槑,大家都见过吧?网络上火得很。
因由两个“呆”字构成,网友们喜欢用它来形容某个人很傻很天真,非常有特色、也非常接地气的有趣网络用法,加强“呆”。
事实上,槑字的读音为méi,与常见字“梅”字同音,《玉篇》说:槑,古文梅字。
就是说,槑为梅的古字。
啥?原来槑并没有我们理解的“呆”义,更不是它的加强版。
实际上,“某”是“梅”的本字,金文写作,上边是甘字,下边为木,整体会意酸甜可口的果子。籀文(大篆)时期,用两个“口”代替“甘”,将其写成了,表示酸甜混合、滋味复杂一类的果子,也就是我们本篇笔记看到的“槑”。小篆又承袭金文字形写作。
所以,某是梅、槑的本字,表示一种酸甜味道的果子,也就是梅子。
后来,某字的“梅子”义消失后,金文加“木”造出“楳”字表梅子义,篆文加“每”,造出“梅”表“梅子”义,也就是如今一直使用的“梅”字,由会意字变为形声兼会意字。
篆文演进的时候,为何要加一个“每”字呢?顺路简单看下。
每的甲文写作,由美之省笔,和女字构成,表示生育能力强的妇女令人满意、称心,在人口数量决定部族实力的远古时代,生殖崇拜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为对高频生育的妇女的欣赏、崇拜,故“每”在早期也泛指孕妇。
梅字在篆文演变时期,加上构件“每”表示梅子,要表达的就是一种孕妇喜爱的酸味果子。
许慎《说文解字》说:某,酸果也。从木,从甘。
新造的“梅”表“梅子”义后,某字便用来做代词,表示不确定的时、地、人、物,如《史记 • 廉颇蔺相如列传》:某年月日,实际上异体字“槑”在小篆初期便已偏废,没想到如今却活跃于网络,又让其复活了
本篇笔记就到这,明儿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