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呼顺峰
难忘的下乡插队经历
作者:付俊科 马学琴
自觉自发的自学
当时我们十七八岁的年纪,正是读书汲取知识的关键阶段,大脑有海绵,无限的空间,急需汲取贮藏各方面的知识,迫切需要丰富知识来滋养,以提升认知能力,增长智慧。而这里极其贫乏的文化现状,令青年人感到百无聊赖,生活无趣,少数人开始瞎胡闹,成群打架斗殴现象屡见不鲜,一些知青颓废下去,一些知青茫然看不清前方的路标,在这样混乱的情景下,我们观望着思考着。
青年人强烈的精神追求是阻挡不住的,学习的愿望是无法阻止的。我们在潜意识的指导下自觉自发的采取各种方式和途径开始学习。不知道从何时起我们开始摸黑卧聊。我们忘记了白天的辛苦,晚上躺下来还兴致勃勃的谈天说地,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你一言我一语,随心所愿,每个人都搜肠刮肚,把记忆里的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小说戏剧和电影故事及明星演员,如数家珍般侃侃而谈,叙述的有声有色,有主讲,有提问,有讨论,热烈而精彩。这样的交流增加了知识的信息量,促进了思考力,激活了脑细胞。现在想起来都不可思议,这就是年轻人特有的活力和精气神吧!每晚的夜聊在没人接续时就自然的结束了,我们在获得简单有限的精神晚餐后满意的进入梦乡。
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肚子里的好货都倾泻的差不多了,脑袋里记忆的好东西也挖得没多少了,夜聊时不时的间断了。这预示着需要通过学习补货了。于是我们开始翻找带来的有限读物。数理化语文书籍没敢带来,(这是无法弥补的遗憾)。只翻出了《毛主席诗词选集》和艾思奇编写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及《新华字典》。于是我们每晚在用墨水瓶自制的小油灯下认真的阅读。小煤油灯光如同萤火虫般微弱昏暗,但这没有关系,我们眼力好,记忆强,就是理解吃力,特别是那本哲学书,没有注解和辅导材料,阅历浅显的初一学生的领悟水平,绞尽脑汁不知其所以然,生吞活剥的啃咬也不解其中滋味。
此时我们有了刻苦的舟和勤奋的浆及攀登的决心,但是也看不清楚知识海洋的方向,找不到攀登书山的路径,闻不到丰富灵魂的书香,求知若渴找不到门啊!
无奈只得把啃不动的哲学先放下,重点学习诗词,借助简单的注解和字典,能理解其中大部分内容,不断地被伟大的精神所振奋,特别是朗朗上口的诗句,让人心旷神怡并深深的刻入脑海里。记得曾把“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的诗句用钢笔大大的写在白纸上,还画上一枝绽放的梅花,贴在墙上,时刻激励着我们积极向上,不畏困难,去勇敢拼搏。我们还坚持写日记,牢记“眼过十遍不如手写一遍”的叮嘱,通过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收获,抒发内心的感受,开动脑筋,拓展思维。
文化生活很贫乏,
渴望学习好文化,
自力更生想办法,
方式方法靠自发,
窑洞学习知青娃。
自然界中人类之所以称为高级动物,关键在于具有意识形态,会思维,有思想有精神境界,能用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这是特有的属性。
简单有限的自学,收获潜移默化的开始发挥作用了。我们稳定了情绪,开阔了视野,我们的感知在升华,理性思维开始形成,认识到生活是有奔头的,我们还很年轻,人生路途很漫长,“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要搏击待发,耐心等待,发展的机会很多,重要的是要不断的努力学习,用知识充实大脑,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才能向前发展。
果不其然,插队一年后,各所大学和众多厂矿纷至沓来招生招工,各个行业和部门也来招收知青了。
天上掉下好消息,
招生招工让人喜,
烦恼忧伤全散去,
跃跃欲试去搏击,
雄鹰展翅高飞起。
