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不易,喜欢就请点赞,转发,关注和点在看
如果不是秦川后来成熟了,他的老上级,死对头胡兵因公负伤成残疾,两个人终于和解,兄弟相称。
胡兵可算刑警里与秦川做对的第一人,会是本剧第二令人讨嫌的角色。
第一讨嫌的当然就属于溪城的顾局了。
秦川一腔热血,如一股冲击波,横冲直撞,针对的是旧有的固化,按步就班的一切。
胡兵就是典型代表。
秦川第一天见就挑起战争,说胡兵划为无所事事,混饭吃。
两个人不欢而散。从此结下的梁子。
秦川被胡兵处处针对。
西山煤矿爆炸案,秦川第一个冲到现场,了解了第一手情报,成为第一个向本市领导韩局报告案情的人,抢得第一个好印象。
随后在戴局下令摸排的时候,胡兵出手了,给了秦川第一个下马威。
按说作为第一把手的他,是有义务分配人员的,他直接一声令下,愿意跟我一组的,跟我走。
胡兵是第一领导,谁敢不愿意,齐刷刷把全部人都带走了。
直到被戴局看不下去喝住,才勉强选了两个人跟秦川。
没想到秦川只凭四个人,几条枪,把二百多户的摸排两天就搞定了。就是也苦了跟班的三个小兄弟。
没查到头绪,秦川也不管不够格,主动提出参加案情分析会。倒把直接领导胡兵挤在一边,气不打一处来。
会场上,秦川也抢着发言,胡兵恨不得堵上他的嘴。
接下来秦川认为该考虑与高建设被害案并案。
胡兵觉得他在意想天开,纯粹靠猜去破案,就想出风头。
两个人谁也不服谁,当着两位直属领导韩局和戴局,撒破脸皮吵了起来。
两个人的矛盾终于揭开盖子,公开化。
结果弹道对比不对,秦川建议被否,落后一局。
当发现罪犯可能是格愣眼,秦川又搬出来几年前抢劫储蓄所的案子要并案。
胡兵照样认为犯案人数对不上,不能生拉硬扯。
但韩局分析后认为并案有道理。此时秦川又加了一分。
两个人真是水火不容。
最后的致命一击给到胡兵,也是出人意料。
犯罪嫌疑人尸身上的龙蛇纹身,被人认出来,是九号家属区的陈小秋。
而这个区域,正是胡兵指导下,排查了四次,却被漏掉了。
因为这个疏忽,延迟了破案,搭进去的是多少刑警,和路上排查的武警警力。
此时胡兵的心就跟油锅在滚,没想到捅这么大娄子,最后出糗的会是自己。
谢厅,韩局,戴局在追问了直接排查的小民警杜逢春后,内心明白了七八分。
虽然杜逢春吐吐吞吞,不敢直接挑明。
把嫌疑人陈小秋的情况压下没上报,胡兵得负主要责任。
当着众人,谢厅没有骂得太难听。
估计前面看着胡兵频频出招,打压秦川的观众,此时想着胡兵这次算是彻底栽了吧?
结果呢,当秦川得意地在镜子面前照来照去,手上还拿着刚刚收到的热乎乎的人个二等功奖章,被进门的胡兵一顿冷嘲热讽。
你得奖,我挨骂,结果我位置还坐得牢牢的。
你还得在我手下吃饭。
且熬吧。
此时的观众,估计跟秦川一样,恨不能上前打胡兵一拳。
就跟看着张克寒案稳坐钓鱼台的溪城顾局一样,案情火烧眉毛了,他在那里摇头晃脑,慢条斯理,不紧不慢地。
也许有人心里会说,领导是不是眼拙呀,胡兵都这样了,还不把他一把撸下来?让秦川上去?
这样想的人,是站在秦川的视角,假如你是领导,胡兵万万不能这么处理。
因为胡兵身后站着大多数跟他类似的,抱着类似想法的人。
秦川只有一个,他就是来搅局的。
把陈旧的,故步自封的,按步就班的老一套里撕开了一个口子。
这样的人可贵不可贵?当然可贵。
维持这部机器运转,需要秦川来推动,但最基本的还是得靠广大的,平庸的,类似于胡兵这样的刑警们维持住。
日常的工作需要这些大多数,靠秦川一条枪远远不够。
换了一个胡兵,能把他身后的所有人一起换掉吗?
胡兵当年何尝不是一个热血青年,也是打过硬仗,啃过硬骨头的。
如今年纪上来,经验逐渐老旧,成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看似碌碌无为的大多数。
把胡兵换下,让秦川来。
这么一来,动了胡兵的蛋糕,不满的人肯定不止胡兵一个人。
胡兵在原地根深地茂,他能一句话,把整个所人带着一起走就很说明问题。
秦川立了大功,但是有没有能力和水平挑动这池水,保证不出岔子,谁也不敢打保票。
让他坐上直升机,一下升得太快,其中一个后果是跌得越狠,反而害了这颗好苗子。
另外挑起更大矛盾,对本地稳定的大局也不利呀。
所以戴局是第一个不同意。也包括韩局。
保证胡兵的位置,也是稳了他背后一干打酱油人的心。
里面有一句话很有意思,戴局说,我也不知道两个人怎么回事,见面就掐。
戴局职场老手,怎么看不穿两个人心里这点小九九。
一个要守住地盘,一个偏不想论资排辈。
新与旧的冲突,是不可调和的。
最好的选择是稳住基本盘胡兵,让秦川再继续磨一磨。
假如他真是一条龙,一定会冲破樊篱,拉都拉不住。
而假如不是,秦川也就逐渐成为第二个胡兵。慢慢被被同化掉。
所以人家胡兵也是有后台的,这才是他能稳住位置,还升一级的原因。
你同意吗?
END
喜欢就点赞,在看,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