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可盲盒,榴莲无出其类。一刀贫,一刀富,你永远不知道一刀下去,该向卖家报仇还是报恩。
在快手,老铁们最爱当作盲盒开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榴莲。
最开始老铁们还潜心学习各种经验,给榴莲“看相”仅算基本功。
时间久了他们还从经验中积累出口诀:轻拢慢捻抹复挑,买圆不买尖,买软不买硬,买短不买长,不买裂口大,榴莲要有香。
口诀是好记,真到了围观开榴莲盲盒的时候发现全白搭。所有的经验到头来根本不敌运气。
想开了的老铁们已经不再把希望寄托于给榴莲看相上,他们选择另辟蹊径,把整个“榴莲”照单全收,将吃榴莲这件事玩出了花,甚至有了段位之分。
现在那些只盯着果肉看的老铁,其实都只能在青铜段位了。
在快手,吃榴莲也分段位
我承认,第一次在快手刷到排序清晰的“榴莲控段位”时,我是震惊的。
一般来说,区分榴莲爱好者段位的关键是“含榴量”。
初级榴莲爱好者喜欢的是榴莲甜品,只要在甜品阶段爱上了这口,后面打开的就是一个榴莲世界的深渊巨口。
榴莲披萨就像是打通初级和高级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接受了这个大饼配榴莲的设定,那后面开启的就是榴莲配一切。
甚至可以和一切“臭”的东西组CP,比如榴莲臭豆腐或者榴莲螺蛳粉,具体啥味院办作为榴莲爱好者也没敢轻易尝试,但听起来多少有点负负得正的味道。
但这也就到尽头了,相当于最高段位,再多也接受不了了。
事实上是我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还是过于浅薄,常人眼里理解的榴莲段位,在快手只能说是洒洒水。
在快手,榴莲的段位被重新分配。
这群榴莲信徒以“没有讨厌榴莲的人,只有还吃不起它的人”为信条,发挥天才般的创造力,主打一个什么都不放过。
所谓的高级段位都得往旁边稍稍,在这里初级的榴莲段位是以一种混搭的方式展开的,可以粗浅的理解为快手上的初级段位其实已经是榴莲配一切了。
这第一波冲击,其实是榴莲撞奶给的。两个听起来都没什么问题的食物放在一起却有一种不可言说的威力。
姜撞奶我们都不陌生,但榴莲撞奶出现的时候院办的胃还是抽搐了一下,这无论如何听起来都像是一种促进排泄的暗黑料理。
这种对胃力的考验不单是停留在榴莲和牛奶的层面,当院办看到榴莲和龙虾的混搭时,一时间难以想象绵软的榴莲裹着肉质紧实的麻辣龙虾会是怎样的口感。
而中医在看到这种榴莲加海鲜的双重搭配时又会不会胆寒。
不过从最现实主义的角度考量,这么搭配也是真挺不差米的。
当然,初级阶段里最炸裂的还得是榴莲蘸大酱,这种带有东南亚风情的纯北方吃法,让口感和味觉在两级间游走。
食物之间的排列组合是一种对想象力的考验,当果肉不够多的时候那就考验的心态和极致的创造力了。
而在快手,中级阶段的榴莲爱好者,是充分发掘榴莲身上的所有可能性。
毕竟也没人说榴莲壳不能吃,过去咱说要有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放在快手,这事就成了看谁是第一个敢于吃榴莲壳的人。
可能有人会好奇,这壳这么硬怎么下嘴呢?
老铁告诉你,外壳是硬的,内芯是软的,嚼起来是劲道的,多嚼两口还能尝到芋泥的滋味,细品尝出糯叽叽的口感。
这吃壳也有讲究,不能直接上嘴啃,真行家得用勺子刮着吃,说白了得细嚼慢咽仔细品味。
吃壳吃多了,博主甚至觉得吃榴莲壳比吃榴莲肉都要开心。
毕竟是中级段位,干吃只能是其中的一种方法,炖汤则是另一种方式。
既然椰子壳能拿来炖汤熬制成一锅椰子鸡,那这榴莲壳拿来炖汤,取其风味和精华做一锅榴莲鸡又有何不可呢?