从此知青陆续分别的离开了农村,结束了插队生活。他们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
毋庸置疑,知青是吃苦耐劳奉献青春的一代人,是自立 自强的一代人。
吃过苦,遭了罪,
艰难困苦不气馁,
好钢需要千百捶,
顽强意志无法摧
不负青春振翅飞。
坚持集体灶 守护知青点
民以食为天,保证每日吃饱饭是人的最基本需求。当我们来到龙尾湾后,生产队指派了一位老乡给我们做饭,虽然饭菜不入口,但能保证按时吃饱饭,我们不用为吃饭的事情费心费力。可是好景不长,一个月后,春耕开始劳动力紧张,做饭老乡调回去了,生产队让我们自己做饭。这一下麻烦来了,谁都没有做过大锅饭,尤其是我们年龄小的几个人更不会做饭了。我们只能是被赶的鸭子上架了,硬着头皮充数吧!14名知青排班做饭,俩人一组。于是乎上演了啼笑皆非的锅碗瓢盆叮当乱响,锅朝天盆落地,滚滚浓烟熏哭眼,树枝木棍杂乱无章的“热闹生活剧”。轮到我们做饭了,俩人手忙脚乱,顾了烧火,顾不上煮饭,刚蒸上窝头,木柴就熄了火,折腾半天蒸出来半生不熟的说是窝头又像发糕的干粮,要么就是炒菜锅起火,手上烫起了大泡,赶上阴雨天,没有晒干的树枝光冒烟,没有火苗,烧不开锅里的水,急死个人啊!下工的十几位知青都回来了,饭菜还没有做好,每当此时,我们看着疲惫不堪饥肠辘辘的知青们心里喘喘不安,满怀歉意。高年级的学姐们比我们强很多,起码能按时做熟了饭。于是我们向学姐们虚心请教学习做饭,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把做饭的要领熟记于心,提前做好准备,把握好时间。果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简单的饭菜都能够按时做好了,保证知青下工回来就能吃上饭菜。我们学会做饭了,又有长进了可喜可贺,心中充满喜悦。
岁月如梭转眼一年多过去了。突然传来周围十里八乡的知青点开始分灶,散“伙”了的消息,我们听了很吃惊,难以理解。面对突如其来的新情况,我们都在思索,我们该怎么办?我们也分灶散“伙”吗?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坚定的认为集体灶优于个体灶,集体灶不能解散。
我们14名知青意见完全统一,坚守住集体灶,维护好知青点。集体灶是知青点的基础,它聚拢着并温暖着每一位知青。如果分灶,知青点名存实亡,会有很多后遗症,比如要买多少口锅,要点燃多少次的火,下工后再做饭,啥时能吃上饭,要知道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多难过,而且由于各顾个,淡化了感情,疏远了关系,知青会像散沙一样涣散,真的不敢想象其后果。面对多变的各种情况,我们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做出了明智的选择。我们早熟的心智和清醒的认识,还表现在对集体灶加强管理上,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例如,吃饭要记账,吃多吃少自由选择,谁的亲朋好友来吃饭,谁就负责承担,为集体公事而来的人吃饭,由集体负责承担,每月小结算,全年总结算。还实行了俩人一组轮流碾米磨面,大家一起去砍柴等规定,这样细致化的管理效果显著。为了改善伙食,我们还买回一头十几斤重的猪崽儿和几只鸡,当那头猪被饲养到100多斤时,让我们饱餐了数日,着着实实让我们解了馋,许多天我们沉醉在肉香里不能自拔,至今那浓浓的肉香味还在心中飘荡,永远不会消失。
知青远离了父母,
深山插队很辛苦,
只有坚持集体路,
有困难互帮互助,
不计较,多付出,
知青报团不孤独。
龙尾湾知青集体灶一枝独秀,她如花朵盈香久远,透露着不畏寒苦的坚毅,展示着超前的勇气和魄力。龙尾湾知青从一而终坚守了四年的集体灶,这是我们引以自豪的经历。
勇于拼搏的过程感触多,
努力奋斗的经历有收获。
蓝格盈盈的天上白云飘,
清凌凌延河围着宝塔绕,
北京知青插队千里迢迢,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记牢,
勤奋努力顽强拼搏有目标,
吃苦耐劳奉献青春众人晓,
风雨人生路上阳光永照耀!
2024年7月10日
纪念插队55周年聚会,龙尾湾六位笑脸生辉,古稀人精神不衰退,知青情意无比珍贵!
