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 | 别让心理疾病患者“孤军苦战”

健康   2024-10-10 16:49   北京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精神和心理问题的出现与家庭环境、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密不可分,特别是家庭环境,很多情况下正是精神和心理问题出现的根由所在。而帮助精神和心理问题人群积极配合治疗,摆脱病耻感、孤立感和自卑感,家人的支持更不能缺位。


01
家人的支持,让患者觉得“我值得”

“缺乏周围人的支持是心理疾病患者难以得到有效治疗的四大原因之一。”吉林中山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王荣对这4种原因作了介绍。

对病情缺乏了解 有些患者对自己的病情缺乏了解,也就是对于自身的状态没有认知能力,他们可能不会认为自己患有疾病。在这种情况下,患者不愿去医院检查和接受治疗,甚至可能认为家人将其送往医院是对其进行迫害。

病耻感 不可否认,当前社会上部分人群对精神疾病患者持回避、排斥的态度,认为这类患者是敏感偏激的,甚至觉得疯疯癫癫,会有伤害他人的行为。这种刻板印象容易产生偏见,患者也可能因此出现明显的病耻感,从而无法面对自己患有精神疾病的事实,隐瞒病情不愿就医。

另外,病耻感会让患者觉得“因为我不正常,所以我不值得”,这种负面心理暗示的恶性循环会加剧患者自伤甚至自杀的风险。

担心药物的副作用 一些患者和家人担心精神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副作用,他们可能会选择不去看医生,即便看过医生也不敢服药。

缺乏家人或朋友的支持 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家人、朋友或社会的支持,他们可能会感到无助和孤独,感觉自己被家人和朋友排斥,认为没有人能理解他们的痛苦,或者没有人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患者眼中,家人和朋友往往是最后一点希望所在,而家人和朋友的粗暴与冷漠会让患者觉得自己“不值得”,因此加剧病耻感。

02
自伤行为和自杀倾向是求救信号

家人的支持不到位,往往与患者和家人对精神和心理问题的认识不足、不正确有关,最常见的就是简单粗暴地认为精神和心理问题就是“脆弱”“敏感”“矫情”。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客观原因。王荣表示,首先就是心理问题的临床表现往往不具特异性,如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所以人们容易把它当成普通的情绪波动,比如认为“我就是最近心情不太好,怎么就成抑郁了?”“我脾气一直都是有点急躁,这不很正常吗?”

此外,一些精神和心理问题如孤独症、恐惧症等,可能会在事件发生后很长一段时间才出现症状,患者和家人都难以察觉。

还有的患者和家人会把心理疾病的躯体反应当成普通的身体不适,比如认为“只是有点头痛、心慌,休息一下就好了。”“记忆力差可能是最近太累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何凡表示,一些患者透露出“活着没意思”“这个世界已经不吸引我了”之类的信息,或者在网上浏览自杀的相关信息,并且出现自伤行为,家人往往以为患者只是在威胁家人,以此来发泄情绪而已。实际上这些正是患者发出来的求救信号,家人一定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要觉得患者“只是想威胁我们”,而是要给予倾听、陪伴,助其及时就医,支持医生的治疗。

03
家人要识别并满足患者的需求

作为家人,首先要识别患者的需求,满足患者的需求。对此,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介绍了一些方法:

帮助他们了解症状 首先,家人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精神症状,包括情绪波动、思维混乱、焦虑等。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况,接受自己的“困难”。

寻找参照对象 如果心理疾病患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家人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社交网络,比如鼓励他们与其他情况相似但成功的患者或支持小组沟通,让他们从侧面了解自己的情况。

用成功治疗的案例给患者以希望 家人可以为患者提供成功的治疗案例,帮助他们看到治疗的效果和希望。这些成功案例可以来自医生、医疗机构或康复中心。

给予接纳、理解和引导 作为患者周围最亲近的人,家人的接纳、理解、支持和帮助对患者非常重要,是患者顺利就医的必要条件。

以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为例,患者往往表现出自卑、自我价值感极低、习得性无助、懦弱无能,其中最关键的两步:一是主体性回归,也就是引导患者找回“我的人生我做主,别人都是路人过客”的感觉;二是强化患者对事实(客观事实)和观点(别人的主观评价)的区分,引导患者学会课题分离。这样患者就不再把注意力放在外界的评价上,这对患者找回自信非常重要。

家人不仅要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感到不孤单,同时更要鼓励他们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积极地治疗。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
记者 || 楚超
编辑 || 颜红波

保健时报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科普周报;中国百姓的健康生活指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