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觉醒第一步:保持觉知
教育
2025-01-04 17:01
北京
![]()
曾在一书中看到震动心灵的提问:你觉得一个人真正的变化发生在什么时候?第二,他开始了解自己,他对自己这个内在的东西开始感兴趣了,比如说情绪、欲望、梦境。跟这个世界无论是工作、财富还是人际交往,他不再是那种梦游一样的推到那里,他就被动地进入社交环境,他想跟世界真正链接了。这才是一个人变化的开始,就是觉知,了解,主动链接。
英国知名经济学家、思想家E.F.舒马赫把毕生心血凝聚成书《解惑: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在去世前五天将这本书的手稿交给了他的女儿,并留下了一句话:“这就是我毕生的追求。”他一生的追求,就是希望能够唤醒更多的人有觉知地生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说,《解惑》对他影响极其深远,其中最高的水平体现在驾驭自我意识的能力上。人生变好的方法不是从他处寻得,是从自身的觉知开始。惯性思维,是你真正的敌人
有些人30岁就已经“死”了,只不过到80岁才埋葬。生活中不乏有很年轻的人,眼角没有皱纹,头上也没有白发,但已表现出一副生硬麻木、暮气沉沉的状态。他们常年墨守成规,习惯于简单重复,对现有的环境深度依赖。同一个方法,同一套思维,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可社会在迭代,若每天还是如陀螺般在惯性思维的牢笼里浑噩苟且,必将如盲人临渊。某作家在10年前每天按部就班地生活,生活就像无声的溪水,每天从身边流过。交谈中他惊讶地发现,好友们提到的很多细节他都没有印象了,比如事情发生在几月、有哪些人参与、他们是什么关系、做了哪些事……那天的经历让他忍不住问了自己一个问题:“这些年我做了什么?”这一问,吓得他汗毛直竖,茫茫碌碌几年下来,定睛一看,好像什么也没做。他决定不再像傻瓜一样地过日子,开始写日志、进行每日反思。经过一段时间的每日反思后,他爱上了写作,不仅开了公众号还写了书。舒马赫说:没有自我意识,人的言行举止、学习和反应,就会显得像计算机一样,其行为依据是偶然、下意识获得的“程序”。想要觉醒就意味着你要脱离计算机,变成编程人员,用自我意识超越意识,不惯性地生活。电影《热辣滚烫》中的主角杜乐莹大学毕业后颓废在家十年之久,体重两百多斤。宅家也没有那么如意,她常被妹妹挖苦嘲讽,还被表妹利用去电视台录制违心节目帮其转正。委屈爆满的她,又被出言不逊的妹妹要求出让姥姥给她的那份房产,她还是咬着牙签了字。遭遇双重打击的她离开了家,在外面租了房子,找了份餐厅服务员的工作。在餐厅里,她遇到了拳击馆的昊坤,两人不知不觉走在了一起。她觉得自己找到了新的人生,暗地里筹钱想帮助昊坤赢得拳击比赛。谁知,昊坤为了得到对方选手给的三万元,故意输掉比赛,还离开了她。绝境之下的她发现多年来除了收获了许多的隐忍和委屈,别无其他。她从零开始,坚持减肥,刻苦训练,最终减掉了100多斤,完成了一次拳击比赛。虽然没有赢得比赛,但她找回了自我,赢得了由“送出两个苹果”的讨好变为“送不送看心情”的自由人生。当一个人能够觉知到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的时候,就必然会主动做出新的选择。觉知到育儿中有自己的问题,那么就会注重解决自身缺陷。锦衣玉食看似好生活,若只有它,也会让人陷入无聊空虚的痛苦中。它就像神奇的万金油,助人脱离苦海,从而专注精进自身,实现心智跃迁。想要摆脱渺小、自负且十分不协调的“我”,人必须专注于“上帝”用“赤裸的专注”。要想变成厉害的编程人员,我们得调动出自己裸露的注意力。裸露的注意力就是赤裸裸的注意,你完全投入地关注你的念头,知道你自己在想什么,知道你自己在说什么,那个注意是裸露的,是完全赤裸裸的东西。如今多少人过着机械式的生活,忙着赚钱与攒钱,忘记了关注内心的感受与真正重要的东西。心理学研究表明,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与烦恼,都是“反刍”造成的。人明明在这里,脑子要么跑到过去,带来了愤怒、悔恨等情绪,要么跑到未来,带来了压力、恐慌。而我们能拥有的只有当下这一刻,带着觉知搞定当下,就是生活的强者。刷牙时,去品尝觉察牙膏的味道,刷到了智齿,刷的是他横截面还是内面;刷鞋时,认真去看鞋上的脏东西,手是在用力刷还是轻轻地刷;喝水时,感知手中的水杯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水的温度是烫还是温度刚刚好。与当下联结,能让我们完全地活在当下,不被过去或未来困扰。舒马赫说:如果我们与日常生活中身边的人无法实现真正的“思想交流”,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令人苦恼,形同灾难。要实现这一目标,我就必须了解身为“你”是何种感受,“你”也得了解我的感觉如何。而共情又是可以传播的,你共情了别人,别人也会加倍地共情你,人际关系因此更亲密。我刚做全职妈妈的一段时间里,除了照顾好孩子做完家务,就是刷剧聊天。我一度沉浸在老公承诺的美言中:“我负责赚钱,你只管顾家,其它不用你操心。”渐渐地,我发现我们之间能聊的话题越来越少,两人的很多方面都不能同频了。每天再忙,我也要抽出专门的时间读书、健身,后来还坚持写作。现在的我们又有了很多共同的语言,我遇到问题也不再向之前那样钻牛角尖。想要觉醒,就意味着你要成为编程人员,要“高于”计算机,正如我所说的自我意识要“高于”意识一样。
生活的苦恼数不胜数,而大部分的烦恼,就是因为想得太多。每当这时,请跳出来对思想进行观察,多问几个“为什么”。正所为生活是道场,处处需要修炼,而修炼就离不开觉知的加持。点个「在看」,愿往后余生,我们都能保持觉知地生活,找到真正的人生方向。
作者:伏蓉。来源:帆书樊登讲书(readingclub_btfx),读书点亮生活。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