左1马学琴,右1付俊科
往期回顾:
作者:闫建中
1969年1月,我与同学一起由北京63中学,来到甘泉县道镇公社贺庄大队插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们生产大队共接收了13名北京知青,有7人分到第一生产队,我们4个男生和2个女生,分到第二生产队。我在生产队生活和劳动了3年时间,直到1972年被县里抽调到学校,当了一名人民教师。
回忆三年的农村插队生活,我经历了劳动锻炼的艰苦,也学到了很多生活上的经验。直至今日,每当想起在农村时的那些人和那些事儿,我都历历在目。尤其是经历过的紧急抢救山火、翻山越岭去南泥湾挑稻种、还有差点儿成为村里老红军女婿的经历,真的是让我终生难忘。
抢救山火 责任重大
1970年,我插队的甘泉县曾经着了一次山火。山火发生的具体位置,就在离我们生产大队十来里远的地方。记得那天下午,我们正在地里劳动,突然接到通知,让村里的民兵紧急集合,上山去抢救山火。水火不留情,我和村里的年轻后生一起,立刻扛上干活时用的锄头、铁锹,从沟边紧急向山上奔跑,在我们气喘吁吁跑到救火场的时候,大火已经被其他村子先到的人们扑灭了。但火场依然烟雾腾腾,零散着一堆堆的小火还在燃烧着,我们立刻投入扑救零散小火的战斗。这时的我们,谁也顾不上烟雾呛的鼻子难受,眼睛流泪,听从指挥,开始在火场的周围挖隔离沟,隔离沟的作用一是为了防止山火复燃,二是即便复燃,也能阻断火势的向外蔓延。我们就这样干了大约两个小时的时间,最终彻底消灭了火灾。在回村的路上,我感觉到自己腰腿的酸疼,但圆满完成抢救山火的任务,在心里还很是非常高兴的。
翻山越岭挑稻种
我插队的道镇公社贺庄村,处于山沟儿的最里头,我们村对面的山,中间有条沟,叫清泉沟,离我们生产队不是很远。清泉沟里有点儿平地,虽然面积不大,但因为有水,队里决定把它开发成稻田,这样,到逢年过节时,村里的乡亲们还能吃上点大米,改善一下生活。因为我们村没有稻种,队里在跟南泥湾联系好之后,就派我们几个年轻人,担着箩筐去南泥湾挑稻种。
南泥湾离我们村有几十里山路,我们必须先向里走到沟底,再翻过一座山,才能到达南泥湾。去的时候,因为肩上挑的是两个空筐子,没有感到什么重量。而回村时,担着七八十斤的稻种,又是爬山越岭,感觉挑在身上的担子越走越重。想到种上稻子后,就有大米吃了,我们就铆劲儿的往回走。村里的年轻人常走山路,担着担子走的比较自如,和他们相比,我明显感到很吃力。但大家都是年轻人,他们能行,我也不甘落后。我学着村里年轻人的动作,让担子左右肩来回换着往前走。跟大家一样,说休息都休息,说走就都走。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我们终于顺利回到村子。回来后的第二天,因为过度劳累和着凉,我感冒了,因为浑身上下的难受,我在床上整整躺了三天,身体才慢慢恢复。
差点成了老红军的女婿
插队时,我差点当了老红军的上门女婿,这是件真事,起码当时已经有了这个苗头。
我们村里有位老红军,在部队时,他已经升职到营长,后来因为部队要开拔离开陕北,不知什么原因,部队同意他留了下来,并一直享受着老红军的待遇。老红军的爱人是湖南人,是有钱人家的女儿,但她参加革命来到延安,还读了延安的大学。据说他们是经领导同志的介绍成的家。婚后生了5个孩子,老大是女儿,正在外村读中学。可能是老红军的爱人看我是个北京小伙,平时老爱叫我上他们家去吃饭、聊天儿。经常给我这个或那个的东西,还要给我北京的父母写信,要我和他家的大女儿定下这门亲事。十七八岁的我,当时对这些事儿还是懵懵懂懂,看到眼前这个十五六岁,瘦瘦小小的姑娘,心里没有一点儿感觉,但又觉的这家人给了我很多的关照和温暖,就这样糊里糊涂的过了一段时间,最后因为我离开生产队参加了工作,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关于工分的记忆
我们生产队对每个劳动力,每半年要评一次工分标准。第一次评工分,队里给我评了个七分。当时的七分,一般都是女社员的工分标准,男劳力都高于七分。我们其他几个北京知青,女生有评六分半的,有评七分的。我们男生还有评八分的,就给我评了七分。从脸面上我感觉很别扭,但这都是经过社员举手表决的,没有任何办法更改。从那以后,我就打心里憋了一口气,憋了一股劲,我一定要用实际行动甩掉这个七分。
