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下镇中民村:解锁“枫桥经验”,勾画幸福图景

时事   2024-12-25 21:51   上海  

近年来,中民村通过“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在村域管理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这些成果不仅体现在社区治理方面,还深入到了村民生活的多个层面,为中民村的整体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变化。


一、夯实组织基础,打造核心引擎

      针对“超大城市”农村区域在人力资源、公共服务资源、行政资源、政策资源方面的各类短板,中民村依托“村民帮扶理事会”自治平台,充分发动民间力量,补足各类资源禀赋劣势。


      凝心聚力促发展,续写新时代“枫桥经验”组织保障不缺位:中民村强化基层党在基层治理全局中的领导地位,构建“党建+”基层治理新模式,壮大基层组织可持续发展力量。


      破解基层资源不足,续写新时代“枫桥经验”人民理念不缺席:中民村远离镇区,区域内“熟人社会”的“乡风民俗”较为浓厚,通过“扬长避短”将“人际关系”转化为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架构的工作重点,拓展“自我服务”涵盖范围,提升“自我管理”操作便利,提升“自我教育”感知程度。


      传承优秀解纷传统,续写新时代“枫桥经验”法治保障不落空:中民村持续强化村内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全力凝聚干部群众学法尊法用法守法共识,完善基层解纷机制,落实“关键少数”学法用法,夯实全民守法的舆论氛围。

二、强化自治机制,激活主体细胞

      “小板凳议事”息纠纷、促自治:通过创新协商议事方式,拓宽协商议事阵地,将协商议事的阵地移至村民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发挥“小板凳”议事迅速、简单、贴近群众的优势,听民声、问民计、解民忧,让群众的大小事找到“落脚处”。


     “帮扶理事会”扬风尚、促德治:促进在法治框架内实现村域的“好意惠施”“互帮互助”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演进,实现“农村小社会”的群众力量整合,化解因人口密度低、资源密度低而产生的治理问题。


      “结对共建”聚资源、寻机遇:通过党建联建这一重要载体,成功地将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在一起,为村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促进了与周边地区及其他单位党支部之间的交流合作,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


      “名人资源”搭平台、促发展:充分调动和利用乡村名人的力量来“反哺”家乡。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和经验,还怀揣着对故土的深厚情感,愿意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乡村治理特色亮点。

三、提升服务水平,增强幸福指数

      上下贯通,村民诉求无缝对接。为更好地满足村民的需求,积极搭建议事平台,鼓励村民建言献策。通过“以工促建、以工促谋、以工促合”的形式,完成了组内主干道增宽、道路两侧增加绿化等实事工程,有效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和生活环境。


       排忧解难,村民矛盾快速响应。中民村金家宅老干部们借鉴和推广“枫桥经验”,坚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原则,积极推动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化解。在“金家宅”的整体人居环境整治中,针对村民反映的水桥修建问题,老干部们多次前往实地查看并与村委会领导商量解决方案。通过不断地沟通和调整方案,最终成功从源头化解了矛盾纠纷,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互帮互助,村民幸福指数提升。中民村推广运用“宅基理事会”帮扶机制,实现一家有难多家帮扶,不仅拉近了邻里关系,同时也有助于推进洁美乡村等各项重点工作。

      未来,中民村将继续秉承“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理念,不断巩固和扩大已有成果,努力开创乡村治理新局面,让“枫桥经验”在中民村这片热土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供稿:廊下镇

往期回顾

Review of previous periods

区应急管理局:“三会三能”,筑牢安全坚实防线
亭林镇松隐街区:三“新”接“力”,多元治理开新局

金山卫镇农建村:锚定“初心”打造“五地”,绘就红色美丽村庄振兴画卷


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


金组工
宣传组织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