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民办教师/作者:谢云兰/延安北京知青文苑

文摘   2024-09-10 00:00   陕西  




典岁月 藏真挚


“遥忆大西北”征文




我当民办教师


谢云兰

插队的第二年,掀起了学大寨赶大寨的高潮,同时也号召农民学文化,摘掉文盲的帽子,搞普及教育,号召村村有学校,让偏远山区的孩子们就近入学。一时之间,大大小小的学校,像雨后春笋一样,遍布了整个官庄公社。

我们高家河小队也紧跟形势,建起了“高家河小学”,队里派我当老师。

开始我不敢接受,我跟队长说:“我初中还没毕业,半瓶子醋怕误人子弟哩”,队长说不怕,摸着石头过河。有队长的支持和鼓励,我就应下了。

即然接下了这个任务,就开始行动吧!

队长先找了一孔窑洞当教室,我把当教室用的窑洞里和院坝齐齐的打扫了一遍,社员们听说村里要办学校,格外高兴,纷纷把自家的长条桌子和长板凳贡献出来,给孩子们当课桌和坐椅用。队长又拎着半桶黑乎乎的稠稠的不知什么原料熬成的东西,用一把排笔在窑洞的后墙刷了一块黑板,又随手扯了一根编筐子用的荊条,用镰刀三下五除二的削了一根教鞭,他又找了半袋石灰粉给我,我把石灰粉倒在盆子里,掺了些水和成糊状,在窑洞外面墙上写了“高家河小学”五个大字,又在窑洞里边的墙上写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接着几天就去家访,我们高家河小队是个小村子,加上知青才8户人家。除去在公社小学上学的学生外,拢共统计了6岁一13岁孩子共11个,分三个年级。队长把教师和学生名单上报公社,然后等通知。

过了两天窑里的有线广播响了,传出一个女播音员的声音:“各大队注意啦!明天上午9:00各村新推荐的民办教师,到公社培训三天,自带行李。”次日,我把洗漱用具和碗筷笔记本钢笔装在挎包里,背上行李出发了。我村离公社五里路,一会儿就走到了。

进了公社院门看到一个指示牌:新教师报到处。我按着指示牌的方向进了一个办公室,一个女干部手里拿着一本花名册,我报了村名和姓名签了到,另一个干部把我领到宿舍(是一间教室改为的宿舍,是地上铺了厚厚麦草的地铺)我把行李放下后背上挎包去了会场。

9点钟大会开始了,一个干事上台组织会议:大家安静,现在请公社书记致欢迎词。书记致完了欢迎词,走下台去,公社主任又上台讲话:他先介绍了民办教师的性质,他说:“民办教师有着农民和教师双重身份,国家每个月发4元生活补贴,所在生产队里给记工分,麦假,(就是夏收学生要放忙假),暑假和寒假学生放假,民办教师要回生产队参加劳动挣工分,年底和社员一样参加生产队分红,大家听明白了吗?”台下一致回答:“听明白啦!”上午的会议就结束了。

到了该吃中午饭的时候了,(为了迎接新教师到来还特意杀了猪)大家排队打饭,中午的伙食是:两个杂面馍和肉片,白菜,豆腐,粉条大汇菜,我端着一碗汇菜边走边闻着,哇!真香,久违了!

下午的按排是参观先进生产队的养猪场和学校,一天的活动就完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专门负责我们的那个干事来了,把我们新教师分散到官庄小学各各班级去观摩教学,上午听了两节主课语文,算术,下午听了2节其它课目,然后自由活动。

第三天吃罢早饭,负责我们的那个干事,把我们带到一间教室里,由一个有着十几年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年教师,给我们讲教学方法。他开门见山的说:陕北农村因地理环境的原因,方方面面条件有限,所以村里的学校都是【复式教学法】,何为复式教学法呢?就是一个老师教几个年级,比如说:你村里有一,二,三个年级,就是三復式教学法,以此类推!坐位上立刻响起一片唏嘘……这课怎么上啊?晕∽(老师打手式示意安静)他又给我们讲了怎么安排好每天的课程,听得我似懂非懂,最后结束语:要从实践中积累经验。