我农活技术不如人家,就每天出工都是第一个,干活的时候,我主动挑重活和累活干。比如大家往地里挑肥或担粪,别人挑一趟,我就挑两趟,人家走着挑肥,我就跑着挑肥。
干其他农活,我也都抢在前边。就这样,通过自己的实际表现,赢得了广大社员的认可。半年以后再次评分,大家一致同意给我十分的最高标准。但生产队长对我说:十个工分,是壮劳力的工分,各项农活技术都要全面掌握,说我虽然干活挺好,但在农活技术上还差着点儿,最后队里决定给我评了九分半。
虽然当时的工分并不值钱,有时一年劳动下来,队里根本就没有任何分红。但作为一个年轻人,必须要有不服输的奋斗精神,在这个问题上我自己做到了。
从一个没有生活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中学生,成长为人民教师,还成为延安电厂职工子弟学校的负责人,能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积极的贡献,使我忘不了陕北农村插队生活的锻炼,也忘不了村里乡亲们的关心和帮助,更忘不了在自己生命的历程中,曾经历过的那些人和那些事。
2024年7月撰写
闫建中,1952年出生,北京63中68届初中毕业生,1969年1月甘泉县道镇公社插队。1972年被录用为公办教师,1978年调入延安电厂子校工作,1990年调回北京,于2012年退休。
往期回顾:
1970年7月,我们黄陵县隆坊公社南河寨大队第二知青小组的郭翠平同学,被上级组织选拔到县委机关工作,我们知青小组的全体同学为欢送郭翠平,一起来到距村子七十多里远的黄陵县城,并到当年人文初祖的黄帝庙参观,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照片里的同学衣着朴素,笑脸清纯,展现了我们青春的容颜与深厚的友情。五十年多来,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脑海里就涌现出插队时每个同学的身影,并对插队生活浮想联翩。
我们知青小组共七位女同学,分别于1969年1月和2月来到黄陵县隆坊公社南河寨大队第二生产队插队劳动。我们所在的第二生产队22户人家,虽然广种薄收,但在原上和沟里有着大片的土地可以耕种。值得炫耀的是生产队还有24棵大核桃树,能够让乡亲们赶集时换点儿零用钱。刚到村上那一年,队里核桃大丰收,一架子车架子车的拉回村里分给各家各户,天儿凉了的时候,我们厨房的地上还堆着很多的绿皮核桃。
南河寨村共有三个生产队,一队的条件最好,夏天还种着西瓜可以卖钱,秋后老乡分红还挺不错。我们生产队居于第二,尽管第一年秋天分完粮食,我们知青小组还倒欠队上66元钱,但队里对我们还是挺照顾,我们七个同学从来都没饿过肚子,即便是欠队上的那66元,最终也不清楚还了还是没还。
我们二队队长叫马聚运,40多岁的陕北汉子,一身种地的绝活儿,虽然家有两个老人和五个孩子,由于他勤俭持家,精明能干,我们当时就看出他家的生活状况,肯定要好于队里的其他家庭。我们知青小组住在队长家的一排西厢房,出工干活或者有什么问题,喊一声马队长很快就能得到解决。
这张珍贵的照片上(见上图),我的同学刘新坐在前排的的最中央,是个最好的位置,也留下了最好的神态。不由得让我想起,在7月的打麦场上,队长派活儿,让我俩每人端着长把柳条笊篱,跟在牛后面接牛粪的情景:第一次看到牛尾巴翘起来的时候,我俩面面相觑,手忙脚乱,嘴里喊着:“呀,牛要拉了!”,可手上却不知道怎么才能接住牛粪。迟疑之中,一摊牛粪重重的落在厚厚的麦子上。队长在场院边上看到了,赶紧跑过来,一面无奈的对着我俩说着:“唉唉! 咋就是两个瓜娃嘛!”,一面帮着我们一起把牛粪清除到麦场外。此时的刘新和我想着刚才的那一幕,虽然心里很自责,但还是止不住捂着嘴不停的笑着。实事求是的讲,那一大摊的牛粪,即便接着了,我俩也拿不动,弄不好还是要掉在麦子上。
后排右边第一位是同学叶玲莉,照片上的她脸上露着轻轻的笑意。记得那年春天,她在院子里晾晒被子,不知从哪儿倒腾出一个指南针,正当她自己摆弄着看时,被队长家的三娃看到了,因为没见过这东西,就追着叶玲莉问:“这是个啥东西?是不是照相机?”叶玲莉同学顺口说了句:“对,是照相机啊!”这下好了,院子里几个玩耍着的孩子,都跑过来让她给拍照。玲莉同学就像真的摄影师一样,扭着细细的柳条腰,挨着个的给孩子们拍照,可他们哪里知道,这可是照不出像片来的指南针,看着眼前的一切,站在旁边的我,笑得肚子直疼。
