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胰岛素的正确打开方式

健康   2024-09-18 21:39   北京  

糖尿病药物治疗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之一,是糖友们控糖的重要“武器”。胰岛素作为其中的一把强效降糖利器,对糖友们来说早已是家喻户晓。然而,糖友们对胰岛素的看法却大相径庭,有些糖友谈胰岛素色变,有些糖友则认为胰岛素是百利而无一害、人人适用。其实,只要糖友们掌握好胰岛素的正确打开方式,就可以用好这把“利器”!

胰岛素包括哪些种类

根据胰岛素制剂的来源,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人胰岛素类似物。根据胰岛素的作用特点,可分为:

餐时胰岛素 包括速效(超短效)、短效(常规)胰岛素,用于控制餐后血糖。

基础胰岛素 即中、长效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用于控制非餐时的基础血糖。

预混胰岛素及双胰岛素类似物 同时兼具控制餐后血糖和基础血糖的作用。糖友们需了解的常用胰岛素制剂特点详见下表。

哪些糖友需要使用胰岛素

需要使用胰岛素的人群包括:

1型糖尿病患者 他们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几乎完全丧失,从确诊开始就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怀孕的糖友 糖尿病患者在怀孕期间、或怀孕期间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但通过饮食运动调整血糖仍控制不达标,应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其他类型(主要为2型)糖尿病患者 如饮食和运动控制基础上3种或以上非胰岛素类降糖药治疗血糖仍控制不达标者,建议使用胰岛素;如糖化血红蛋白超过9%,建议至少短期内先加用胰岛素帮助快速控制血糖。

◎特殊情况 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综合征等高血糖相关急性并发症的患者需要使用静脉胰岛素治疗;在手术、感染或其他应激状态下,患者的胰岛素需求可能增加,需要短期使用胰岛素。部分消瘦、胰岛功能差的患者也可以考虑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有哪些不良反应

胰岛素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为糖友们提供强效灵活的降糖方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糖友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常见不良反应。

低血糖 这是胰岛素最常见的副作用。当胰岛素剂量过大或患者进食量不足/运动量过大时,导致胰岛素剂量与饮食运动不匹配,可能导致低血糖,出现头晕、无力、出汗、心慌、手抖、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保持饮食和运动的规律性、认真记录血糖、定期随诊,在医生指导下动态调整胰岛素对于减少低血糖发生有重要作用。

体重增加 胰岛素可以促进机体合成脂肪,部分患者在使用胰岛素后可能会出现体重增加,且通常胰岛素剂量越大,体重增加往往越明显。体重增加可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导致可能需要不断增加胰岛素剂量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未来心脑血管疾病等风险亦将增加。因此对于体型较胖的糖友,在使用胰岛素前应就诊向医生充分询问使用胰岛素的必要性并注意避免使用胰岛素剂量过大,必要时还可考虑联合其他降糖药以减少胰岛素剂量,从而降低体重增加的风险。

注射部位反应 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可能导致皮下脂肪萎缩、增生、硬结,影响胰岛素吸收及效果,经常更换胰岛素注射部位非常关键。少部分患者可出现胰岛素注射部位瘙痒、皮疹等过敏反应,严重者可能出现喉头水肿、窒息、过敏性休克。如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停用胰岛素并就诊。

胰岛素治疗还有哪些新的选择

如果糖友已经在使用胰岛素,可能已经感受到胰岛素使用存在一些不便之处,如每天1次到多次注射的不便、频繁注射的疼痛、饮食和运动的变动与胰岛素剂量不匹配带来的血糖波动等。胰岛素治疗的发展日新月异,比如超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每周注射1次的基础胰岛素、胰岛素泵、闭环胰岛素输注系统等,都为糖友的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胰岛素泵治疗 又称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是一种小型便携的电子设备,通过皮下导管持续输送短效或速效胰岛素,可最大程度模拟胰腺的胰岛素分泌模式。

适用人群包括: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仍无法控制血糖,或容易发生低血糖的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大,低血糖风险高,需要更精细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妊娠糖尿病患者。

由于胰岛素泵的使用涉及设备的安装、管路的连接、剂量的设定等操作要求,对于使用者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无法掌握胰岛素泵操作方法的糖友,不适宜使用胰岛素泵。

闭环胰岛素治疗 又称为人工胰腺或自动胰岛素输注系统,在胰岛素泵的基础上连接了动态血糖监测,两者通过血糖控制算法实现自动化闭环。

闭环胰岛素输注系统既可减轻糖友的负担,也可使血糖更平稳,减少血糖波动,目前指南对于7岁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为强烈推荐。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并非意味着“一劳永逸”。当前,临床上应用的闭环胰岛素输注系统仍未实现胰岛素使用的全自动,餐前胰岛素以及运动需要注射的胰岛素剂量仍然需要人为设定,因为无论是动态血糖监测获取血糖数据还是胰岛素皮下吸收均存在滞后的问题。尽管这项技术将为糖友们提供胰岛素治疗的新选择,但目前在我国仍未在临床中投入使用,且高昂的费用也是未来糖友们使用前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作者 ||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刘艺文 中华预防医学会糖尿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张化冰
编辑 || 颜红波

保健时报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科普周报;中国百姓的健康生活指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