公社书记又对与会的全体新教师说了一些鼓励和鞭策的话,然后,起头唱了一首《大海航行靠舵手》,在歌声中结束了三天的培训。

然后,新教师都到教务处去领教材和学生的课本和一盒粉笔,同时还领了生活补贴4元钱,我就回村了。也顺道一家一家的通知了学生——明天正式开学。

晩上我又想了一遍老师讲的课,我教的是1一3年级等于是三复式教学法,我先打开教材划了重点,就睡觉了。

清晨,明媚的阳光照耀着院坝,今天我起的格外早。就要走马上任了,18岁的我心中不免有些忐忑?!新的事物,新的起点,新的开端。我想老师应该是严肃的庄重的,于是我把赶集时才穿的衣服找出来穿上,把两个小辨子梳好,站在学校门口等着我的11个学生到来。

看到他(她)们陆陆续续的来到学校,一叠声的叫着:谢老师好!叫得我有点飘飘然,愣了几秒才赶紧说:“同学们好!”把大家领进教室,按年级排了座位。像以前自己上学时那样,选了一个大点的女孩当班长,尔后又讲了一些上学的规距。比如说:不迟到不早退,举手发言,认真听老师讲课等等事项,发了书和本就放学了。

第二天正式上课,我站在教室门口,等同学们坐好后,我走到讲台上站好,班长喊:起立!同学们站起来喊了一声老师好!我说:同学们好!坐下。这时队长的摸着石头过河的话在耳边响起,于是呢我先带着同学们唱了一首耳熟能详的革命歌曲,然后就给几个一年级的同学上语文课,让二,三年级的同学先预习,我给一年级的语文拼音写在黑板上,教他们读了几遍,就让他们照着往本子上写,然后让二年级打开语文书,我把课文中的生字写在黑板上,教他们读了几遍,又把课文读了两遍,就让他们把生字一个字写一行。然后,又打开三年级的语文书还没讲课呢,就听到一年级的同学说:谢老师我们写完了还干甚呀,谢老师,谢老师叫得我耳朵嗡嗡的,毕竟是头一次接触这行业,全乱套了。幸亏队长及时来了,说今天的课就上到这,放学!才扭转了尴尬的局面。

我把教材往知青窑里一放,拿了一块玉米发糕,边走边吃就去塬上大队小学找李老师取经去了。见了李老师把今天发生的事对他讲了一遍,他笑着对我说:“别急,万事开头难嘛。”李老师拿出一个日记本,上边有他当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心得体会,他给我讲怎么样把每节课的时间控制好,说着说着一看天麻麻黑了,我和李老师说:“我得回去了”,他把日记本塞我手里让我拿着,还说不懂就来问他,我谢过了李老师就回高家河了。

在教书的路上磕磕绊绊的走了一个多月才捋顺了。我们插队那几年陕北农村家里都很穷,又不太重视学习这方面,我发现有的孩子捏着一个铅笔头写字,大多数孩子们都没有橡皮,字写错了用手指头沾点唾沫一抹了事。我把这里的情况写信跟家里说了,很快家里就给寄来了铅笔和橡皮,还有一本《革命歌曲大家唱》还鼓励我好好干。我给孩子们每人一只铅笔一块橡皮,他们接过东西翻来覆去的看,喜欢的不得了。

别看小小年纪,也都知道感恩。次日上学时每人手里都拿着东西,有拿2个包子的,有拿两个煮鸡蛋,有煮玉米棒和红薯,一股脑的都塞到我手里。我拿到知青窑洞里用刀切成小块,装在一个碗里分给大家吃,我还拍着手教他们唱歌,尽管唱的南腔北调,看到他们高兴的样子,我的心里也别样的开心。

过六一儿童节时我编了几个小节目,请全村老少到场院来观赏。

先是由队长古灵精怪的6岁的小儿子,唱了一小段京剧,临行喝妈一碗酒......还带着动作把大家都逗笑了,班长和几个女同学唱了一首歌,然后由我带着三个同学演了一个即不合哲也不压韵的三句半,最后是大合唱,我起了头打着拍子——

第一支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二支歌:社会主义好

第三支歌:学大寨赶大寨

我还别出心裁的把男女老少都拉起来一起唱。年年岁岁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汉子们,和整天推碾子拉磨带孩子的婆姨们,也扯开喉咙唱起来,尽管调不准确,也让沉寂多年的小山村热闹起来,大家唱了一支又一支,歌声飞出了场院,飞过了小河,久久的在山谷里回荡。

