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 河
作者:李连科
往期回顾:
《老书记》作者:李连科/牛武电厂北京知青往事
老书记
作者:李连科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一周年之际,由中共延安市委网信办、延安市作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征文“喜迎二十大——礼赞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和最美奋斗者”,不禁让我想起我插队时的大队书记王明德老人。虽然老人家离开我们己六年,但老人家音容笑貌以及我们在一起相处的点点滴滴始终俳佪在我脑海中。似乎永远没有远去过。
李连科和老书记(右)
1969年元月我们来到延安地区富县北教场村插队。这是全县地理条件最好的大队,队里有川地,稻田,副业有菜园,果园,砖厂,可是由于文G时候期,大队正处于“斗批改”,“三结合”可以结合可以教育好的干部,王书记正好被列在这个范畴,他白天参加指挥生产,晚上还要接受批判,我们看不懂,也很耐人寻味。
他是从合作化始就是我们的大队书记,没有上过几年学,全凭着一股朴素的阶级感情,对党的事业忠诚,怀有不二之心。我们大队从合作社起就被评为全公社全县标杆大队,获得的荣誉无数,这和他的直接领导是分不开的。
我们刚到这个村子时,由于特殊的原因,他不便直接与我们打交道,但他知道这是毛主席身边来的北京娃,一定要照顾好他们。在我们未到之前,大队就事先为我们安排了食宿,大队部还专门改造了一间房间做为我们的知青灶,给我们派了一位据说曾给游去队做过饭的一位老汉给我们做饭。并指定大队团支部书记直接领导我们。一切安排的井然有序。
他还特意将菜园一块有水源最好的地做为我们的自留地,委派有经验的社员协助我们管理。虽然这一段时间我们很少与之打交道,但他对我们的关心能让我们能始终感觉到。倘若不是他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我们就无法很快融入这里的生活。
近一步了解他是在几个月后,由于知青灶的解体,我们几个人搬到他家里去住,朝夕相处更让我们尽一步了解了这位王明德老书记身上的优秀品德,也进一步加深了对老人的崇敬心情,虽然那时他只有34岁。
他是合作社初期时的老党员,由于文化底子簿,没有更高的理论水平,全凭着一股实干劲儿。吃苦耐劳,凡事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体现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
1965年,国家开始控制人口,号召己婚生育过的妇女结扎。这在当时相对落后的陕北偏僻农村来讲,是一件难以落实的事儿。那时人们观念陈腐,多子多福,越穷越生,家家户户4,5个孩子不足为奇。王书记才34岁也是5个孩子的父亲了,为了响应党的号召,也为了使这顶工作落实到实处,王书记带头义无反顾地做了结扎,这在当时的陕北农村得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由于王书记带了头,村里很多适龄妇女也做了绝育手术。王书记此举还做为先进事迹,在全县广为宣传。
王书记一直工作在农村第一线,工作作风踏实,实干!做为全大队的当家人,事必躬亲,到处能看到他的身影。我们村有一复转军人,患有克山病,失去劳动能力,家里孩子又小,生活发生了困难,他就把他安排在水磨房,负责为乡亲们磨面。这个复转军人也是个党员,在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社员什么时候来磨面,他都没二话。后来这个复转军人病重去世,为了表彰一个普通党员的平凡事迹,在驻队干部的协助下写了一篇报道,迅速引起县里的重视,发起全县向平凡党员平凡人学习的号召,我们正好刚下乡3个月,也参加了这场向他学习的运动,他下葬那天,全县来了上千人为他送葬,王书记至始至终幕前幕后所做的一切功不可没!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正是由这么一大批优秀党员做基石,他们筑起了中国共产党的钢铁长城,他们是中国共产党的中流抵柱,使我们的党永远朝气蓬勃,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由于我们吃住在一起,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闲遐时我们爷俩经常谝闲传,他给我讲大队里的事儿,手把手的教我们生产劳动。他深知没有文化的苦衷,无论多么困难,他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念书,我们去的那年,他一个女儿读高中,后考入大学成为我们村第一个大学生,儿子也在读初中。后参军,复员后在县武装部工作,成了一名公务员。
还有一事我很感动,像烙印一样深深印刻在心里。69秋收后农闲下来。我们离家快一年了,思家心切,知青纷纷回京探亲,我们也不例外,当时富县通往公路还没有桥,淡水季节,河道有浅水处,王书记送我们。可是我们有两个女同学晕水,不敢下河,王书记二话没说,脱掉鞋子,捥起裤腿,来回四次把我们这同学背过河。河道里坑凹不平,几次险些摔倒。当时天气凉了,河水很冷,那场景至今还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1970年开始召工,根据大队推荐,他把我第一批送进工厂。虽依依不舍,但他说你们知青和我们不一样,不能耽误你们的前程,毛主席派你们来是做大事情的!朴素的语言,朴素的感情,却让我记住了老书记对我们一辈子的恩泽。
我1987年离开陕北再也没有回去过,直到2010年退休。
退休后,我四次回村,前三次老书记还健在,每次回村,我和老书记见面有说不完的话,不是他来宾馆,就是我去他家。2013年我们村10个插队知青回村,村里召开了隆重的欢迎大会,会后他以当年书记的名义,召待我们在家吃了一顿久违的陕北味道的家乡饭。2014年我笫三次回村,约好再见,可老人家2017年不幸去逝,那一别却成了永别。
每次回京前,老书记都来送我,并送我一袋小米,一袋黄豆。我也给老人家从北京带点儿北京特产,留点儿钱,情同父子。
可我2019年我第四次回村,却再也见不到老人家的身影了,这次回村,我还有一特殊任务,一定要去墓地祭奠老人家,老人埋在一个叫骆驼山的深山里,与他的父母为伴,我们翻山越岭十几里,踩着扎人的棘刺。站在他的墓前,我百感交集,久久凝视五味杂陈,说好了再见,却以这种方式再见,“他在里面,我在外边”,不禁潸然泪下!
