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难忘的几件事》作者:闫建中/差点成了老红军的女婿/延安电厂北京知青往事

文摘   2024-09-15 00:02   陕西  




典岁月 藏真挚







主播:呼顺峰



生命中难忘的几件事


作者:闫建中



1969年1月,我与同学一起由北京63中学,来到甘泉县道镇公社贺庄大队插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们生产大队共接收了13名北京知青,有7人分到第一生产队,我们4个男生和2个女生,分到第二生产队。我在生产队生活和劳动了3年时间,直到1972年被县里抽调到学校,当了一名人民教师。

回忆三年的农村插队生活,我经历了劳动锻炼的艰苦,也学到了很多生活上的经验。直至今日,每当想起在农村时的那些人和那些事儿,我都历历在目。尤其是经历过的紧急抢救山火、翻山越岭去南泥湾挑稻种、还有差点儿成为村里老红军女婿的经历,真的是让我终生难忘。




差点成了老红军的女婿

插队时,我差点当了老红军的上门女婿,这是件真事,起码当时已经有了这个苗头。

我们村里有位老红军,在部队时,他已经升职到营长,后来因为部队要开拔离开陕北,不知什么原因,部队同意他留了下来,并一直享受着老红军的待遇。老红军的爱人是湖南人,是有钱人家的女儿,但她参加革命来到延安,还读了延安的大学。据说他们是经领导同志的介绍成的家。婚后生了5个孩子,老大是女儿,正在外村读中学。可能是老红军的爱人看我是个北京小伙,平时老爱叫我上他们家去吃饭、聊天儿。经常给我这个或那个的东西,还要给我北京的父母写信,要我和他家的大女儿定下这门亲事。十七八岁的我,当时对这些事儿还是懵懵懂懂,看到眼前这个十五六岁,瘦瘦小小的姑娘,心里没有一点儿感觉,但又觉的这家人给了我很多的关照和温暖,就这样糊里糊涂的过了一段时间,最后因为我离开生产队参加了工作,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作者插队前全班同学毕业合影



男知青集体照,前排中间为作者


闫建中,1952年出生,北京63中68届初中毕业生,1969年1月甘泉县道镇公社插队。1972年被录用为公办教师,1978年调入延安电厂子校工作,1990年调回北京,于2012年退休。









呼顺峰,永坪炼油厂后勤管理部工作,爱好诵读、公益活动。









往期回顾:





诵读:常瑛







作者:北京知青 徐淑静



1970年7月,我们黄陵县隆坊公社南河寨大队第二知青小组的郭翠平同学,被上级组织选拔到县委机关工作,我们知青小组的全体同学为欢送郭翠平,一起来到距村子七十多里远的黄陵县城,并到当年人文初祖的黄帝庙参观,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照片里的同学衣着朴素,笑脸清纯,展现了我们青春的容颜与深厚的友情。五十年多来,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脑海里就涌现出插队时每个同学的身影,并对插队生活浮想联翩。





我们知青小组共七位女同学,分别于1969年1月和2月来到黄陵县隆坊公社南河寨大队第二生产队插队劳动。我们所在的第二生产队22户人家,虽然广种薄收,但在原上和沟里有着大片的土地可以耕种。值得炫耀的是生产队还有24棵大核桃树,能够让乡亲们赶集时换点儿零用钱。刚到村上那一年,队里核桃大丰收,一架子车架子车的拉回村里分给各家各户,天儿凉了的时候,我们厨房的地上还堆着很多的绿皮核桃。

南河寨村共有三个生产队,一队的条件最好,夏天还种着西瓜可以卖钱,秋后老乡分红还挺不错。我们生产队居于第二,尽管第一年秋天分完粮食,我们知青小组还倒欠队上66元钱,但队里对我们还是挺照顾,我们七个同学从来都没饿过肚子,即便是欠队上的那66元,最终也不清楚还了还是没还。

