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不易,喜欢就请点赞,转发,关注和点在看
剧里因公牺牲的唯一形象是叶茂生,他的离去实在太意外。
只是一个例外的检查,就踩中命运的引绳,叶茂生中弹死得不明不白,实在遗憾。
而陶队使足了干劲,不惧麻烦和曲折,行程十万里,踏遍了角角落落。
最终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那心态崩的没疯,实在是万幸。
一个死得冤,一个做得冤,已经够悲情的了。
其实剧里还有一个人物,绝对更加悲剧,甚至比牺牲了的叶茂生更可怜。
他就是横竖跟主角秦川不对付的胡兵。
站在主角的立场,以秦川的眼光去看胡兵,他就是个让人恨不得拉黑的讨厌鬼。
办案能力不行,处处制肘,不积极配合,还总挑秦川的刺,言语讥讽。
凭着凭资格老,拉帮结派,名正言顺打压,还让人无话可说。
纯纯是一个职场霸凌者。
实在太可恨了。
但站在胡兵的角度,再来看事情的前因后果,可能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秦川还没报道,不经领导批准,擅自调了高所遇害的档案,是目中无人。
而且毫不留情,当面指责胡兵不干事,混日子。是主动挑衅。
一个在刑警工作上摸抓滚打了几十年的老手,身上背的荣誉和奖章也不少。
突然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学生,指着鼻子骂,这种难堪,放在谁身上,也难不跳脚。
高所的案子没破,秦川嘴里是胡兵不作为。
可是当年这个案子,可不仅仅是西山分局,省里市里也调动了不少力量,最终没头绪。
只能说办案的能力和水平所限,而一个大帽子把别人努力抹杀,秦川确实过分了。
胡兵这个敌人树得不应该。
一见面就不对付的两个人,从此就没了和解的机会。
胡兵是老人,不肯屈就年轻人;而秦川眼睛只盯着破案,不屑于搞好同事关系。
两个人从此针尖对麦芒,彻底顶上了。
秦川不顾先来后到,抓住任何机会在领导面前露脸,尤其让胡兵反感。
甚至超出了工作意见不和,纯粹为了打压对方。
只要秦川提出一个建议,胡兵必定是唱反调。
但收效不大,原因有二。
一个是工作水平确实有限。
当小民警杜逢春把陈小秋列为嫌疑人提交上来,胡兵完全是老套路。
认为没有前科,随便把人加进来,太草率。
就一口回绝了。
而不像秦川说的,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都得考虑。
两个人办案能力的差距显而易见。
二是案件影响恶劣,破案的压力空前。领导已经是不拘一格,鼓动有能力的人上,不论资排辈。
给了秦川冒头的机会。
胡兵的逐渐老去,已经力不从心,虽努力想超过秦川,证明自己,在查漏了嫌疑人犯错后,也极力想弥补过失。
却无功而返,不起作用。
属于他的时代终将过去,他不甘心,他挣扎。只剩下大势已去的哀叹和不服气。
其实他的工作轨迹,跟绝大多数普通人的一样,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终归会被拍在了沙滩上。
多数人的人生都在走下坡路。面对秦川的挑战可能是一样的反应,不会比胡兵高尚多少。
好在胡兵被提升为东山分局长,领导把他待遇提升一个档次,有欢送他安安心心退休的意味。
当秦川被韩局修理后,思想有点转弯,鼓足勇气想修复与胡兵的关系,胡哥,兵哥,哥地练了无数次。
然而两个人碰面时候,胡兵没给他机会。
虽然不再想跟秦川一直杠下去,胡兵心里还存着一口气。
刻意的热情客气招呼,其实提醒秦川,两个人之间遥远的距离,让秦川刹住了车去讨好。
那是胡兵最后的倔强,他在维持自己尊严,做最后一次抵抗。
到后来,索性申请调到交警队,利利索索准备顺利退休了,不争不抢了。
此时胡兵彻底认命了。不得不承认输给了秦川。
可惜只是表面的认,在面对逃犯的时候,胡兵还是下意识地踩了油门,追上去了。
有刑警的本能,他心里未免没有不想让秦川低看一头的不愤,不服气。
可没想到,就翻车了,最后截了肢。
终生以轮椅为伴。
秦川在得知后,泣不成声,只是这次低头,来得有点晚。
假如不是胡兵丢了两条腿,他们两个人能不能和解?有点难。
因为秦川的成功更加印衬了胡兵的失落,最好的结果是相逢一笑,各道安好。
大家路归路,桥归桥。
唯有刑警这个职业特殊性,需要真刀真枪拿命和肉体的付出。
胡兵用丢失两条腿,终于才换来秦川的理解,才让电光火石不对付的两个人,消弥矛盾,互相认同。
这个代价有点大。
当胡兵拖着断腿,目送着秦川越走越远,说他全是高兴,没有落寞,都不是真的。
往后的日子他要靠着别人,走完自己的人生,对于一个硬汉来说,真正的残酷还远没到来。
对比叶茂生离世后,妻子女儿事业一路顺风,死后没有遗憾;陶队虽然走了十万里冤枉路,最终事业还是更上一层楼,胡兵的结局才是真的悲情戏。
他以后的生活磨难才刚刚开始。
他会活得十分艰难。
不知你怎么看?
END
喜欢就点赞,在看,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