一年中最忙的麦收季节到了,学校都放几天忙假,回队帮着抢收麦子,我也跟着社员一块割麦子背麦子,还挤出时间带着学生去地里拾麦穗,交到队里换点钱当学校经费。

班里有个7岁男生家住河对面,每天上学,放学我都接他送他过河,赶上雨天河里涨水,我还把他背过河,迎来了乡亲们感激的眼神。

一晃到了学生升级考试的时候了,村里学校和官庄小学同步考试,公社教导处统一出题,把卷子封好,由队长拿回村里,学生答完题再由队长封好送到教导处,有专门一些阅卷人士,然后等通知,及格的学生升级,不及格的留级,终于等到通知下来了。我所在的高家河小学的学生全部升级了,大家欢欣鼓舞,又唱又跳。学生们都升级了,我给了乡亲们一个满意的答卷,同时也肯定了我的成绩。

春去秋来,四季轮回,从69年插队到高家河这个只有7户人家的小村子,到71年已经第三个年头了,当了两年民办教师。

那时知青有的办了病(困)退的,有的招工了,有的被生产队推荐上大学的,每个队都剩下三两人,公社为了方便管理,实行了并队的措施。我们高家河原来五个女生,一个办了困退,一个转插河北了,剩下三个人,本大队刘庄小队原来四个男生,一个招工一个上大学了,剩下两个人,大队把我们三个女生并到了刘庄小队。队长问我有什么打算?我一想我一女知青一个人在生产队,第一自己有很多不便,也给队长添麻烦,就辞掉教师职位,跟随那两个同学一起去了刘庄小队。

1972年年底我分配了工作,离开了生产队,离开了延安,1992年调回了北京。

五十多年过去了,多少人和事都随着岁月忘记了,唯独清晰地记着插队在高家河小队时的情景,记着那一边靠山一边沿水中间是一条曲曲弯弯细又长的羊肠小道。记着生产队的乡亲和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最最难忘的是那所我当了两年民办教师的高家河小学。


2023年7月12日

2023年7月 修定

(文稿编辑:冯军)






往期回顾:



谢云兰|矿山人的峥嵘岁月/学徒工/知青往事









作者:北京知青 谢云兰




记得那是个星期一,我早早就起床了,眼前一切都是陌生的,从今天开始,要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起点,新的挑战,刷牙洗脸,把两个小辫子梳好,穿上工作服、戴上工作帽、背上挎包,把饭盒和笔记本钢笔装入挎包,雄纠纠气昂昂的走出了宿舍,先到职工食堂吃了早饭,苞米渣粥、咸菜、馒头,然后,走了约一里路到了厂门口,又把帽子正了正才走进去,见了谁都礼貌的点头,“师傅好!”叫了一路。

进了修理车间等我的师傅,一会儿吉师傅来了,给了我一把工具箱钥匙,我打开工具箱,看到叫不上名字的几十种工具,整齐的码了三层,上午没给我安排工作,师傅就教我认工具,我认真的把师傅讲的话记在笔记本上。隔天,修理班的班长到班组宣布工作任务:某某车二级保养(简称:二保),师傅打开工具箱,拿出一个镀锌铁盆,一边往盆里拿今天要用的工具,一边给我讲二级保养的重要性和责任。

一是看轮胎里零件磨损情况和刹车片磨损度,缺不缺油。二是因为我们矿是山区,又有很多弯道,修理完成后,要认真检查,确保司机安全,和车辆安全行驶。我把师傅讲的记在笔记本上,还把要用的工具也记在本子上,一个轮子一组人,四组人准备好了工具,站在组长分的位置那,等待该保养的车进车库。

我们分的是右前轮,该保养的车缓缓的倒进了有着一米宽地沟的车库,车停稳了,开始干活,只见师傅拿起卸轮胎的长约1尺的套筒扳手和一根加力杆,迅速的把8个大螺丝拧下来,让我把千斤顶和加力杆递给他,他下到地沟里把千斤顶顶好,把加力杆插进千斤顶的孔里,让我扶着轮胎,他用加力杆压了几下,又从地沟上到地面,把轮胎取下来,我抬眼看了一眼别的组,也都把轮胎卸了下来,车子只靠四只千斤顶撑着,整个车悬空了看着很危险,师傅让我拿油盆在车的油箱里用皮管抽了半盆汽油。








