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穿拖鞋的汉子,魔都中坚持长期主义的汽车电子工程师。
老规矩,分享一段喜欢的文字,避免自己成为高知识低文化的工程师:
屏蔽力是信息过载时代一个人的特殊竞争力,任何消耗你的人和事,多看一眼都是你的不对。非必要不费力证明自己,无利益不试图说服别人,是精神上的节能减排。
无人问津也好,技不如人也罢,你都要试着安静下来,去做自己该做的事.而不是让内心的烦躁、焦虑、毁掉你本就不多的热情和定力。
时间不知不觉中,快要来到深秋。国庆假期结束,又开始新的忙碌。成年人的我也不知道去哪里渡自己的灵魂,独自敲击一些文字算是对这段时间做一个记录。
一、背景信息
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ICV)将是一个集高度智能化、自动化与网联化于一体的新兴汽车体系。智能网联汽车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特点的新一代汽车。
汽车的智能化和网联化是整个汽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启动按钮,从赋能产品力的提升,到赋能汽车后市场的价值挖掘,再到赋能产品研发以及全价值链的协同创新,成为汽车行业“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共享化)趋势下车企的兵家必争之地。
智能交互、智能驾驶和智能服务是智能网联汽车的三大元素。其中,智能交互向着多元化、人格化的方向发展,终端不断迭代。智能服务注重对用户的闭环管理,整车厂必须构建自身的内容分发能力。而智能驾驶能力差异的核心是计算平台和软件开发。
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路径解析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复杂,合作才能共赢
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生态较为复杂,是一个多方共建的生态体系,参与者包括整车厂、互联网公司、ICT企业、Tier1供应商和政府。如果把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比作机器人的出行,那么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生态全景图中,车辆是载体,实现智能化是目的,而网联化是核心手段。
智能网联汽车的三大要素
智能网联汽车存在三大元素,智能交互、智能驾驶和智能服务。其中,智能交互是抓手和入口,而智能驾驶和智能服务是输出的驾驶操控体验和服务体验,以智能化技术为核心的智能驾驶是必备功能,以网联化为核心的智能服务是体验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切入点。
1、智能交互
智能交互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抓手和入口,它涵盖了多种先进的技术和应用,以提高驾驶者和乘客的交互体验。这些技术包括但不限于:
-> 语音识别与控制:驾驶者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来控制车辆的各项功能,如导航、播放音乐、调节车内温度等,实现手不离方向盘的安全操作。
-> 手势识别与控制:部分智能网联汽车能够通过手势识别技术,使驾驶者通过简单的手势动作来操控车辆功能,进一步提升了驾驶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 面部识别与个性化设置:智能座舱利用面部识别技术识别驾驶员,自动调整座椅、后视镜等设置以适应驾驶员的偏好,同时还能够根据驾驶员的情绪或音乐节奏自动调节车内氛围灯,营造适宜的车内氛围。
-> 多屏联动与信息展示:智能网联汽车通过中控屏、仪表盘、HUD(抬头显示)等多种显示屏的联动,实现信息的全面展示和无缝流转,让驾驶者和乘客能够更加方便地获取所需信息。
2、智能驾驶
智能驾驶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必备功能,它利用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车载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装置,实现车辆的自主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和协同控制。智能驾驶技术包括但不限于:
-> 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能够根据道路和交通状况,自动调整车速和行驶路线,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
-> 自适应巡航:车辆能够根据前车的距离和速度,自动调整自身的车速和跟车距离,保持安全距离的同时,还能减少驾驶者的疲劳。
-> 自动泊车:车辆能够自动识别停车位,并自动完成泊车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停车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3、智能服务
智能服务是智能网联汽车体验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切入点,它利用网联化技术,为驾驶者和乘客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服务。这些服务包括但不限于:
-> 车联网服务:智能网联汽车能够通过车联网技术与智能家居、智能手机等设备互联,实现设备间的远程控制和信息共享。例如,驾驶者可以在到家之前通过手机提前开启车内空调等。
-> 在线娱乐与信息服务:智能网联汽车集成了多媒体播放、在线服务、社交网络等功能于一体的系统,为驾驶者和乘客提供丰富的娱乐选择和信息服务。
-> 智能安全系统:包括自动紧急制动、车道保持辅助、盲点监测等功能,能够实时监测道路和交通状况,及时提醒驾驶者注意潜在危险,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路径的演化
从整车厂视角来看,智能网联汽车共有三条发展路径,分别是主攻自动驾驶技术的产品研发路线、以网联服务快速加持产品力路线,以及用户思维主导的智能座舱路线。
1、主攻自动驾驶技术的产品研发路线
