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鸡蛋沟”到“苹果屯”
的林果情缘
“鸡蛋沟”是辽西地区新台门镇跃渔汀村的一个自然屯,在那个“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的时代,这里因家家户户靠卖鸡蛋换些零花钱而得名。
1946年,屯里有户姓赵的人家托人在辽南某地购得苹果树苗栽植到屯中小华沟的山地上。由于村民缺少文化知识,科学的果树培育技术更是无从谈起,这外来的宝贝疙瘩迟迟未见结果,被人们戏称为“公树”。直到1958年以后,这143棵树终于结果了,而且“果味十足、口感甚佳”。彼时辽南地区又传来了种植果树致富的佳讯,屯里村民一度热情高涨,开始贷款买树苗,并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文化基础较好的青年社员学习果树技术、从事专门管理。1970年屯中的大华沟、小华沟、碴窑沟以及前后山约200亩山地全部栽上了苹果树,一度达到11000棵,前景喜人。
新台门公社成立果树站,李忠作为精通果树技术的老专家被选派为第一任果树站站长。眼光独到的他,瞄准了“鸡蛋沟”的发展潜力,举家迁居到屯里。在他的带领下,果树站每年坚持举办果树技术培训班,站里骨干技术员更是不遗余力地轮番上阵。果园就是实践基地,树下就是授课讲堂,二三百人的学习场面对他来说不过是“小意思”。凭借一股子战天斗地的干劲儿,他带领着广大社员将果树事业不断做大做强。
在工分制的背景下,“鸡蛋沟”凭借发展林果业,由过去的“分值倒挂”提升到最高峰1角8分,着实令人咂舌。1975年“鸡蛋沟”生产队生产优质苹果10万斤以上,全部卖给国家。后来果产量更跃升到20万斤以上,一度出口至苏联,不仅不愁销路,还是炙手可热的紧俏货。1979年,“鸡蛋沟”被锦西县人民政府授予“苹果生产专业屯”称号。至此,老百姓叫了半辈子的“鸡蛋沟”也正式更名为“苹果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