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东北,山林间还覆盖着厚厚的积雪。一头体型硕大的黑熊拖着受伤的后腿,在艰难地穿行。
它的身后,一只刚满周岁的小黑熊紧紧跟随,不时发出焦急的叫声。这对母子已经三天没有进食了。
母熊的伤腿是偷猎者的陷阱留下的,锈迹斑斑的铁夹虽然被它硬生生挣脱,却在它的后腿上撕开了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
疼痛和饥饿让这头平日里嚣张跋扈的黑熊变得狼狈不堪。更要命的是,它还要照顾着年幼的崽子。
在野外,一头受伤的母兽意味着灾难。它不仅要对抗伤口带来的痛苦,还要面对其他掠食者的威胁。
但最糟糕的是无法捕食。母熊试过用仅存的力气去翻找草根和松子,可还没开春,积雪下几乎找不到任何食物。
饥肠辘辘的母子俩循着若有若无的食物气味,不知不觉走出了深山。在一个傍晚,它们终于看到了星星点点的灯火——那是林区深处的双河村。
母熊停下脚步,警惕地嗅着空气。它天生对人类的气息有种本能的恐惧,但此刻幼崽饥饿的呜咽声让它顾不得那么多了。
黑夜的掩护给了它一丝勇气,母熊一瘸一拐地朝着村庄边缘摸去。
李大爷家的后院里,几个土豆窖还没来得及埋严实。
母熊小心翼翼地用前爪扒开积雪和松土,终于找到了一些储存的土豆和萝卜。
就在它狼吞虎咽地享用这难得的美食时,后院的狗突然发疯似的狂吠起来。
"不好!有黑瞎子闯村了!"
顷刻间,村里沸腾了。手电筒的光柱在黑暗中交错,梆子声、喊叫声此起彼伏。
村民们抄起锄头、钉耙,纷纷向后院围拢。
母熊顾不上吃了,立即护住幼崽往后退。
但它发现退路已经被村民们堵死了。
恐惧和愤怒让它咬牙切齿,发出低沉的吼声,试图吓退围上来的人群。
"打死它!这畜生准是冲着牲口来的!"
"小心点,受伤的熊最危险!"
村民们举着棍棒,慢慢收紧包围圈。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人群中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都别动!"
说话的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猎人刘三爷。
他拄着拐杖,慢慢走到前排。借着手电筒的光,他仔细打量着那头黑熊。
"看清楚了,它是个带崽子的母熊,后腿还受了重伤。"
刘三爷用他多年打猎练就的眼力,一眼就看出了端倪,"它不是来害人的,是来讨口吃的!"
人群中响起一片嗡嗡议论声。有人不服气:"三爷,就算它是来偷吃的,也不能放任不管啊!"
刘三爷摆摆手:"你们仔细看,这熊崽子都饿瘦了。要是寻常黑熊,早就去打野猪抓兔子了,哪会来村里偷吃土豆?一定是伤得太重,没法打猎了。"
母熊听懂了老人的话。它停止了咆哮,警惕地盯着刘三爷。那双棕色的眼睛里,既有凶狠,也有哀求。
"都退后些。"刘三爷对村民们说,然后慢慢走向自己家的厨房。没多久,他端着一盆剩饭和几条咸鱼走了出来。
"三爷,您这是......"村民们不解地问。
"喂饱它们,自然就走了。"刘三爷把食物放在距离母熊几米远的地方,然后示意大家后退。
母熊犹豫了一下,随后带着幼崽小心翼翼地向食物走去。
它一边进食,一边警觉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小熊崽则毫无顾忌地大快朵颐,不时发出满足的哼哼声。
就这样,村民们在刘三爷的劝导下,没有伤害这对落难的母子。相反,他们放下武器,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这畜生也是个当娘的,"刘三爷感慨道,"为了护崽子,忍着伤痛走了这么远。咱们山里人,得讲个善心。"
母熊很快就吃完了食物。它回头看了看村民们,眼神中的凶狠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感激的神情。
随后,它带着吃饱喝足的幼崽,一瘸一拐地消失在夜色中。
第二天,刘三爷带着几个年轻人循着足迹查看,发现母熊在村外的杂草丛中留下了一片休息的痕迹。
"看这脚印,它们是往东边的深山去了,"刘三爷说,"那边植被茂密,野物也多,它们会找到安身之处的。"
春天真正到来时,村民们在自家地里干活,偶尔会看到远处山坡上两个黑影。
母熊的伤势渐渐康复了,它带着小熊重返山林,但似乎总是有意无意地在村庄周围活动,仿佛在守着这个曾经给予它们温暖的地方。
老猎人常说:"山中有礼,人熊相安。咱们村的一碗剩饭,换来了一整个平安。这就是山里的规矩。"
从那以后,双河村的人们常能在深山里遇到这对母子。
每当这时,他们都会想起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想起刘三爷教给他们的道理:善待山中兽,兽亦知感恩。
-写在最后-
感谢您的阅读!
熬夜写文不易,如果您觉得我写得不错。
请点击“喜欢作者”+关注+点赞支持一下!!
感谢每一位读者,本文纯属虚构故事,请勿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