这条路径以特斯拉、宝马、奔驰等企业为代表,它们将大量精力投入到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上。自动驾驶技术是智能网联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搭载高精度传感器、先进的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和AI芯片,车辆能够实时感知周围环境,做出智能决策,并与其他车辆和道路基础设施实现协同控制。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自动驾驶技术将逐渐从辅助驾驶向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迈进,为驾驶者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出行体验。
2、以网联服务快速加持产品力路线
这条路径在国内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上海荣威RX5等车型就成功地将网联服务与汽车产品相结合。通过引入车联网技术,智能网联汽车能够实现与互联网的深度连接,支持远程控制、在线升级、实时路况查询等功能。同时,车辆之间也将实现更加高效的信息交互,从而提高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网联服务的加持不仅提升了汽车产品的竞争力,还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出行体验。
3、用户思维主导的智能座舱路线
这条路径强调以用户为中心,通过打造智能化的座舱环境,提升驾驶者和乘客的交互体验。智能座舱利用大屏幕显示、语音识别、手势识别等技术,提供更便捷、个性化的用户交互体验。包括车载娱乐、导航服务、语音助手等功能,满足用户对于出行信息获取、娱乐消费和社交互动的多样化需求。同时,智能座舱还能够根据用户的偏好和习惯,自动调整车内环境,如座椅位置、温度、氛围灯等,营造更加舒适、个性化的出行空间。
三、智能网联汽车创新模式
随着数字化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愈加明显,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汽车的形态将不再局限于交通工具。与10年前手机行业一样,汽车行业的参与者此刻正站在这场行业转型的起跑线上。通过对移动互联网产品创新的总结,我们可以发现,产品的创新总体来说主要可分为三大途径:
-> 通过功能整合,重塑产品形态
-> 深挖核心需求,优化产品功能
-> 围绕核心产品,延拓商业价值
在探讨数字化对汽车行业影响的背景下,将汽车行业与十年前手机行业的转型进行对比是一个富有洞察力的视角。正如手机从单一的通讯工具演变成集通信、娱乐、支付、健康管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能设备,汽车行业也正在经历类似的深刻变革。
-> 自动驾驶技术:集成传感器、摄像头、雷达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车辆的自主导航和驾驶,使驾驶更加安全、便捷。
-> 车联网技术:通过车载通信模块,实现车辆与互联网、其他车辆及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供实时路况、天气预报、娱乐信息等增值服务。
-> 智能座舱:结合语音识别、手势控制、触控屏幕等交互方式,打造沉浸式车内体验,提供个性化的娱乐、导航和信息展示服务。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和车内人车交互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将迎来创新功能的爆发式增长。对于汽车产品来说,如何在功能急剧增多的情况下提升交互效率和用户体验、如何平衡功能体验与驾驶安全、如何兼顾设计开发的效率与品质管控,将成为设计、工程和品质管控人员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套标准化的汽车人机交互体系和开发测试流程是必须的。
将人机交互测评嵌入汽车HMI (Human Machine Interface)系统研发的各个关键环节
搭建以理性与感性指标共存的评价体系
在实现同样功能性的前提下,如何在感性层面让产品更有差异化、更被中国消费者所接受,是每个整车企业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基于评价体系搭建测试平台及标准化的测试流程
在人机交互的测试评价体系中,需要收集大量的客观数据。模拟驾驶平台和车辆台架会是进行人机交互测试平台的一个理想解决方案。
搭建以理性与感性指标共存的评价体系
在汽车行业,产品的评价不再仅仅依赖于传统的理性指标,如性能参数、安全测试等,感性层面的体验同样重要,特别是对于追求品质生活的中国消费者而言。因此,构建一个既包含理性指标又兼顾感性指标的全面评价体系,对于整车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1、理性指标:
-> 性能参数:包括加速性能、制动性能、燃油经济性等,这些是衡量汽车基本性能的关键数据。
-> 安全性能:通过碰撞测试、主动安全系统评估等,确保车辆在各种路况和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性。
-> 耐用性与可靠性:通过长期测试、用户反馈和维修记录,评估车辆的耐用性和可靠性。
2、感性指标:
->设计美学:车辆的外观设计、内饰布局、材质选择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视觉和触觉体验。
->人机交互:包括车载系统的易用性、语音识别准确性、界面友好性等,这些因素决定了用户与车辆之间的互动体验。
->品牌认同感:品牌故事、历史传承、社会责任感等,这些因素构建了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连接。
对于车企而言,想要占领智能网联汽车的竞争制高点,需在智能交互、智能驾驶和智能服务三方面均有所布局,并根据商业企图、品牌定位、产品竞争力和技术积累等方面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和能力构建方式,在车联网生态体系的不同层面,采取相应的策略。
在产品层面,通过并购、自建等形式提前布局自动驾驶等核心技术,充分集成供应商、互联网公司和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企业的能力,提升硬件和软件水平。在平台层面,建设网联汽车云平台和大数据平台,掌控用户核心数据,可通过合作的形式挖掘数据价值。在运营和生态层面,构建可控的用户运营体系,把控流量入口和服务分发策略,导入互联网丰富的生态资源,深入挖掘用户全生命周期价值。
搁笔分享完毕!
愿你我相信时间的力量
做一个长期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