我们二队队长叫马聚运,40多岁的陕北汉子,一身种地的绝活儿,虽然家有两个老人和五个孩子,由于他勤俭持家,精明能干,我们当时就看出他家的生活状况,肯定要好于队里的其他家庭。我们知青小组住在队长家的一排西厢房,出工干活或者有什么问题,喊一声马队长很快就能得到解决。

这张珍贵的照片上(见上图),我的同学刘新坐在前排的的最中央,是个最好的位置,也留下了最好的神态。不由得让我想起,在7月的打麦场上,队长派活儿,让我俩每人端着长把柳条笊篱,跟在牛后面接牛粪的情景:第一次看到牛尾巴翘起来的时候,我俩面面相觑,手忙脚乱,嘴里喊着:“呀,牛要拉了!”,可手上却不知道怎么才能接住牛粪。迟疑之中,一摊牛粪重重的落在厚厚的麦子上。队长在场院边上看到了,赶紧跑过来,一面无奈的对着我俩说着:“唉唉! 咋就是两个瓜娃嘛!”,一面帮着我们一起把牛粪清除到麦场外。此时的刘新和我想着刚才的那一幕,虽然心里很自责,但还是止不住捂着嘴不停的笑着。实事求是的讲,那一大摊的牛粪,即便接着了,我俩也拿不动,弄不好还是要掉在麦子上。

后排右边第一位是同学叶玲莉,照片上的她脸上露着轻轻的笑意。记得那年春天,她在院子里晾晒被子,不知从哪儿倒腾出一个指南针,正当她自己摆弄着看时,被队长家的三娃看到了,因为没见过这东西,就追着叶玲莉问:“这是个啥东西?是不是照相机?”叶玲莉同学顺口说了句:“对,是照相机啊!”这下好了,院子里几个玩耍着的孩子,都跑过来让她给拍照。玲莉同学就像真的摄影师一样,扭着细细的柳条腰,挨着个的给孩子们拍照,可他们哪里知道,这可是照不出像片来的指南针,看着眼前的一切,站在旁边的我,笑得肚子直疼。

那位毛眼眼的鲁美丽,在后排叶玲莉的旁边。插队时,看到村里老乡缺医少药,看病困难,就下决心自学中医针灸,她到公社参加赤脚医生学习班,回来后在自己身上练习扎针灸,在地里劳动,大家在地头休息时,她却跑到草里挖中药材。我曾经因为膝盖疼,体验过鲁美丽同学的针灸技术,针灸的酸麻,让我看见针灸就害怕。但是村里的老乡很信服鲁美丽,找她针灸看病的人很是不少,鲁美丽同学的执着和努力,曾为村里一位半身不遂的老乡治疗的很有成效。为此,美丽同学还被评为知青先进个人,到延安参加了知青先进分子经验交流大会,鲁美丽真的好厉害,不服是不行的。

后排中间位置是同学刘亚琴,她从下乡第一天开始,就与村里的年轻人打成一片,对村里的事情了解最多。她与涯畔老乡家的两个姐妹关系处的很好,她们经常教亚琴同学纳鞋垫,缝补衣服,还常给她带来好吃的,让我很是羡慕。亚琴同学最爱养猪,我们知青小组养的一头猪,就她给猪喂食特积极,一点儿也不怕猪圈里的脏臭。但是,我们知青小组养的这头猪,长的像个胖圆球儿,就是不长个儿,老乡看到后对我们说:“你们给猪吃的太勤太好,没把猪克郎的骨架子撑起就没长开”。我们喂的猪虽然没有长好,但却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小皮鞋”。

照片后排最左边的是同学郭翠平,她是我们知青小组的组长。人缘好,脾气好,做饭好,最有互助谦让精神。我最爱吃她擀的面条,哨子里土豆块儿切的小小的,吃起来味道特正宗。郭翠平还会做荞麦凉粉儿,每次我们吃凉粉儿,都是她亲自来做,好像有什么绝招儿似得,她做的凉粉儿就是好吃,最受同学们欢迎,那时候我们吃顿凉粉就像是过年。郭翠平同学比我们几个大两岁,真不愧是我们老大姐,知青小组的好组长。