吉师傅指挥着我要开口扳手,我看了半天才找到,师傅取下一个零件交给我,我把拆下来的零件放在油盆里清洗。又找梅花扳手递给师傅,赶紧用毛刷刷零件上的油泥,尖嘴钳、螺丝刀、锒头,一样一样的交到到师傅手里,又一样一样的把拆下来零件接过来放入油盆里清洗油泥,忙得晕头转向。

房檐上挂着冰凌柱,我头上却浸着细微的汗,用毛刷刷零件太慢,索性下手洗,大冬天的,手刚伸到汽油里,冰凉的汽油扎得手骨节疼,好不容易洗完了零件。“小谢!这个轴承不能用了,到备件库换一新轴承”。我小跑着把轴承领回来,刚抹上黄油交到师傅手里。“小谢!把刹车片送到钳工组换个新的”。我赶紧把手在棉纱上抹了一把,拿起刹车片到钳工组换了一组新的拿回来,装上,又把轮毂帮着师傅抬着装上,一踩刹车有点紧,又将刹车片拆下来送到钳工组磨一下,拿回来装上。

随后把轮胎装上,螺丝拧上,师傅下到地沟把千斤顶松了拿下来,又用套管扳手加上长加力杆把螺丝上紧、刹车调好,让司机上车试一下刹车灵不灵,司机满意的点头,在任务单上签了字,把车开出车库,我赶紧将油盆里的黑油倒掉,换了半盆干净汽油,把所有用过的工具洗了一遍,用棉砂擦干码进工具箱,剩下半盆汽油一并放进了工具箱,上了锁,今天的工作到此结束了。

下午没给我和师傅分活,我们新职工坐一起聊天,师傅们要么找地抽烟去了,要么坐着打盹,五点钟下班铃声响了,大家都往外走,我住的地方没热水,我在单位把脸和脚洗完了,才到食堂打饭,第一天就在紧张懵懂中过去了。

第二天,我想我是学徒工,应该积极向上,给师傅留下好印象,早早的就到了车队,先给炉子加了几铲煤,让屋子暖和些,然后打了一盆水,把所有工具箱擦了一遍,又往地上撒了些水,用扫帚齐齐的扫了一遍,这时上班的铃声响了,工人们陆续的来到各自的班组,坐下来等着班长分配工作。我拿着一本解放车的介绍看着,“解放牌卡车,是一款由我国知名汽车制造商,一汽生产的重型卡车,是具有较高的品质和可靠性,主要用于长途运输”。正看到半截,班长举着任务单进来了,今天的生产任务还是给车做二级保养,给我和吉师傅分的是左后轮。我赶紧放下书去准备修车用的工具,打开工具箱,想着昨天是前轮今天是后轮,所用工具应该没啥差别吧,就把该用的工具装在油盆里端着,另一只手拎着千斤顶,站在那等待要保养的车进库。

只见那辆车缓缓的开进车库停稳后拉了手刹车,司机从驾驶室下来,四组人员各就各位的干了起来。昨天干的前轮一个轮胎,今天干的后轮2个轮胎,干活的流程不变,学徒工还是给师傅递扳手,洗拆下来的零件,到备件库换零件等杂活。

一转眼三个月的试用期满了,队部和各位师傅们给10位学徒工做评定,结果是学徒工在试用期间表现良好,全部转成正式汽车修理工。从此刻起就正式开始了汽车修理工的生涯。还是多以保养车辆为主,就是学徒工干活多了些,偶尔拿不定主意的请教师傅,一般的活都能顺利完成。下午没事师傅还接一些小活带着我干,比如,换油管、换垫子、修水泵、汽泵等,时光任冉一晃半年过去了。

1973年6月21日,这天还是保养车辆,我把工具拿出来准备干活,这时邮局送来一封电报,是吉师傅的,电报内容是师母病重,速回!师傅望着我左右为难,我说,“师傅您快走吧,我能行!”

