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笔记,写的是:熨,不陌生吧?熨斗的熨字,就是它,多音字,很多场景下我们容易将其读音搞错,本篇笔记来学它!
熨为多音字,有yùn、yù两个读音,《广韵》说:于胃切,音慰,同㷉。又纡物切,音郁。
家里妈妈给我们熨衣服的熨斗读音为yùn dǒu,而文题当中的词语“熨帖”,表示说话做事妥当,读音为yù tiē。
来看下这个字。
实际上,熨的本字是尉,只是在尉字本义消失后,楷书另在底部加“火”造出“熨”字表示其本义,来仔细看下。
尉字篆文写做,由“灸”之变体、以及表手抓义的“又”构成,二者结合会意用艾灸、火罐等方法为伤员舒筋活血,以提高士兵的整体作战的能力。
当“尉”的“用火罐舒筋活血”本义消失后,楷书再加“火”另造“熨”代替,强调给身体局部加温,以舒筋活血、去寒却病。
故熨的造字本义为用艾灸、火罐或热敷的手段舒筋活血,去寒却病,动词。
如《韩非子·喻老》中所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后来也引申为用烙铁等加热的金属工具烫平衣物,如“熨斗”、“熨平”等,如今“熨”字更多地被用来指代烫平衣物的动作,如“熨衣服”、“熨烫”等。
许慎《说文解字》说:从上案下也。从,又持火,以尉申缯也。于胃切。实际上,这已经不是本义了。
来看下熨字的含义和用法。
①当熨读yùn时,
作动词,用金属器具加热,按压衣服,把皱巴巴的衣服烫得平平整整的,《南史》里就提到“衣裳不整,伏床熨之”,意思就是衣服皱了,就在床上把它熨平。
做动词,表示烘烤,如“熨手”,就是手冷了,烤烤火🔥暖和一下。同样的,古代还有“熨炉”这种设备,就是暖炉,用来取暖的。
作动词,表示紧贴、紧靠,《世说新语》里就有“以身熨之”,意思是用身体紧紧贴着,可能是为了取暖或者安慰。
作动词,表示用药热敷,古代是一种治疗手段,用热乎乎的药物敷在身上,来缓解疼痛或者治疗疾病。《韩非子·喻老》里提到“汤熨之所及”,就是说用药热敷能够达到的地方。
②当熨读yù时,表示遣词造句非常合理、事情完全办妥,常见于方言,比如“熨帖”,方言里就是事情办得妥妥的,让人心里舒坦。
两种读音和各自对应的用法比较好区分,做动词解的时候,读音为yùn,表妥帖义的时候,读作yù,你学会了吗?
关于多音字“熨”的内容,简单写这些,文末来对上篇笔记所写的“槑”字做要点复习:
“槑”字由两个“呆”字组成,读作méi,与“梅”字同音,是“梅”的古字。它原本表示一种酸甜味道的果子,即梅子。在汉字演变过程中,“某”字最初表示梅子,后来演变为代词,而“梅”字则由“某”字加上“每”字构成,用以表示孕妇喜爱的酸味果子。网络用语中,“槑”被用来形容某人很傻很天真,但这并非其原始含义。当然,这个演化过程还是比较复杂的,具体可以翻看上篇笔记。
本篇笔记就到这,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