做好汤的博主还会友情提示各位。一定别贪杯,不然容易太滋补导致流鼻血。
只用壳炖鸡多少是有点单调的,榴莲肉也不能浪费。
一般果肉都是在最后平铺在汤的最上方,作为最后的提味,不让果肉过多进入汤本身从而影响口感和观感。
其实到这一般人也想不出来这榴莲还有哪能吃了,中级榴莲爱好者要的就是人有多大胆,榴莲就能有多少种吃法。总有人能把榴莲发挥到极致,连它的果核都不放过。
博主说了,“哪怕给海参鲍鱼,都不带换的”。
具体吃法也很简单,就是给扔水里煮10分钟要想软糯再加点盐,煮熟后剥开吃,口感则像极了板栗。
但这些都还只是停留在解构榴莲本身有的零部件上,真正的高段位榴莲爱好者会直接发掘榴莲九吃大法。
在@沐子小厨的手里,榴莲果壳煲汤可以保留,让榴莲变成榴莲披萨或者榴莲千层也不算稀奇,他能让榴莲进锅烤、下锅炸,让软塌塌的榴莲在他手里重新具有可塑性。
当院办看到他把榴莲果肉塞进鸡胸肉里,开始倒油煎的时候,小脑都开始萎缩了。
高级段位的榴莲爱好者其实分为两种, 对吃法的创意发掘是一种,极度质朴的喜爱是另一种。
一个真正对榴莲上头的狂热高段位爱好者,是可以做到一整天只吃带榴莲的食物的。
@爱觅食的强哥,第一顿就从榴莲塔开始,吃完冷的吃热的,第二顿他选择吃榴莲吐司,直接吃的满口拉丝。
第三顿开始挑战味觉,把榴莲铺在火鸡面上,主打一个味觉层次的奇迹,用他的话说就是又臭又咸又辣是真听过瘾的。
吃完这些融合的食物,最后他直接回归本源吃上榴莲果肉,不够劲的时候再配点榴莲千层,主打一个尽可能还原原味,回归本源。
榴莲脑袋在快手享福
能把榴莲吃的如此精细,一个是榴莲信徒们已经把对榴莲的喜欢当做信仰,就跟追星一样,只不过别人的偶像是歌王舞王,他们的爱豆是水果之王。
另一个就是受众群体太多,经信徒们“传教”,榴莲控极速裂变,早已在快手站稳脚跟。
但快手的榴莲爱好者和我们过去所看到的形象又是不同的。
一听榴莲爆单,刻板印象中的榴莲购买人身上往往叠着同样的标签:大城市、小资产、爱尝鲜。
即住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上班骑着捷安特escape1,下班踢拉着birken遛狗,周末还要去做两节CrossFit的都市白领乃至中产。
毕竟榴莲作为百果之王,22年在上海静安水果摊一斤将近50快,可是名副其实的贵价水果。
但快手榴莲消费者的构成则主要以依赖线上消费的新线城市构成,说白了就是三线及以下城市居民。
他们看起来是北漂沪漂的老乡,朝九晚五挣着北上广深几分之一的工资,实际却像《爱情神话》中的格劳瑞亚,有钱有闲。
前有山姆、盒马这些一线白领消费一次都要精打细算的地方,他们找代购搬空。后有在快手电商直播中出手豪横,买爆榴莲。
在此趋势下,快手平台上的头部榴莲电商“小瑜家鲜果”和“榴莲二哥”均在半个月的时间内,依靠榴莲实现了爆单和10万以上的涨粉。
而根据快手大数据研究院《2024快手榴莲数据报告》显示,2023年快手榴莲总GMV同比增长68.9%,榴莲买家数同比增长36.9%,大约销售了2000万斤榴莲。
这意味着什么呢?
