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不易,喜欢就请点赞,转发,关注和点在看
《哪吒2》里让人眼热的除了哪吒天不怕,地不怕,挺身挑战规则的勇气,还有最让人眼红的人间罕见,世上少有他父母的爱。
哪吒在外人看来,调皮捣蛋,一身的毛病。
可架不住母亲殷夫人临终前对哪吒说:“娘从不在乎你是仙是魔,但娘知道,娘爱你。”
这一句话让多少人止不住泪水。
看起来爱得毫无原则,其实背后是殷夫人花了无数心血,让哪吒脱魔性,走正道。
有一个爱他到骨子的母亲,父亲对儿子的爱也毫不掩饰。
为救儿子情愿搭上自己的性命。
哪吒之所以敢挑战规则,不畏强权,力量的源泉来自父母无尽的爱。
我们看电影除了娱乐和消遣,其实也在寻找情感寄托。
哪怕现实中不可能,它也承载了人们的向往和梦想。
哪吒如同另外一个平行世界的自己,他肆意妄为,胆大包天,敢做能做不能做之事。
替自己活出了那份不羁与勇敢,观众内心像被点燃了一把火,难掩激动。
羡慕欣赏哪吒,更羡慕他有这么包容和爱他的父母。
剧中人物关系,其实有导演和编剧现实生活里映射。
导演饺子跟父母的关系就特别和谐。
这部剧带给观众的惊喜跟他们的存在不无关系。
他在访谈中,说当初医学院第三年,决定放弃,要去学动画。
不管别人怎样,假如自己的孩子这样,我肯定淡定不了,没有信心跟饺子父母一样。全盘接受。
放弃好好的医学专业,都大学三年级了,不学了去干动画?
干啥不行去干八竿子打不着的艺术类?怕是脑子被雷劈了,想一出是一出的。
这是绝大多数父母的第一反应。可是饺子的父母都接受了。
在别人眼里,一对医务工作父母,儿子不成器才会去学动画,它会成人闲聊时的谈资。
饺子现在说起来轻描淡写,当时他父亲该顶着周围人多大的压力,真不敢想。
饺子说,父亲很严厉,对于他人生的期待很高。
父爱如山,是饺子的压力,也是动力,迫使他做最好。
认真地对待作品,认真地对待观众,因为用没用心,观众一眼就看得出来。
父亲的爱塑造的人生观,价值观,尽数展现在他《哪吒》系列作品里,被他融入动画制作中。
在我看来,《哪吒2》的成功,是他父亲一直以来的严格要求,有父亲的榜样对他的潜移默化。
假如他不认真做,父亲那一关就过不了。
而饺子母亲的爱,则是无限的包容,对于他一切选择默认。
父亲去世后,第一份工作饺子做一年多便辞职。
在家啃老三年,泡在动画世界里。
两个人生活就凭母亲每月1000元的退休金。
就连饺子自己都说,像母亲这般包容,他都不一定做得到。
现实里的母爱被饺子写进了剧里。
哪吒和敖丙被无量仙人定住,用千针锁住筋骨,将被放入熔化炉。
殷夫人不顾针刺的痛,最后一次拥抱哪吒,说“不管你是妖是魔,都是我的儿。
陪你度过的每一天,都感觉非常快乐。希望你能好好活下去。”
不管儿子是当医生,还是做动画,只要他自己愿意,他快乐,母亲就足矣。
如今动画片《哪吒2》打破了《哪吒1》的纪录,超过了53亿。
这个数字还在啪啪涨,中国最高票房纪录不久可能会被它刷新。
(今天这篇文章,票房数字都改了三次,哈哈哈哈哈哈哈)
没有父亲对他的严格要求,就没有饺子创作的较真,对作品认真,和对观众满满的诚意。
就不会有《哪吒》系列的精彩。
没有母亲的包容,就没有饺子创作时的天马行空的想像,和他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动人的刻画,没有那么多让人泪目的动人瞬间。
就没有春节档带给观众的视觉享受,情感共鸣,来一起共享这场电影的狂欢,让观众对中国电影未来充满了希望。
因此《哪吒2》的成功,让哪吒成为哪吒,让饺子成为导演饺子,是因为背后他们的不一样的父母。
最高兴的是他们。虽然饺子爸爸看不到了。
与其羡慕饺子,更应该羡慕他有这么好的父母啊。
你说呢?
END
喜欢就点赞,在看,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