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
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中国网生态中国频道特别推出《对话·秦岭》栏目,特邀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副所长、生态毒理学博士李勃,一同探讨他对秦岭的深刻理解,以及如何更好地开展秦岭生态保护科普工作,推动秦岭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李博士,您好!请问,近年来您在秦岭生态方面都开展了哪些研究?又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秦岭地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生物多样性因环境和区域特点而形成,秦岭尤为特殊,南北差异大,地域跨度达1300多公里,涵盖丰富的地域环境变化,造就了众多生物。
我院前两年完成的《秦岭昆虫志》显示,秦岭的昆虫有3000多种,很多是特有种类。陕西省西安植物园主任岳明正在编写的《秦岭植物志》,目前统计秦岭里能记录的物种将近4800多种,包括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等,若加上苔藓可能会更多。这些丰富的生物对人类有着巨大的价值和应用潜力。秦岭里能够入药的植物,在药典上记录的就有1000多种,每一种都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而其他未被研究的生物也并非没有价值,而是目前为止我们还尚未深入研究。
秦岭野生珍稀植物——华山新麦草
比如,小麦最早的原生物种是一粒小麦二倍体,现在的小麦是六倍体。80万年前,一粒小麦像杂草一样普通,50万年前出现自然杂交变成两粒小麦四倍体,从此开始被原始人类采摘食用。而到了大约1万年前,中亚两河流域的古人类开始种植小麦,到5000年前小麦传入我国。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人类选育了很多优良品种,同时也导致原生物种的一些基因被淘汰和流失,这是不可逆的过程。因为我们在人为选育时会选择当时认为“有意义”的基因发扬光大,剔除不好的基因,植物便在这个方向上不断发展。但现在发现,当年以为好的基因现在可能并不完全好,想回头纠正错误却没有材料了。
秦岭中的一级保护植物华山新麦草,在亲缘关系上就与小麦比较接近。现在我们食用的六倍体普通小麦,其中70%的基因不是小麦自身的,而是从一种叫山羊草的草身上传播来,华山新麦草和山羊草也很类似。如果不去保护秦岭的这些物种,我们可能会损失掉许多还没来得及开发利用的资源,而且当我们想重新研究现有的资源时,也会发现没有材料了。所以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虽然是个很宏观的概念,但具体到我们生活中又很具象,环环相扣,看似微不足道的一只昆虫,一株小草背后却牵出一系列问题,并且最终问题会反馈到人类自身。
生态毒理学博士,现为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六级职员。他多年来一直积极推进高端科技资源的科普化工作,为全国各地中小学开展夏令营活动200余场;开发20余项课程,累计培训中小学科技教师、科技辅导员2万人次;为科普中国、人民日报等媒体撰写科普文章80余篇,二十余万字,阅读量超千万。先后荣获陕西省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先进个人、“典赞·科普中国”年度科研科普人物提名、全国科学普及先进工作者等荣誉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