根据《中国膳食指南》,每人每天健康食用榴莲的重量约为100克,大约需要5000万人才能把这些榴莲吃完。
更令人诧异的是,我们的震惊滞后了——这些新线城市榴莲信徒的购买力早可预见,新线市场的消费早已升级。
以东三省为例,作为快手top榴莲消费地区,榴莲早就成了街果。
我去哈尔滨的时候,一条街,榴莲货车打照面,广告打的极其天才。
街北货摊,“金枕榴莲,比老婆还熟,比情人更有味”,街南货摊,“金枕榴莲,英雄难过美人关,美女难过榴莲摊”,三十多一斤,一车很快就空了。
虽然有榴莲作为热带水果,寒带地区吃不到所以稀罕的缘故,但串门送礼要榴莲,大姨老妈要榴莲,老婆怀孕吃榴莲,榴莲征服了全年龄段人群,成为一种社交货币也是其能力。
不要以为是降价了才有购买力,榴莲价格变便宜是相对的。
今年4月1日,进口榴莲均价为57.94元/公斤,此后一段时间维持在51-52公斤,到了5月份,榴莲集中成熟上市,进口榴莲已经跌到37.94元/公斤,而去年同期价格为53.09元/公斤。
也就是说,在榴莲大规模生产运输的今天,购买一颗普通大小(5-6斤)的榴莲仍然需要百元大钞,这顶流位置,榴莲坐得稳稳当当。
所以咱们也别想当然老铁们只是趁着榴莲价格被“打”下来在抄底了,快手7亿老铁的购买力是真的,毕竟——
这底儿也不便宜啊!
除了以女性消费者为主,快手榴莲能卖爆单,主要就靠咱们姨。
没错,正是三四十岁,有钱有闲的姨们。
她们不像年轻人一样搞“月光”,又是先富起来的80后,思想上能接受新玩意儿,上班下班看看快手直播,嗖一下就买了。
我之所以知道这事儿,还是因为五一回家我妈拿回来一大箱榴莲,一问快手直播买的。
记得那天,我妈我大姨我二姨我嫂子吃的喷香,说一块榴莲等于两只老母鸡,硬是让我上高铁也带了两块。
等到我现在心痒痒打开快手电商,发现榴莲的直播竟然还有细分赛道。
主打当天发货,保证三房的@小瑜家鲜果(瑜大方)作为快手榴莲品类带货达人NO.1,在昆明经营一家水果批发公司“云南小瑜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而其带货的表现方式就是——
婴儿般手臂粗细!
她的直播经常会将榴莲同自己手臂做对比,以此证明榴莲的大小,还会将展示的榴莲进行抽奖,给足粉丝福利。
“榴莲二哥”带货时主打优胜劣汰进化论,一进去背景就是大中小果的对比,“绝对不打药,中国人不骗中国人”是他的口头禅。
而以榴满季生鲜优选店铺为代表的快手优选,作为官方渠道,它改变了过去榴满季商家主要在线下的销售方式,通过与快手平台的合作帮助商家成交大量订单。
半个月时间里,相关博主的粉丝数量都突飞猛进,而快手优选的合作店铺订单也达到了最高每日4万单的成绩。
可以预见的是,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顶流水果”,市场价格在榴莲身上体现的符号价值不会消失,它的消费者依然可以被看作“有钱买家”,就像帕加尼就是打了七折,该买不起的还是买不起。
而这多来自新线城市的7亿老铁,1.3亿电商活跃买家,对于平台与商家来说都是隐藏的宝藏。
生鲜电商的发展及模式越成熟,宝藏就越bling;宝藏越bling,甜头就越大——这是一场双赢,榴莲不过是为了引玉抛出的那块砖。
至于院办我,作为一个平常不刷直播的非究极榴莲信徒,这回终于栽了。
在一不注意看了一个小时榴莲盲盒直播后,我开始从源头看起,看榴莲种植,看各种榴莲meme。
等到回过神来,才发现已经下单了好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