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暖心
来源: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
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报:父亲托底、母亲慈祥、孩子努力,家庭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为家庭开启幸福的责任人。很多父母困惑:为什么家庭的起点一样,孩子的“结局”却大不相同?“家运之盛衰,天不能操其权,人不能操其权,而己自操之。”一个家庭命运的走向,需要自己去努力,并且靠的是家庭里每一个人的力量。心理学上有一个“三明治效应”:指的是在批评孩子时,通过层层递进,让孩子能完美接受父母的教育。实际上,“三明治效应”同样也适用于家庭角色的定位。上层是成就层:孩子在安全感与责任感的建立下有力量去争取未来。如果父母懂得了“三明治思维”,规化好每个成员之间的责任和定位,家庭才会越来越好。
父亲在底层,为孩子托底看过一个故事:有两个男孩,他们的父亲都是普通人。
男孩学习很努力,每次问父亲要钱买书时,父亲都暴跳如雷:“天天就知道要钱,啥也不干,就知道花钱。”在父亲消极颓废的影响下,男孩不再热爱学习,变得堕落。一次,男孩萌生了学钢琴的想法,但怕父亲辛苦,迟迟不敢说出口。父亲发现了他的心思,坚定地告诉他:“你热爱就只管学,爸爸负责挣钱。”在父亲的鼓舞下,孩子有了底气,开始学琴,最终成为一名著名的钢琴家。男孩在采访中说:“是爸爸努力赚钱的样子,给了我十足的底气。”谈起父亲,很多人觉得父亲都是:冷漠的、严厉的或者是自私的。因为在很多孩子的眼中,父亲只知道工作,从来没有给过孩子温暖。母亲的天然优势是培养孩子的亲密性,而父亲的天然优势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角色是:力量、榜样、引领者、支持者,是为孩子成长托底的人。一个负责任的父亲,是为孩子遮风挡雨的人,为孩子提供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成为孩子坚强后盾的人。第一个男孩的父亲,没有责任感,他会让孩子越变越差;第二个男孩的父亲,他会给孩子责任、让孩子没有烦恼、没有负担地成长。鲁迅先生曾经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曾经这样写道:“用肩膀抵挡住黑暗的闸门,然后放子女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的做人”。一个家,只要父亲稳稳地在那里,就已经给孩子提供了足够的向外探索和伸张的力量。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滑板冠军是一个15岁小将陈烨。而他的成功离不开父亲的支持与鼓励。陈烨8岁时已经对滑板有了深度的热爱,并展露出天赋后,爸爸很支持他。为了他的梦想,父亲为他做了很多:租店,卖滑板,去民办学校代课……没有训练场地,就租仓库建碗池训练场;钱不够,父亲就自己动手为他做了一个训练碗池。父亲,在孩子感情上也许无法给予更多,但在父亲的责任远远高于母亲。父亲的男人力量,永远都是一个家的顶梁柱。
母亲在中层,给予孩子安全感
心理专家陈默在演讲中讲过一个案例:
一个孩子因为作业写得慢,被母亲训斥:“你要对自己负点责任,写作业就不要看手机,快点做.....”母亲看着无动于衷的丈夫,又冲他吼道:“你不要整天只知道看手机,给儿子做一点榜样好不好!”“这么长时间怎么就做这么一点点,考试考这点成绩,下次怎么好意思?”“孩子初三了,你也不多管一管,难道这个家是我一个人吗?”一整个晚上,这个家就被母亲弄得噪声不断,在她的抱怨声中,全家人都活在无尽的痛苦中。母亲是“三明治”的中间层,她充当的角色是:给予安全感、调控家庭温度的作用。如果一个母亲长期抱怨、负面情绪、骂骂咧咧,这个家就会处于内耗、低迷的环境中,孩子会因为没有安全感,而造成心理上的负担。有人说:如果说父亲是家庭的“定海神针”,那么母亲就是家庭的“温暖港湾”。母亲的温度,就决定一个家庭的温度;一个情绪稳定的母亲,能为家庭带来无限的温暖和安全感。美国前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在她的回忆录《成为》中提到,她在担任第一夫人期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她始终保持冷静和从容。当时她并没有跟着家人一起生气,而是耐心地听完每个人的想法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然后她心平气和地与每一个成员沟通,让家庭的矛盾被一步一步地化解。从心理学上来说:女性与男性相比,更感性也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感情或释放自己的压力。因此,有时候家庭难免会发生摩擦,这时候母亲充当的是“海绵”,在家庭矛盾中能够起到调和作用,同时也为家庭情感“充电”。母亲为家庭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让父亲和孩子在挫折面前放松,缓解压力。妈妈代表大自然、大地与海洋,是我们的故乡;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心灵上的接纳感。
母亲就是一个家的“温度计”,要给孩子正能量,给家庭温暖的爱,才能让家越来越兴旺。
孩子在高层,父母合力助他高飞抖音上一个8岁小女孩的一手印刷字体走红网络,让很多父母直呼:真羡慕。视频中,女孩写作业时一笔一划认真地写字,写的字柔韧有力,让她的作业都看着都赏心悦目。她的妈妈说:“女儿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只是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自律性比较强而已。女孩除了参加书法课,孩子还参加了很多兴趣班。既然她愿意努力,那么我和她爸爸就做好后勤,为她托底就够了。”一个家庭里,父母是为孩子构建健康环境的责任人,但最终孩子会走什么样的路,还是取决于自己。倘若父母努力为孩子铺好后路,可是孩子自身懒惰、颓废、不努力,最终只会消耗家庭的力量,最终让每一个人痛不欲生。要努力帮孩子找到自己的目标与精神支柱,让他有毅力去冲刺自己的未来。见识到高等学府的学习氛围,女孩的妈妈就鼓励女孩的哥哥努力学习,争取考上武汉大学。从早上6:30到晚上10:00,每一天她都努力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实行,最终高考考了725分。所以,我们坚决不能让孩子坐享其成,努力培养孩子的精神层次,他才能实现高飞。高度的专注力:能够专注做好一件事,并且能够心无旁骛地去努力;明确的目标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然后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超强的自律: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不因为懒惰而中途放弃;较强的抗压能力:在困难面前不退缩,能够勇敢面对困难。
我们要把这样的精神层面融入孩子的成长,让他实现自由、努力而又充满韧劲的成长。“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寻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父母是为孩子托底的人,而努力生长的孩子才会真正的“开花结果”。
《人民日报》中有一段话:
一个好的家庭的意义,不在于多殷实、富贵,而是每一辈都竭尽所能,去托举下一代更上一层楼。
一个好的家庭,如同一座坚实的灯塔,每个人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去努力为孩子指引方向。因此,家庭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为家庭开启幸福的责任人。父母的托举,孩子的勤勉,才能创造出一个更有未来的家庭。
无论你是困惑于家庭关系👨👩👧👦,
还是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自己🔍💖
这门课程都是你的不二之选!
扫码添加老师微信,回复【原生家庭】
免费领取这门珍贵的课程!
机会难得,千万不要错过!
↓↓
本文首发平台: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传播萨提亚、NLP、催眠、家排、NLP教练技术、亲密关系等实用心理学,与大师相遇,让心理学快速改变你的人生,转载仅限微信公众平台,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