前排最右侧的同学杨彩云,当年就是我们知青小组里的文化人,她的钢笔字写的最规矩,最漂亮。她还是我们队知青里唯一参加基建队的人。那个时候,我们都想参加村里的基建队,因为基建队都是年轻的壮劳力,他们有和大家不同的劳动任务,比如:打夯、修水利,搞基建,年轻人一起干起活儿很高兴很痛快,还能远离唠唠叨叨的婆姨们。但是,我们谁都没被队长选上,只有杨彩云去了基建队,让我从心里羡慕她。

前排最左边的就是我,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好,文革前最后发展的一批共青团员,不管干什么事儿,我都有不甘落后的劲头儿。我干活舍得出力,从不偷懒儿,就是急性子。记得有一次不知因为什么,我和郭翠同学在宿舍争执起来,把性格最好的她逼急了,竟然把吃着饭的搪瓷碗都扔在地上。后来每次吃饭,看着她端着那个掉了瓷儿的饭碗,我心里总有些惴惴不安。不过,知青小组的同学都夸我文笔不错,在我怀疑自己时,有同学还说:“你不记得啦,鲁美丽同学去延安参加知青先进分子经验交流大会,她的先进事迹材料还是你写的呢!”还别说,写先进材料的事儿,我真的不记得了。

以上就是我们知青小组七个同学在我脑海里的记忆。50多年过去了,如今我们都已经是70多岁老年人,虽然我们没有了年轻时的容颜,但我们仍然有个不老的心态。我们虽然不在一个城市生活,但我们时时刻刻在相互惦念。微信和难得的小聚,成为我们相互关心的通道,我们知青小组的七位同学永远会心贴心连在一起。



这张照片是我们知青小组的全体同学,于1969年5月,步行十几里山路,到黄陵县店头公社照相馆拍的照片(见上图)。照片里的我们,虽然刚刚离开学校,离开亲人,离开北京,但我们并没有踌躇,将努力奋斗,满怀信心的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五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我的知青同学都走过了自己充实且有意义的生活之路。目前,同学郭翠平、刘亚琴、刘新和我都生活在首都北京;同学杨彩云生活在广东湛江;同学鲁美丽生活在辽宁大连;同学叶玲莉生活在四川成都,我们大家共同享受着伟大祖国和平美好的生活。

陕北延安插队55周年就要到了,仅以此篇小文,回忆我的知青小组与我亲爱的插队同学,一生不忘,永远在心上。





1970年作者在宝塔山下的合影

资料提供:徐淑静






作者(后排右一)在延安电厂团委工作时组织团支部活动,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旧址前合影。




在村里卫生室前与水泉、长根等同龄人合影(左三作者)






时间虽然飞逝,但往事留在心间。当年落后的插队山村,早已建成美丽的新家园;当年贫困的延安老城,也早已成为辉煌的大都市。不忘50多年前的插队生活,更加热爱祖国美好的今天(作者:前排左二)!


徐淑静,女,原北京朝阳区定福庄中学学生,1969年1月延安地区黄陵县隆坊公社南河寨大队插队,先后在延安电厂、延安地区团委、西航公司团委、陕西省统计局、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工作。2007年3月退休。









常瑛,陕西延安人,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爱好诵读、公益活动。









点击可放大观看



北京知青思乡祭祖






致在这里工作生活奋斗过的人们!





“遥忆大西北”编委会

总顾问:丁巨元、忽培元、周秉和

总 编:张庭学

主 任:何晓新

副主任:梁 军


“大西北·电力情”编审组

顾 问:陈士林、高祖周

编 审:张庭学、徐淑静、冯学军

编 委:胡锦明、金恒增、李连科、刘绪波、马学琴、杨  哲


本期编辑:黑蝶








遥忆大西北:“建设者·工业情”征文启事





延长老矿典藏
本号系民间公益平台,仅限文学、文化交流,特此声明;文以载道、明智通理;薪火传承、不负韶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