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方向:等式左边,借方增加贷方减少;等式右边借方减少,贷方增加
会计要素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金去向=资金来源)
会计账户:记录会计要素的有结构载体,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账务处理:就是对不同账户进行借贷操作的处理过程
方向口诀:在做账务处理时,如果账务操作的账户都在等式一边,那边是一方增加一方减少;如果在等式两边那么账户都是增加或者减少;只有这样,恒等式才会保持成立
借微信存款100
编审凭证:收集业务原始凭证,交易记录,小票,发票等
生成会计凭证:按照财务规范编写会计凭证或者会计分录
过账:将凭证记录到账簿的过程
试算平衡:对账簿各类账务之间按照一定规则校验借贷是否相等的校验过程
调整:如果试算不平衡,那么对有问题的账务进行调整从新试算直到平衡
结账:会计周期末,对相关账务进行结转的账务处理,入收入和费用结转到利润科目
报表:根据本期总分记账记录,生成各类会计报表
表1 总分类账示例
表2 明细分类账示例
表3:银行存款日记账
所依据会计凭证相同;
借贷方向相同;
所属会计周期相同;
记入总账分类账户的金额与记入明细分类账户的合计金额相等;
总分类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总分类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总分类账户期初余额=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期初余额合计;
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期末余额合计;
表4:付款凭证示例
表5:收款凭证示例
表6:转账凭证示例
表7:会计部分科目
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用以提供总括核算指标的会计科目,又称一级科目;
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进一步分类,用以提供明细核算指标的会计科目,又称明细科目。
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
日期和摘要:即经纪业务发生的时间和内容
凭证号数:即账户记录的来源和依据
增加和减少的金额
余额
表8:账户结构示意
表9: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关系
表10:科目与账户的对应关系
单式记账法:指只对每一项经纪业务,一般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复试记账法:是对每一项经纪业务发生时所引起的会计要素数量的增减变化,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联系的账户中进行全面登记的记账方法; 按照记账符号,记账规则,试算平衡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复试记账法全球通用,我国统一采用借贷记账法。
任何账户都是左借右贷
资产、费用类账户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账户的正常余额再其增加的方向
表11:会计恒等式等式两边含义
借 科目1 金额
贷科目 2 金额
表12:会计恒等式等式两边含义
账证核对:是将各种账簿记录与记账凭证及其原始所附原始凭证进行核对;
账账核对:是指对各种账簿之间的有关数字进行核对;
账实核对:指各种财产物质和计算款项的账面余额与其实存数额进行核对;
账表核对:是指账簿的有关记录与会计报表的有关指标进行核对。
将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全部登记入账,并保证其正确性
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调整有关账项,合理确定本期应计入的收入和费用
将损益类科目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平所有损益类科目(虚户)
结算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和余额,并结转下期(实户)
表13:结转
发生额平衡: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余额平衡: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左侧:参与试算平衡的科目枚举;
右侧:为对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的汇总;
底部:对校验数据的借贷双方金额的汇总;
表15:余额调节表
贷:银行存款 1000
借:应收账款 1160
主营业务收入 1000
借:银行存款 1160
贷:应收账款 1160
借:坏账 100
贷:应收账款 100
借:收入
贷:利润
借:利润
贷:费用
借:收入
贷:利润-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费用
借:利润-利润分配-具体分配科目
贷:利润-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借:具体分配科目
贷:利润-利润分配-具体分配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