊以及岸坡受水冲刷的问题。如今,这些被“治愈”的湿地已经吸引来了不少迫不及待前来越冬的水鸟。
山前带受损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从今年5月份开始实施,截至目前已完成陆生植物栽植工作,完成生态修复绩效面积80公顷,占总面积的81%,目前正在组织水生植物补栽工作。
随着秦岭山前带受损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的持续推进,这些曾经受损的湿地将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继续为维护秦岭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西安城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