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高淳,陈晓菡对于高淳文化并不了解,在文化馆工作期间,从社文科到办公室,在不断地边干边学中,她开始意识到高淳是一个内蕴厚重、传统积淀极为丰富的地方,源远流长的民间歌舞、遍地开花的传统戏剧、独树一帜的传统手工技艺……造就了与众不同的文化面貌,这些都给予了她许多的启发。于是,在工作之余,她便翻阅大量的书籍和文献,认真读反复读,从而进一步了解高淳传统文化,有不懂的地方便记录下来虚心地向前辈学习,慢慢地对高淳文化有了深入地了解。
随之她便以高淳民歌《五月栽秧》的核心音调创作作品《弦舞淳风》,以宋诗《固城战火》为题材创作《固城印迹》,以高淳送春老调音调和山歌元素创作《淳腔老调》,以高淳民歌中田歌音调素材创作《胥河欢歌》,以高淳的乡村振兴为题材编曲打造音乐快板《走进慢城民宿村》,以新四军在高淳的抗战故事为灵感创作《铁血征魂》,以江南水乡的风光景致创作《锦上江南》等等。从这些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她越来越意识到文艺不能离开土地,不能离开群众,要擅于捕捉创新的灵感,汲取创造的智慧,在乡土之中绽放出灿烂之花。
在日常工作中,陈晓菡注重发挥组织协调能力,策划完成了高淳区文化惠民乡村行、乡村戏曲嘉年华、唱响古戏台、多彩高淳文化惠民周等各类活动。积极开展群众文艺理论调研,撰写的《接地气 贴民心——试析群文创作中的非遗元素》等群众理论文章在江苏省群文理论征文中获奖。
她与当地学校紧密合作,深度参与并组织了高淳区群众文化才艺大赛、少儿才艺大赛等系列文化艺术活动,并主动承担起高淳区宝塔小学葫芦丝社团、高淳区少儿弹拨民乐队等文化艺术社团的辅导工作,为孩子们提供专业、细致的指导,为他们的艺术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多年来,陈晓菡坚持将技能与本地文化发展相结合,不断推进群文工作、音乐创作与理论思考,进行本土特色挖掘,作品多次获江苏省五星工程奖、南京市星辰奖,结项完成市百名文化人才项目《高淳风情器乐创作》。
为了将本土文化推向更广阔的舞台,陈晓菡也通过线上多层次发挥文化的分享与互动功能,如打造了“云上淳文”微信端数字化平台,更有效地扩大了文化资源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此外,她还担任了新编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陶笛考级教程的编委,原创陶笛作品入选考级教材7级、9级及10级曲目。
“我将持续探索新经验,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融合发展,全力展现文化高淳的时代风采。”陈晓菡说,传统文化像一粒种子,只要加以滋润,就能发出新枝。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她将努力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同时,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拓展新的表现手法与展现形式,尝试创作更多能够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作品,激发真善美,传递正能量,讲好高淳故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内容来源:市妇联宣传部
采写:顾苏苏
编辑:傅雅婷
校对:羊娴
审核:李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