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务会议:减少入企检查频次,杜绝随意检查

科技   2024-12-26 18:42   北京  

12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


会议提到,要把规范行政检查作为2025年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



涉企专项行动


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这是近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对规范涉企执法作出明确部署。


12月16日,国务院以“加快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为主题,进行第十一次专题学习。新华网


12月16日,国务院举行第十一次专题学习会。该次专题学习的主题是“加快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面对一些领域和地方滥用行政裁量权、执法不公正、裁量幅度不合理的现象,李强指出,2025年要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稳预期强信心。


12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专项行动的另一项重要工作——规范行政检查


涉企行政检查是行政执法主体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的重要方式,初衷是为了规范和引导企业依法经营。


但实践中一些地方和部门涉企行政检查乱作为问题时有发生,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营商环境改善。在10月14日国新办就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有关情况的发布会上,司法部副部长胡卫列表示:在民营经济促进法征求意见中,关于涉企检查的意见比较集中,检查频次过高、随意检查、重复检查等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罗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司法部副部长胡卫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丛林介绍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新华网




减少入企检查频次


12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从检查频度和力度、检查主体和检查事项、检查方式和标准程序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 要着眼于稳定市场预期,着眼于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合理设置频度,妥善把握力度,着力提升精准度,努力做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


  • 要明确行政检查主体,清理公布行政检查事项,从源头上遏制乱检查。


  • 要合理确定检查方式,严格检查标准和程序,加强行政检查执法监督,减少入企检查频次,杜绝随意检查


会议提到,要把规范行政检查作为明年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及时解决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对乱检查的查处力度,严肃责任追究。



让“无事不扰”成为常态


行政检查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对行政管理相对人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执行行政命令、决定的情况进行检查、了解、监督的行政行为。行政检查是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直接影响老百姓对政府部门工作的认可度、满意度。


然而,一些地方没有统筹好安排、把握好尺度,导致过多过滥的涉企检查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和烦扰,让企业无法集中精力投入生产经营,反而影响了营商环境。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推进“一体化综合监管”,实行监管流程再造。图为非现场监管执法实例。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


行政检查中的“烦企扰民”问题怎么破?当前,越来越多地方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无事不扰”。2024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全国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其中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化综合监管改革营造‘无事不扰、无处不在’法治化营商环境”,就旨在以改革为企业减负、为执法增效。浙江全面实行“综合查一次”,统筹各执法部门检查计划,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让企业轻装上阵谋发展。尽可能减少对经营主体的不必要“打扰”,已成为不少地方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共识。


杭州市临安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借助前端AI技术、高清视频监控人工巡逻等方式实现24小时“云巡查”。杭州网


2024年7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励各地探索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等非现场监管方式,推行在线指挥调度、风险提示预警、线索分发处理的集成管理,推进多级联动、跨区域联合抽查、“综合一次查”、“一业一查”等监管新模式。


▌来源:新华网、人民日报




END

通知下载

关于召开中华环保联合会恶臭异味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发展论坛的通知--中环联字〔2024〕302号.pdf

附件1-2:参会代表回执及《目录》申报表(中环联字〔2024〕302号).docx

关于邀请加入中华环保联合会恶臭异味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筹)的函--中环联函〔2024〕210号.pdf

附件1-2:委员资格申请及委员单位申请表(中环联函〔2024〕210号).docx

编辑整理:VOCs前沿(转载请注明)

【免责声明】本公号对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投稿、授权、商务及其他请加小编微信号:vocs999



VOCs前沿
VOCs减排 大气前沿©深耕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内容。本号获中华环保联合会VOCs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www.acef-vocs.com.cn)等权威机构的鼎力支持!【特此声明:本号发布的内容及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立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