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智行致力于将元神AI打造成为领先的平台智舱AI,把AI能力全面应用到智能座舱各场景,形成围绕智舱服务的AI插件生态,加速智能座舱的iPhone时刻到来。
此前,新华财经撰文《汽车智能座舱有望迎来“AI iPhone时刻”》,报道指出:智能座舱是汽车智能化的关键领域之一,也是大模型赋能具体领域的重点场景。智能座舱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娱乐和信息功能,还能通过AI化服务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成为汽车产业“下半场”竞争的关键所在。以下为文章全文。
在今年举行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通义、斑马智行、英伟达联合推出了舱驾融合大模型解决方案,并将率先在智能座舱场景落地,让智能座舱的“AI iPhone时刻”渐行渐近。
当日大会上,斑马智行发布了基于通义大模型的智舱AI技术品牌:元神AI,其首席产品官蔡明表示,“斑马智行将All in AI来实现AI in All,致力于将元神AI打造成为领先的平台智舱AI,把AI能力全面应用到智能座舱各场景,形成围绕智舱服务的AI插件生态,加速智能座舱的iPhone时刻到来。”智能座舱有望成就汽车行业的iPhone时刻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进步,智能座舱已成为汽车行业智能化变革的重要阵地。从最初的简单信息娱乐系统,到如今集自动驾驶辅助、人机交互、个性化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智能平台,智能座舱正逐步走向成熟。汽车领域多次强调智能驾驶iPhone时刻的是小鹏汽车,其创始人何小鹏指出,小鹏汽车All in AI,正在迎来自己的“iPhone"时刻。云栖大会上,小鹏汽车展示了基于大模型的端到端自动驾驶能力。业内其他企业也在对智能驾驶给与关注,以特斯拉为引领,小鹏、问界、蔚来、智己等纷纷走上端到端自动驾驶之路。当自动驾驶技术路线逐步共识并走向同质化,代表智能移动空间属性的智能座舱,将为产业和用户带来更多变量和价值。根据毕马威《2023年智能座舱白皮书》,预计到2026年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达到2127亿元,2022年至202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约17%,渗透率有望从59%提升至82%。然而,智能汽车发展10余年,用户尚未获得丝滑的智能座舱产品体验。一方面,以屏幕触控为主的交互方式,增加了驾驶风险,很多时候,智能设备的功能并不完全符合实际使用场景,导致用户不得不去适应设备,而不是设备适应用户。另一方面,APP封装服务的方式限制了座舱数字化生态发展,相比智能手机,智能座舱应用数量少、活跃度低,车载APP生态尚未发展起来就将过时。观察iPhone引发的智能手机产业变革之路,以触控交互为核心的交互方式变革、以APP应用为核心的服务生态变革是关键,前者是变革的技术基础,后者是形成产业生态和规模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如今,智能座舱更加有望成就汽车行业的iPhone时刻。“汽车场景与手机场景完全不同,不能照搬手机模式,需要穿越旧习惯。”斑马智行首席产品官蔡明强调,智能座舱的iPhone时刻,就是要去掉触控交互为核心的交互方式,以自然语言交流取代;去掉以APP应用为核心的服务生态,以AI化服务取代。自2023年上半年起,大模型上车成为行业内的热门话题,吸引了众多车企和科技巨头的关注。国内外超过30家车企纷纷宣布采用大模型技术或公布相关上车计划,一时间,大模型上车似乎成为了智能座舱的标配。然而,这股热潮背后,却隐藏着不少问题。部分车企在推广大模型时,过于注重营销噱头,而忽视了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和用户体验。一些已搭载大模型的智能座舱,其功能多局限于对话、绘图等表层应用,存在着交互障碍,如“已读不回”、“已读乱回”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这种浅尝辄止的做法,不仅未能充分发挥大模型的潜力,反而让消费者对大模型上车产生了质疑。实际上,通过大模型增强语音交互不受限于场景,更适合落地,而搬运移动端大模型应用的方式在汽车场景依然走不通。Questmoblie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移动端AI原生应用月活用户规模已经超过6630万,通义、讯飞星火等应用内智能体数量均已破万。但移动端的AI应用或者智能体落地汽车座舱场景,存在诸多水土不服的情况。要实现大模型上车的实质性发展,交互变革和服务重塑是不可或缺的两个关键点。