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预制朋友圈”成为新的热点,并在“十一”长假再度引起热议。所谓“预制朋友圈”,是指提前预设朋友圈素材,并选择不同时间发送的行为,比如出去旅游拍了成百上千张照片,不会一次性发完,而是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分批次发朋友圈。网上有博主极限拍照6小时,预制国庆朋友圈,喊出“拍预制朋友圈,享预制人生”口号,也有人不解,“现在朋友圈也预制了”?
时 评 观 点
"预制朋友圈"可能掩盖了生活的本质
鲁睿
起初,“预制朋友圈”只是各大美妆博主、生活博主跟风获取流量的方式之一,但随着这种视频不断扩散,很多网友也分享了自己类似的经历。例如“生日前一星期就已经P好照片、排版好文案,生日当天就能专心过生日”,还有“翻翻相册看到以前来不及发,或者还没发的照片”。这些网友的评论让我们发现,原来“预制”不仅是跟风,而是很多人的常态。
朋友圈有什么用?顾名思义,其本质是朋友之间相互分享的圈子。小小的朋友圈其实渗透了人际交往这个大主题,人们通过朋友圈展示自己,也让别人认识自己。在这个每个人手机上都有微信的时代,朋友圈已成为人与人之间相互了解的重要渠道。重大节日时,我们在朋友圈发出祝福,祈祷美好时光的到来;生命中的重要节点我们分享出来,共同开心贺喜;发美照帅照希望获得夸奖。从本质上讲,朋友圈就是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无论我们是什么样,都可以展现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细细想来,这样也没什么不好。
有人说:“连朋友圈都能够预制,还有什么是真的?”诚然,会有人认为“预制朋友圈”是一种虚伪,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展现出好好生活的姿态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好?预制的朋友圈也不过是延时分享而已。旅游时拍的几十组照片、相册里堆积的忘发照片、备忘录里之前写下的细腻文字,都可以在当下发布。朋友圈本是为了分享,何须在意时间呢?
另外,“预制朋友圈”也是平衡社交与生活的有效方式。缺乏社交,人会成为孤岛;不专注生活,人会迷失自我。然而在现代生活的高速度、高效率和高竞争环境下,我们少有喘息的空间。要想维持完美形象,同时投入生活,实属不易。通过提前策划并精心制作朋友圈内容,年轻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社交焦虑,减少因即时分享带来的压力。这种方式还鼓励人们更加珍惜和享受每一个瞬间,并借助社交媒体与更多人分享生活的美好。此外,有研究表明,相较于刷朋友圈,发朋友圈更容易带来幸福感,这似乎表明“预制朋友圈”提供了一种主动且灵活的方式,去取悦未来的自己,抵抗平淡生活的乏味。
不过,我们也应警惕落入自导自演的虚幻世界。当虚拟与现实的差距拉大,心理落差也会增大。过度追求社交媒体上的点赞和评论带来的满足感,可能让人沉迷于虚幻自我。其次,这种现象可能削弱人们面对现实的勇气,使我们失去真实表达自我的机会。当朋友圈变成了一个精心布置的展览馆,真实的内心自我该何去何从?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朋友圈只是网络,“破圈”才是真正的生活。为了社交营造虚假的生活模式,长此以往会因过度包装而迷失方向。我们可以“预制”朋友圈,但不该忘记生活本是在当下;我们可以追求精致,但不应忘记生活的本真在于不完美。精致之余,请记住,朋友圈本是为了分享,而非刻意塑造与包装。
“预制朋友圈”既是一种新的社交趣味,也是一种社交负担。它既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也可能掩盖生活的本质。既不过分鄙夷,也需时刻自省。毕竟,网络只是虚拟,生活却在现实中。
“预制朋友圈”未尝不是活在当下
钟颐
“现在朋友圈也预制了?”其实,许多人早就已经这么做了——事先精心准备好素材,在某一时刻或情境中发布,而不仅限于“记录此刻的美好”。这让笔者想起,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笔下的“脱域”机制:人们的社会关系可以从特定场所中解放出来,从而对时空进行重组。
朋友圈正变成“脱域”的缩影:不一定要“实时在场”,也能制造出“在场感”。比如,化一次妆,准备几套衣服,再来一次特种兵式的拍照打卡,就攒了足够的库存。平时再一地鸡毛,也不妨碍朋友圈里岁月静好、光鲜亮丽,甚至“出去玩一次发好几年”。对此,有人质疑是本末倒置,为了塑造“理想自我”,把分享变成了表演,人为增加了社交负担。
在一个高度媒介化的时代,适度“凹人设”无可厚非。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朋友圈或多或少存在印象管理,某种程度上,它也能让社交更“丝滑”,降低沟通成本。本质上,“预制”只是一种形式,同样有其积极意义。毕竟,发朋友圈是比较个人化的行为,与其纠结于是不是“真实”,不如关注够不够“真诚”。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有点忙”。错开时间发布,有时候并非主动为之。以深度旅游为例,一路行程匆匆,又不愿一发了之,“预制朋友圈”便可更从容细致地记录,甚至还能分批次进行,选择最合适的时机传播,这又有何不可?更何况,有的人只是把朋友圈当“记事本”,并不在乎有多少点赞。不妨设想一下,假如徐霞客生活在现代,他或许也很爱写“小作文”,但未必每一篇都是“有感即发”。从这个角度看,与其说是“预制”,不如说是“复盘”,是热爱生活、积极建构意义的体现。
“今日之我,已非昨日之我。”有些体验只属于此刻,但时间线一旦拉长,则其情境可能发生变化,或是别有一番趣味。只要不是自欺欺人、盲目攀比,能带来情绪价值,哪怕有那么一点虚荣心,也不应过于苛责。曾有一项研究表明,相较于刷朋友圈,发朋友圈更容易带来幸福感。这似乎不难理解,就像“预制朋友圈”提供了更主动和灵活的方式,去取悦未来的自己、对抗平乏的庸常。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活在当下”?
曾几何时,“为什么好多人都消失在朋友圈了”引发热议。朋友圈作为现实生活的投射,每个人的打开方式并不一致,期待值也不尽相同。但对积极分享的期许,对真诚交往的呼唤,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终究是殊途同归。
最后,不妨为这篇文章,配上一个“马尔克斯式结尾”:多天以后,被“预制朋友圈”所触动的你,一定会想起,那个自己认真挑选图片、精心编辑文案的下午。
来源:红网,《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李小叶
责任校对:于 烨
终审(负责人):王 睿
分享仅为学习研究所用,如有不妥,请在后台联系小编删除。
订阅方式
扫码进入“语文报高考版”微信小商店,更多精彩任你挑选。
订阅方式
扫码进入“语文报高一版”微信小商店,更多精彩任你挑选。
如果你准备参加高考
如果你家有高考考生
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