老书记您的恩德我会永远记住,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往期回顾:
《记忆中的那个小山村》作者:李连科
记忆中的那个小山村
作者:李连科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人从风华正茂走到古稀,很多往事成了过往,唯有年轻时偶然生活过的个小山村时刻萦绕在我心头,我的18岁——20岁青春年华是在那里度过的。
1969年的年初,我随着北京到延安插队的知青大军,来到这千里之外遥远、贫困的小山村,我在这里劳动生活了一年零七个月,这个小山村留下我青春的足迹和年华,也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我插队被分配到富县北教场大队。富县隶属延安地区,距离延安98Km。虽然叫富县,但当年富县不富,人们连温饱都没解决。
洛河沿我们村而过
我们那个大队自然条件还算不错,距离县城2Km,延绵数千里的白云山脉到我们村戛然而止,山前有一大片川地,一条著名的大河洛河延我们村而过,村里散落着七,八十户人家。我们5个知青被分到一孔老乡闲置的石窑居住,那孔窑洞没有窗户,只有一扇门,白天窑洞里都漆黑一团。晚上睡在冰冷的炕上,望着窑顶上一块块突兀大石头,担心掉下来怎么办?!如此担惊受怕了好几日,寝食难安。后来才知道这窑洞受力的原理,纯属杞人忧天。
当年我们去插队,连县城都没有电,晚上一盏小煤油灯,几个人头撺动,像是聊斋里的人物。我们伏在箱子上给家里写信,一般也是报喜不报忧,免得家里人还跟着担心惦念。
民以食为天,到哪儿都得先填饱肚子。刚去的几个月,国家供给我们知青每人44斤皮粮4两油,我们都是一群17,8岁的娃娃,哪会做饭啊,刚开始队里找了一个老汉给我们做饭,也就是做熟了,简直不敢苟同叫饭。一锅清水熬糠萝卜,撒一把辣子面儿,主食是带酸味的玉米面馍馍。可当时老乡更苦,他们连这个都吃不上。连年的天灾人祸老百姓食不裹腹,我们到的那年老乡一年才分得130斤带皮的粮食,根本不够吃的,为了填饱肚皮,人们连粮食的糠皮、麸子、甚至豆腐渣都吃了。
我们是在69年的春节前夕到达陕北的,没几天就到春节了。我们在那儿过了第一个没和家人过的春节。队长亲自下厨给我们炸油糕,这是陕北过年老乡才能吃到的,我们尝了尝,一股子小麻子油味道。到是利用春节过年期间到老乡家串门,第一次吃到了粘豆包,摊黄这类只有过年老乡才能吃到的吃食,品尝到了另外一番过年味道!
我们知青参加生产劳动
春节过后我们就开始下地干活了,开荒,田间地头送粪挑肥,稻田里插秧,锄地,还有参加的我唯一的一次麦收,忙的我们不亦乐乎,这对我们这群刚刚脱离城市生活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学生也是一个考验!估且叫它过劳动关吧!
我们这个大队自然条件还不错,与分在原上同学最大的优越是有水,山上东西两侧山坳里有两座泉水眼,千年不枯竭。川地里也有井。队里把最好的一块带有水源的地分给我们做自留地,我们哪会打理啊,可惜了,人家老乡自留地种有黄瓜,西红柿,扁豆应有尽有,可我们的地都荒了,我们也不甘心,不会种还不会偷,到人家老乡地里顺两根黄瓜,几个西红柿,常有的事儿。有一次我们集体出动去生产队菜地偷洋芋,洋芋给人挖出来了,秧子又给人栽回去,第二天老乡一看秧子都蔫了,一准知道是我们知青干的事儿,陕北人心眼好,觉得我们这些十几岁的娃娃这么远来这儿受苦“恓惶的很”也就不说什么了!
