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昌都,22岁的刘远明被分配到康藏公路银行工作组。
为修建康藏公路的官兵和工人收存、发放银元是工作组的主要工作。工作组到达以前,修路的官兵和工人们积攒的银元少则几百枚,多则上千枚,带在身上很不方便。开业当天,工作组就收存了十几万枚银元。紧张工作十来天,帐篷中的银元已经堆成小山,连走路也只能从银元箱子上爬过。工作组只有一顶大帐篷,为了节约空间,他们只好将银元箱子垒成桌子、床铺,垫着办公和睡觉,甚至将银元堆起来作为帐篷里的隔断,区分男女宿舍区。由于筑路大军队伍庞大,工作组的银元经常保持在五百箱左右。今天把成百箱银元发出去,明天又一个一个的,一大把一大把的收回来,两年之间天天如此。公路修到哪,银行就开在哪,搬家是常事,每箱银元有80公斤,上下车装卸都是工作组13名同志完成的。
▲ 第二批随军进藏银行职工(部分)合影
在前往波密通麦途中,康藏公路银行工作组遭遇了泥石流。由于事先已得到通知,银行的车队在卡达桥前40公里处暂停前进。等待一天一夜后,他们在第二天的下午,亲眼目睹了十多丈高的褐色泥浆,载着大大小小的石块,从山口以排山倒海之势,将途经之处的山石树木裹挟而下。泥石流后第4天,车队才跟随修路的大部队蹒跚前行至通麦。“在大自然面前,人太渺小了。”刘远明感叹,“看着奔流而下的泥石流,我们也很害怕,但任务在身,除了前进,我们别无选择。”
▲ 第二批随军进藏银行康藏公路银行工作组合影
从随军进藏到1954年12月25日康藏、青藏两条公路通车,中国人民银行西藏办事处及所属支行,圆满完成了“保障军供、兼顾民需、稳定物价,支持解放军在西藏站稳脚跟”的光荣任务。
▲ 图为刘远明与同事下乡途中
来源:区分行办公室
责任编辑:任剑
校审:吴丽娜、其美旺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