斑马智行首席产品官蔡明强调,智能座舱的“iPhone时刻”就是要去掉触控交互为核心的交互方式,以自然语言交流取代;同时,去掉以APP应用为核心的服务生态,以AI化服务取代。为此,斑马智行行业首发生成式场景引擎,实现原子服务的场景化分发,同时,通过智能体成长管理平台,引入并适配更多面向智能座舱场景的智能体,阿里及蚂蚁集团旗下的钉钉、支付宝、夸克、大麦等就是首批专属AI化服务。业内人士认为,大模型上车正在迈向实质性阶段,需要专业级角色入场,方能引领智能座舱迈向真正的“iPhone时刻”。这些角色需具备三大核心特征:一是深谙大模型之道,拥有体系化的AI技术、OS及芯片技术底座支撑;二是精通汽车行业,拥有多年深耕的深厚底蕴;三是深刻理解用户需求,具备强大的用户洞察能力、用户型产品落地能力及丰富的用户运营经验。作为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汽车操作系统与人工智能科技公司,斑马智行专注在智能座舱业务领域,有10余年的产业洞察与技术沉淀,正是这一领域的超级玩家。据公开资料,斑马智行基于10余年全自研全栈智能OS技术,能够帮助AI应用快速接入以及为没有AI化的应用提供AI上车的底层能力,对国内外主流AI芯片的兼容能力,和通义基模的深度调度能力。合作客户包括上汽、一汽、大众、长安、宝马、奥迪、保时捷、日产、吉利等,合作品牌超过30家,覆盖150多款车型,量产落地700多万辆汽车。“智”胜汽车革命下半场,AI化服务生态值得期待
“如果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比作我们的上半场,上半场打得不错。但是真正决定胜负的是智能网联汽车这个下半场。”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曾不止一次如此表示汽车产业变革中智能化的重要性。对于大模型技术,他认为,应该学会中国“下围棋”的方法,通过大模型赋能制造业、赋能具体领域,实现人工智能应用,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在过去十多年的智能座舱发展历程中,基于Android系统的APP生态占据主导地位,以斑马智行AliOS和华为HarmonyOS为代表的自主系统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搭载AliOS系统的车辆100多万辆,搭载HarmonyOS的车辆有10多万辆,剩下基本都是基于Android系统。智能座舱是汽车智能化的关键领域之一,也是大模型赋能具体领域的重点场景。智能座舱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娱乐和信息功能,还能通过AI化服务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成为汽车产业“下半场”竞争的关键所在。AI化服务生态,是指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座舱服务系统,它能够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精准、高效、便捷的服务。与传统的APP封装服务相比,AI化服务生态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根据不同场景和用户行为动态调整服务内容,实现服务的原子化和场景化分发。这种全新的服务模式不仅能够显著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还能够为车企创造新的商业价值。在AI化服务生态的构建过程中,大模型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模型以其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为智能座舱提供了更加自然、流畅的交互体验。通过大模型的应用,智能座舱能够更准确地理解用户的指令和需求,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同时,大模型还能够不断学习和进化,与用户共同成长,形成更加紧密的人机交互关系。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AI化服务生态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AI化服务生态将不仅局限于智能座舱领域,还将逐步渗透到汽车制造、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形成覆盖汽车产业全链条的智能化服务体系。基于此,中国汽车产业有望建立自己的AI化服务生态,形成更适合座舱场景、用户体验的服务,甚至新的商业模式;同时,也将让自主操作系统和芯片这个根基扎得更牢,成为智能化下半场的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