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不易,喜欢就请点赞,转发,关注和点在看
有人留言说,胡兵之所以在西山煤矿爆炸案,没受处分稳坐原位,是因为他过去的光荣史。
如果上级因为他犯了点错,就立马下死手,会让其他广大追随者寒心。
领导怕没人跟着工作了。因此一定会放他一马。
这个说法看似挺有道理,但是却是很危险的。
假如你不是领导的话。
你会以为自己有了资本,可以傍身的绝技,从此可以不受约束,犯错也能全身而退。
那离你跌入万劫不复的日子不会远。
韩信领兵,多多益善,当年他立下的汗马功劳,死时兔死狗烹唉叹可是千古传诵。
韩信的功劳不高吗?此时追随他的人寒心又如何?他的领导刘邦顾及了吗?
而如果你是领导,对胡兵的处理,一定是站在全局的角度,衡量利弊。
胡兵的过去光荣史,是一个考量的因素,但不是主要的。
剧里有一段情节已经很明确地表明了。
秦川去了预审科,要解决疑难杂案,手上都是老弱,应付不过来。
为了有效完成工作,他向市里提出增加人手。
而胡兵顶着不给人。
韩局拿起电话,当着秦川的面,把胡兵一顿臭骂。
我不管你什么理由,你要是因此耽误了事,你就给我滚,有多远滚多远。
注意是当着秦川这个年轻人的面,一点不给胡兵留面子。
假如真考虑胡兵的光荣历史,韩局完全可以私下修理胡兵,而不是让一个新兵秦川看笑话。
在任务面前,谁要成为挡道的,管你胡兵背着多少光荣史,统统给我滚蛋。
请问胡兵西山案没有受处分,真的是因为他的光荣史吗?
那些以为处理了胡兵就寒了谁的心,没人再敢跟着这样无情的领导干了,纯粹是自我加戏,你没那么重要。
奖罚不明,有错不纠,有资历,有光荣史的人躺在过去的功劳薄上,保他一世平安,无论犯不犯错。
这样才会真的让人寒心,让队伍没法带下去。
那现在的问题是,胡兵到底为啥没受了大处罚?他真正应该感谢的人是秦川。
西山煤矿爆炸案,对于河昌这个小地方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
震惊全国的大案,破案的压力前所未有。
整个市局几乎是赶鸭子上架,行不行都能硬着头皮上。
戴局是一头包,开始就发愁没能力破案,韩局是顶着压力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得上。
而这时候不按常理出牌的秦川冒头,不计较个人得失,没日没夜地为破案绞尽脑汁。
对领导来说简直是瞌睡了有人递枕头。
这样的人多多益善,谁还在乎他经历有没有胡兵辉煌?
秦川因此立下个人二等功,整个案件破得漂亮,连刑警总队都对这个小城的警队刮目相看。
整个队伍成为全国的刑警学习的榜样。
这样的成绩是大大出乎意料,不但秦川脱颖而出,吸引了来自专家组,上级领导的注目。
他的领导戴局,韩局也因案件成功侦破,顺利晋升。
结果皆大欢喜。
胡兵捅得娄子,办案不力造成的负面影响被覆盖,他的错误也变得相对可以宽囿。
并不是他犯的错误小。
是可以大化小。处罚的手段是高高抬起,轻轻放下。
把他痛骂一顿,严肃批评,保留了职位。
这样的处理方式,很好理解。
如同过节时候,到处喜庆洋洋,如果此时熊孩子犯错,家长也会隐忍不发,不想破坏好气氛,一样的道理。
所以胡兵最该感谢的人是秦川。才让他得以全身而退。
虽然当着秦川的面,他得意洋洋,挖苦他,你得奖,我挨骂,现在我还不是职位照旧。
自己毫发未损,还挺自豪。
而剧里没有谈及,胡兵也不会说的,是为了这个全身而退,他又付出了哪些代价。
他一定会诚恳地检讨,掏心掏肺,也许痛哭流涕,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才得以过关,换来组织和领导的谅解。
最后网开一面,此举还能让胡兵心存感激。以后工作更加用心。
毕竟胡兵背后的大多数,警队的基本盘还是这些泯然众人。
让他们今后能从胡兵的错误中汲取教训,工作能上个新台阶,才是正道。
让队伍既警醒,又感激,并顺带有所触动改变,比把胡兵打板子,撸掉职务更重要。
如秦川般,不计较个人得失般拼命的人,是异数,是万里无一干才,可遇不可得。
现在和以后破案,还得靠后面无数的平凡的众人。
所以想着领导是因为顾及胡兵过去的光荣史,而对他另眼相看,不处理他,实在是太高看自己,而太低估领导。
再退一万步说,假如案子没破,胡兵的疏忽,捅的娄子,还会被这样放过吗?
小民警杜逢春可以为他背锅,但是他能不能如此潇洒,就得大大地打个问号了。
那时会新帐老帐一起算,谁还会顾及你曾经是不是立过功?
好在胡兵最后总算想通了,自己落后了,已经被年轻人远远抛在后面。
主动提出去交警队。
结果追通缉犯,出车祸失去了双腿。
如果他躺在功劳薄上,对于后起之秀仍然打压不屑,忌贤妒能,甚至对工作掉以轻心,成为推进工作的绊腿石。
他很有可能成为溪城的顾局第二。
顾局在张克寒案的表现,跟胡兵像不像?而人家也有光荣史,也是曾经破过大案的。
据说原型最后被判了十五年。
你说呢?
END
喜欢就点赞,在看,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