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简介
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EEEIC)是面向全国高校学生(以本科生为主)的一项具有探索性的工程实践活动,旨在推动高校工程教育理论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切实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教师将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大赛主题
“双碳”战略下的能源转型及其技术变革
大赛赛题
自由选题类
赛道A:可再生能源安全可靠供给——聚焦能源供给侧的电源创新,推动更为清洁低碳的能源开发与利用,促进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同发展,包括但不限于风电、光伏发电、新型储能、海洋能发电、绿色氢氨醇、该方向的自主工业软件等。
赛道B:能源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聚焦能源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提出工程解决方案并实现,推动新型电力系统输-变-配-用-储电各环节的建设,包括但不仅限于绿色电站、智能电网、储能应用、零碳园区、微电网、车网互动、该方向的自主工业软件等。
赛道C: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提升——聚焦工业、交通、信息、航空航天、建筑等领域,以终端用能电气化率为目标,提出基于新器件、新材料方面的底层创新方案或用能装置的工程化设计并实现,包括但不仅限于工业余热回收、建筑清洁取暖、电气化交通载运工具、高性能电驱动、消费电子、航空航天等特种场合的功能装置、机器人、工业制造及绿色数据中心应用、该方向的自主工业软件等。
赛道D:其他——请就“双碳”战略下的能源转型及其技术变革方面仍未很好解决的问题,如高压电绝缘、电磁学、超导电工、电机本体、电工新材料、该方向的自主工业软件等,提出工程解决方案并实现。
企业命题类
赛道G:施耐德电气Go Green电力电子创赢赛道
(1)DC/DC双向功率变换器设计
(2)AI助力工业控制智能优化
(3)光储充一体化系统设计
参赛要求
1. 参赛对象为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以团队为基本单位报名参赛,同一所学校参赛团队不超过40个;
2. 参加自由选题类的参赛团队成员不超过5人,参加企业命题类的团队成员不超过6人,专业不限,提倡跨专业组建团队;
3. 每个团队研究生人数不超过成员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评分和晋级时将优先考虑全部由本科生组成的团队),每队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4. 参赛学生同年度只能参加一个团队,每个团队只能参加一个赛道。
1. 同一团队在初赛、复赛、决赛时需采用同一题目内容参赛,参赛过程中不可更改参赛题目内容;
2. 参赛作品的具体内容在初赛、复赛、决赛之间应有紧密联系,能体现同一作品不断完善的过程;
3. 参赛作品必须是学生原创,谢绝任何形式的导师课题参赛,大赛组委会将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原创性审查;
4. 赛程任一阶段,凡参赛团队需要进行作品汇报时,须由该团队中本科生同学汇报;
5. 更详细的要求参见官方网站发布的通知。
赛程安排
时间安排如下
奖项设置
大赛设置省(区域)赛奖项与全国赛奖项。
初赛不设奖项;复赛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决赛评选出全国赛特、一、二等奖,并在每个赛道的特等奖作品中各评选一项杰出创新奖。设置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组织奖。
所有奖项均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颁发获奖证书。获得全国赛特等奖和一等奖的企业命题类参赛团队,将同时获得由企业提供的大赛奖金。
报名方式
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入报名交流群,可在群内自由组队并进行报名相关咨询。有任何问题都欢迎在群里提出交流!
1. 大赛官网
https://eeeic.ces.org.cn
2. 大赛公众号
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
3. 关于大赛举办的官方通知(含附件)
https://eeeic.ces.org.cn/Info/A1-1/e80c110e-192c-4671-bdc0-4b94cc66195e
欢迎各位同学踊跃报名参与!
预祝同学们取得理想成绩!
— END—
文案丨毛艺焰
排版丨于红洋
审核丨陈维隆 张博文 陈家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