那位毛眼眼的鲁美丽,在后排叶玲莉的旁边。插队时,看到村里老乡缺医少药,看病困难,就下决心自学中医针灸,她到公社参加赤脚医生学习班,回来后在自己身上练习扎针灸,在地里劳动,大家在地头休息时,她却跑到草里挖中药材。我曾经因为膝盖疼,体验过鲁美丽同学的针灸技术,针灸的酸麻,让我看见针灸就害怕。但是村里的老乡很信服鲁美丽,找她针灸看病的人很是不少,鲁美丽同学的执着和努力,曾为村里一位半身不遂的老乡治疗的很有成效。为此,美丽同学还被评为知青先进个人,到延安参加了知青先进分子经验交流大会,鲁美丽真的好厉害,不服是不行的。
后排中间位置是同学刘亚琴,她从下乡第一天开始,就与村里的年轻人打成一片,对村里的事情了解最多。她与涯畔老乡家的两个姐妹关系处的很好,她们经常教亚琴同学纳鞋垫,缝补衣服,还常给她带来好吃的,让我很是羡慕。亚琴同学最爱养猪,我们知青小组养的一头猪,就她给猪喂食特积极,一点儿也不怕猪圈里的脏臭。但是,我们知青小组养的这头猪,长的像个胖圆球儿,就是不长个儿,老乡看到后对我们说:“你们给猪吃的太勤太好,没把猪克郎的骨架子撑起就没长开”。我们喂的猪虽然没有长好,但却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小皮鞋”。
照片后排最左边的是同学郭翠平,她是我们知青小组的组长。人缘好,脾气好,做饭好,最有互助谦让精神。我最爱吃她擀的面条,哨子里土豆块儿切的小小的,吃起来味道特正宗。郭翠平还会做荞麦凉粉儿,每次我们吃凉粉儿,都是她亲自来做,好像有什么绝招儿似得,她做的凉粉儿就是好吃,最受同学们欢迎,那时候我们吃顿凉粉就像是过年。郭翠平同学比我们几个大两岁,真不愧是我们老大姐,知青小组的好组长。
前排最右侧的同学杨彩云,当年就是我们知青小组里的文化人,她的钢笔字写的最规矩,最漂亮。她还是我们队知青里唯一参加基建队的人。那个时候,我们都想参加村里的基建队,因为基建队都是年轻的壮劳力,他们有和大家不同的劳动任务,比如:打夯、修水利,搞基建,年轻人一起干起活儿很高兴很痛快,还能远离唠唠叨叨的婆姨们。但是,我们谁都没被队长选上,只有杨彩云去了基建队,让我从心里羡慕她。
前排最左边的就是我,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好,文革前最后发展的一批共青团员,不管干什么事儿,我都有不甘落后的劲头儿。我干活舍得出力,从不偷懒儿,就是急性子。记得有一次不知因为什么,我和郭翠同学在宿舍争执起来,把性格最好的她逼急了,竟然把吃着饭的搪瓷碗都扔在地上。后来每次吃饭,看着她端着那个掉了瓷儿的饭碗,我心里总有些惴惴不安。不过,知青小组的同学都夸我文笔不错,在我怀疑自己时,有同学还说:“你不记得啦,鲁美丽同学去延安参加知青先进分子经验交流大会,她的先进事迹材料还是你写的呢!”还别说,写先进材料的事儿,我真的不记得了。
以上就是我们知青小组七个同学在我脑海里的记忆。50多年过去了,如今我们都已经是70多岁老年人,虽然我们没有了年轻时的容颜,但我们仍然有个不老的心态。我们虽然不在一个城市生活,但我们时时刻刻在相互惦念。微信和难得的小聚,成为我们相互关心的通道,我们知青小组的七位同学永远会心贴心连在一起。
1970年作者在宝塔山下的合影
资料提供:徐淑静
徐淑静,女,原北京朝阳区定福庄中学学生,1969年1月延安地区黄陵县隆坊公社南河寨大队插队,先后在延安电厂、延安地区团委、西航公司团委、陕西省统计局、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工作。2007年3月退休。
常瑛,陕西延安人,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爱好诵读、公益活动。
点击可放大观看
北京知青思乡祭祖
致在这里工作生活奋斗过的人们!
“遥忆大西北”编委会
总顾问:丁巨元、忽培元、周秉和
总 编:张庭学
主 任:何晓新
副主任:梁 军
“大西北·电力情”编审组
顾 问:陈士林、高祖周
编 审:张庭学、徐淑静、冯学军
编 委:胡锦明、金恒增、李连科、刘绪波、马学琴、杨 哲
本期编辑:黑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