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传承 | 康藏路上青春梦 羌塘草原赤子心(一)

企业   2025-01-16 18:08   西藏  

铭记 · 传承

康藏路上青春梦  羌塘草原赤子心 

1953年,西南局在四川、重庆选拔了冯理权、刘远明等78名青年干部组成第二批随军进藏银行工作队。

原任人行成都东大街分理处副主任的冯理权,是第二批随军进藏银行工作队的领队。

在带领队伍到达昌都后,冯理权接到了上级行的人员分配通知。除前往拉萨和解放军53师、54师以及康藏公路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外,其余人员将分别前往波密、塔工(现林芝)、黑河(现那曲)组建支行。

当听到黑河条件差,报名前往的人员较少时,冯理权问:“黑河有老百姓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又说:“既然那里人家能生存,我们就能生存。”刚参加革命工作不久的冯理权,毅然接下了前往黑河组建支行的任务。

人员分配结束后,冯理权又随同队伍前往拉萨作行军总结。在途中,他们还经历了马匹失控、同志摔伤、特务跟踪等事件,但这些,都没有动摇冯理权的信心和决心。在拉萨,他独自一人完成了会计、出纳等具体业务的学习,又骑马15天,到达黑河。

冯理权和其余4名同志,在泥巴垒起的旧房子里,自己动手搭建了两三张桌子和极其简陋的柜台,这就是最初的黑河支行。在中共黑河分工委的领导下,他们动用自有资金1.5万银元,发放无息贷款10.8万银元,运回粮食等生活物资14万斤,收购并内销羊毛、兽皮、土碱21万斤。发放手工业贷款6301银元,组织民间手工艺匠人20多户进行缝纫、毛织、铁器、石器、制鞋等生产,帮助农牧民群众解决生活困难,支持新生的人民政权牢牢地站稳了脚跟。

“越艰苦越光荣”。冯理权和同志们的工作热情在黑河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中无比高涨。那曲地区地广人稀,群众到银行办理非常不方便,他们就骑着马,背着背包,在零下40度的严寒天,迎着夹有大粒大粒沙石的寒风,一个一个帐篷地转,挨家挨户地做农牧民群众的思想工作,宣传党的无息贷款政策,为群众办理存取款业务,他们将之称为“马背银行”“背包银行”。“由于女同志不能进帐篷(那曲当时的习俗),下乡时间再长,吃住都只能在外面,想躲起来避避风雨也不成。” 冯理权的爱人,承担翻译任务的次仁卓玛回忆起当时的情形,眼眶仍然隐隐发红。

来源:区分行办公室

责任编辑:任剑

校审:吴丽娜、其美旺姆

中国农业银行西藏分行
中国农业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官方订阅号。第一时间发布最新资讯、展示企业文化、交流工作经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