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番茄晚疫病和细菌性叶斑病(机油病)的症状非常相似,很容易判断失误。在此将两者进行了对比学习,在此做个总结分享出来给大家。
两者的区别:
致病病原不同
细菌性斑点病,是由丁香假单胞杆菌番茄致病变种,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病原可在残株,种子,土壤中越冬。种子带菌的,幼苗即可发病,后续会因雨水、昆虫、农具等传播。长时间温度25摄氏度以下,相对湿度80%以上最利于病害发生。在干燥的种子里,潜伏期可长达20年之久。
番茄晚疫病,是由番茄壳针胞属致病疫霉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菌丝体主要在残体越冬,通过雨水。气流等传播。最适合在18~24度,相对湿度长时间达75%以上的环境繁殖。相对来说潜伏期较短,温度达到25摄氏度时,潜伏时间只能维持3-7天。
共同点:都是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下有利于病情的发生,尤其是阴雨多天,湿度大,温度偏低的时候,发病早并且病情重。长时间的温度超过25摄氏度的时候可以相应的抑制以上两种病害,这个温度条件可适用于能调温的大棚番茄种植,但是要相应的更加注重虫害的防治。
田间表现的区别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叶片的表现区别。
细菌性斑点病叶片:
叶面产生深褐色或者黑色的不规格斑点,直径约为2-4mm,病斑周围有。但是也有一些是没有黄晕的(见第一张图)
细菌性叶斑病长时间相对湿度大时,病斑后期会出现发亮的菌脓。对光透明,有明显的水泽状。晚疫病叶片:
在叶子叶尖或者边缘先发生,类似于开水烫过的暗绿色水浸状不规格病斑。在高湿的环境下,叶背病健交界处还会有稀疏白色的霉层,严重时叶片腐烂,蔓延至叶柄和主杆。空气干燥时,病情停止发展,病叶青白色,干枯易碎。
茎秆染病表现差异
细菌性斑点病茎秆病状表现:
茎秆染病时,先形成米粒大小的水浸状斑点。在茎秆染病时的不同时期的多种表现状态:随着病情的加重,病斑逐渐增多,病斑由透明色到灰色、褐色,最后是黑褐色,斑点扩大成椭圆,连片形成不规格斑块。严重时使一片茎秆变黑。米粒大小的水浸状斑点
斑点扩大成椭圆,连片形成不规格斑块
斑点扩大成椭圆,连片形成不规格斑块
相比之下,番茄晚疫病茎秆表现又是怎样呢,请看下图:茎秆染病,病斑呈长条形,由水浸状到暗褐色最后黑褐色,稍凹陷,边缘不清晰。最后整株植株萎蔫,病部处易折断。另我记得以前在某一篇文献里面看到过说,番茄晚疫病发展到后期病斑会在茎秆上面蔓延一圈形成一个环,现在找不到出处了,无法验证,写出来供大家在平时的田间实践中留意是否准确。如果说法准确,也不失为作为判断病害的大田经验的一种。
茎秆染病,病斑呈长条形
病斑黑褐色,稍凹陷,边缘不清晰
发病后期整株植株萎蔫,病部处易折断
花、果实染病表现差异
细菌性斑点病花果染病症状:花蕾受害,萼片上有很多斑点,最后连片使萼片干枯不能正常开花。幼果初期染病产生稍隆起小斑点,果实近成熟,病斑周围还能维持长时间的绿色(这是细菌性斑点病区别于其他细菌性病害的最主要特征),病斑附近果肉略凹陷,后病斑周围果肉转黑色,病斑颜色较浅,内有略凹陷。
晚疫病花果染病症状:晚疫病主要危害果实,大部分发生在青果上面,病斑初为油渍状暗绿色,渐为棕褐色最后暗褐色,病斑同样略凹陷,但是边缘呈不规则云纹状。只不过果实一般不会变软,但若长时间相对湿度大时会出现霉层,迅速腐烂。
总结
田间病情判断要眼看四方,可结合多方面考虑,当番茄晚疫病、细菌性斑点病发展到后期的时候茎秆都是表现出黑褐色不规则斑块,对田间判断的第一反应来说,很容易只看到这些相似度而造成判断失误。所以我们判断这两种病害的时候,叶片症状就是最明显的判断方法,综合考虑。另,田间病情复杂,会有多种病害同时发生情况。
END
插播小广告,想要关注更多农资专业知识,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我们,等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