说是说,没有师傅坐镇,心里还是有点慌神,虽然顺利的完成任务,但还是有点忐忑,下班了也没敢回宿舍,在车厂转悠,不知道我修的那边轮子有没有问题?一会儿看见了那辆车归队了,我悬着的心才落了地,司机问我,“小谢!怎么这么晩了还没回去?我笑笑没有回答”。

我们修理班没有分门别类,除了二级保养,还有小修、焊水箱,底盘传动轴等等活,班长分配什么活我们无条件的执行,这样也好,我们在学徒期间能全面发展。

1974年元月5日,我正在修理车间,只见师傅风风火火的进到班组叫我,“小谢!拿工具,某某车传动轴有问题,在老爷岭附近拋锚了”。那时我们已经来汽车队将近一年了,虽然在修车技术上还不如前辈,可是修什么部位要用什么工具是滚瓜烂熟,我轻车熟路的把工具装在工具包里,又到备件库取了几样传动系统可能要用的配件,还多了个心眼带了一个手电筒,然后跟师傅坐上车去救援。

到了地方我抢先拿了一个草垫子铺在车底下,拿了工具钻了进去,正是十冬腊月我躺在车底下,北风像刀子一样划过我的脸颊,手也冻麻了,拿不住扳手,这时候想起了延安人民艰苦奋斗的情景,先辈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鼓舞着我。我往手上哈了些热气,把螺丝拆下来,一看是轴承散了,赶紧把坏轴承取下来,把新轴承换上,又往里边注入了黄油,把螺丝拧上,钻出车底,让司机试试。师傅看我冻得发抖,脱下棉袄把我包住,感动的我热泪盈眶,心里暖暖的。司机也赶紧打开车门让我到驾驶室里坐着,这样的师徒情谊将永远记在心里。

师傅是从艰苦卓绝的年代过来的人,从不浪费东西,地上掉一个螺丝帽也拣起来,把扔在地上半盒的黄油都收起来,装在一个大盒子备用,他的一言一行感染了我,我也开始把废弃的东西收拾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转眼间三年学徒期满,我们10个学徒工经过考试,都以优异成绩晋级了,我们恋恋不舍的和师傅分开了。1975年矿上又招了一批三线来的知青,我们也升级为师傅了,开始带徒弟。那年我24岁了,师傅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是个转业兵我很喜欢,1976年就结婚了,同一年女儿就出生了,单位从修理班把我调到了仓库当保管员,又是一个新起点、新开端,应该更好的为矿山建设服务。

在后来的日子里,全矿工人你追我赶,拧成一股绳,使我矿生产的钼粉一直在冶金系统名列前茅,效益逐年上升,比过去翻了几倍。矿山的福利也跟上了,把过去的土坯房都推倒了,建起了一幢幢的楼房,我们也从职工宿舍搬进了有暖气、卫生间的楼房。我们二线汽车队也扩大了场地,进了新车,一切都朝好的方向发展。我们知青始终保持着延安人民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在生产线上摸爬滚打,把青春献给了矿山建设事业,弘扬延安精神,为矿山更上一层楼而添砖加瓦。

如今,金堆城钼矿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钼采矿、选矿、冶炼、加工、科研、贸易一体化大型联合企业,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离开金堆城钼矿已经三十多年了,时时都在怀念当年的社会主义工业建设,艰苦创业的时代精神和青春奉献,关心着在新时代的腾飞和发展。衷心祝愿,我曾经工作、学习,生活过的金堆城钼矿继续向前,为祖国创造出更大的成就和贡献。

(2023年10月22日写于北京)







70年代谢云兰在延河边的留影


和工友留影(作者在前排左一)





作者简介:
谢云兰(前排左二),1951年生于北京,1969年1月到延安官庄公社高家河小队插队,当过两年民办教师,1972年12月分配到陕西华县金堆城钼矿工作,1992年调回北京。












李红霞,陕西延长人,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现工作于宝塔采油厂,爱好诵读、公益活动。








再看老厂房

点击可放大观看






致在这里工作生活奋斗过的人们!



遥忆大西北


总编审:张庭学 何晓新 梁 军

组织策划:北京知青分会秘书组、公益服务队

本期编辑:黑蝶


《插队在延安》

——延安县插队知青纪事


栏目编审:李增春 王 琦  张庭学
本期编辑:菊霞






遥忆大西北:“建设者·工业情”征文启事





延长老矿典藏
本号系民间公益平台,仅限文学、文化交流,特此声明;文以载道、明智通理;薪火传承、不负韶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