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古诗歌的情感载体:诗中的植物(三)

教育   2024-11-05 07:02   山西  







AUTUMN

梅花是古诗歌中一个纯美的意象,它傲霜斗雪、凌寒盛放,清冷淡雅、冰清玉洁,在“众芳摇落”之时,占尽风情,独领风骚,是秀雅风姿、高洁品格和不屈精神的象征。冯延巳《鹊踏枝》一词中的梅花柔美缱绻、婉转多情,同时又热烈决绝。“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但梅花的“辞别”是一场盛大的生命舞蹈,不是一片两片的无奈凋零,而是千片万片的华美谢幕,既然不能枝头抱香,那便舞一个酣畅淋漓,舞一个漫天飞雪,让天地之间盈满它的身姿,盈满那最浓烈的情感、最深刻的眷恋。花之多情是因人之有情,梅花是主人公离别相思之情的外化和物化。而刘基《古戍》中的梅花则呈现出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形象。这里的梅花不是人家庭院中精心打理、疏影横斜、暗香浮动之梅花,而是恶劣环境下生生不息、顽强不屈的“野梅”,它长在荒郊野外,经烈火焚烧而不死,反而开出三三两两的花来,它抚慰了诗人饱经沧桑的寂寥情怀,更象征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重整山河、忠贞报国的信念。


两篇作品中的梅花一柔一刚,含蕴有别,出现的契机和作用也各不相同。冯延巳的词开篇即点出梅花,带有起兴的意味,由“梅落繁枝”引出“笙歌容易散”的人间离别,词人笔下的梅花不忍辞树,犹自多情,开篇即把读者带入一个依依惜别、深情缱绻的意境中来,为下文抒写无限离愁、万般相思奠定了情感基调。起笔不凡,宛如一幅浪漫多姿的缤纷落梅图,使得全词充满了一种震撼人心的情感张力。刘基《古戍》中的梅花出现在结尾处,在此之前,诗人不断蓄势,首联写边疆战火不断,颔联写中原动荡不安,颈联写江南寂寞荒凉,沉闷至极点,压抑至极点。至尾联忽地振起,“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寥寥数笔,写尽梅花精神,如阴郁中的一抹亮色、暗夜里的一簇火花,带给人无穷的希望和信心。以景作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令人回味无穷。




来源:2025年古诗歌专号

责任编辑:王静

责任校对:李小叶

终审(负责人):王睿



点击购买啦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语文报·高考版》

古诗歌专号


订阅方式

扫码进入“语文报高考版”微信小商店,更多精彩任你挑选。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语文报高考版”微信公众号,更多精彩助你高考无忧。



语文报高考版
“语文报高考版”微信公众号由《语文报•高考版》开设,读者定位群体为所有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及高中语文教师。紧扣高考趋势,贴近学生实际,为学生提供系统、有针对性的专业辅导。是报纸与读者,编辑与作者、读者互动的良好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