时间过去了几个月,我们居然每天和老乡一样每天要不扛着镢头,要不扛着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大自然小山村融为一体,甚至操着刚学来的蹩脚的当地话与老乡谝闲传,也学着老乡叼着一烟袋锅子,蹭老乡的烟叶子“卷大炮”,很快成为他们当中一分子。老乡们也逐渐喜欢上了我们这群北京来的娃。
陕北人称务农为“受苦”,干农活的确很苦,冬天寒风凛冽,我们积肥上山,粪筐很沉,足有七八十斤重!刚挑的时候,压的肩膀生疼,依里歪斜的走不稳,几天下来肩头红肿,疼的火烧火燎,我又不会换肩,后来让妈妈从北京寄来一幅垫肩才稍好些。
春天我们上山开荒种地,全凭着一把镢头翻土播种,因为镢头握的过紧,手上打起水泡,水泡破后就流血,疼的钻心,一直到慢慢磨出老茧才好些。
夏天我们去地里搂玉米,给老玉米培土,天气炎热,烈日当头,钻在玉米地里,玉米叶喇人不说,玉米地还密不透风,尘土飞扬,透不过气来,干一天活累的我们都不想吃饭!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把庄稼从山上背下来,用梿架打场,满身满脸都是土。渐渐地我们习惯了这里的一切,我可以挑着一担粪,一溜小跑送到田间,或挥舞着镢头跟上了弦似的在山坡上开荒播种。或手握锄头挥洒自如地锄草间苗。我很快由贫下中评选从8分到10分劳力,也是知青第一人,我倘若不是一年后就参考了工作,我相信一定会成为一个农村干农活的好把式,村里的老乡都这么说,这个娃干活憨,从不偷奸耍滑,是一个好后生。
陕北人特别朴实,在陕北农村生活的那一年多,我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以至我回京后,先后四次回村里看望他们,与他们一起回顾当年我们在村里一起劳动生活的情景,去我劳动生活居住过的地方怀旧,让我留连忘返。现在他们的生活好多了,不愁吃,不愁穿,有的人家甚至都买了小汽车,这是过去我们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时光的流逝,并不代表记忆流失,半个多世纪前的那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使我有了一个机会当了一回农民,近距离体验了一回陕北农村艰苦生活,曾以为这辈子要扎根那里,从曾经的惆怅,迷茫,惊慌失措到慢慢的熟悉那里的生活而成为他们当中一分子的时候,反而镇静下来,踏下心来当农民。
陕北后生的我,18岁,我把最好的青春年华贡献给了那里。我们也学会扎白羊肚手巾,学用当地语言与人交流,身上也会滋长“革命虫”。甚至我们很多知青娶了当地女子做婆姨,很多女青年嫁了当地农民当媳子,“三同”做到了极至。这一切如同昨日,有人说跟做了一埸梦一样!但这都是真的,真真切切发生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的故事。
插队的岁月难忘,在这段日子里我们有付出,也有收获,这是我人生一段宝贵的财富,它教会了我很多,尤其现在的年龄越大,越会想起自己的青春岁月,对于我来说,那遥远的小山村,已成了我心中的圣地,成了我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一辈子难以忘怀!
故乡,乡思,乡愁,离开后我四次回乡,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让我惦记。有放不下的乡情让我难以割舍。重新认识故乡,缘自故乡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自已的双手建设着家乡,用美好的心灵去讴歌深爱的鄜州大地,即使我现在人远在北京,远隔千里,也能时刻感受到故乡的山山水水和那里至亲至爱的人民。鄜州大地,我深爱过的土地!延安我的第二故乡。
我思念,……
我思念那个小山村,
那是我“梦”开始的地方……
我思念,村边的那条小河,
流淌着,流淌着太多难忘的岁月。
我思念,村里那袅袅炊烟,
浓浓的,浓浓的是农家饭的飘香。
我思念,漫山遍野的山丹丹,
红艳艳,红艳艳花开的正浓。
我思念,那丰收的打麦场,
香香的,香香的是我们的丰收喜悦和麦的芳香。
我思念,那口清清的清泉水,
甜甜的,甜甜的沁入了我的心田。
我思念,村里的乡亲们,
亲亲的,亲亲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我思念,那山村弯弯的小路,
留下的,留下的是我青春的足迹。
啊!...青春,理想,延安,我的“青春梦”是从这里开始。……
魂牵梦萦,一辈子的情愫,我的第二故乡,还有我那如父如母的父老乡亲……
呼顺峰,永坪炼油厂后勤管理部工作,爱好诵读、公益活动。
致在这里工作生活奋斗过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