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黄梅雨竹轩”关注我们
挖掘传统文化 贴近百姓生活
关注民情民意 记住乡音乡愁
欢迎投稿,来稿请寄:2253327253@QQ.COM
胡玉庭(1887—1956)著名黄梅戏民间艺人。又名胡卯林,安庆望江县人。黄梅戏名剧《天仙配》便是根据他的口述改编的。他13岁学戏,工旦行,曾拜当时著名的演员徐汉卿为师。黄梅戏的 祖师爷蔡仲贤也传授给他许多东西,尤其是有关黄梅戏的 起源和发展问题,对后人研究黄梅戏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他说:“我的师祖蔡仲贤说黄梅调是在黄梅县学来的采茶调,将我们的弹腔和高腔融进,并在做戏上下功夫才上台 的。”他会的戏很多,黄梅戏的“三十六本大戏”、“七十二本 小戏”,他全会唱会演,故有“戏篓子”之称。胡玉庭在望 江、东至一带,很有名气,观众说:“卯林一到,魂被拉掉”, 说明他的艺术有极强的感染魅力。1956年病逝于东至县, 享年69岁。
金肽频主编。安庆新文化百年 1915-2015 戏剧卷[M]. 2016
早期黄梅戏艺人——蔡仲贤(节选)
帅根元 孙皖樵
后来胡玉庭是本县乃至安徽省黄梅戏剧界都有大贡献的黄梅戏老艺人,对黄梅戏的发展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如《黄梅戏艺术》1981年第一辑“胡玉庭简介”中所说,胡玉庭“在黄梅戏的来源及其发展方面,提供了很多重要材料,例如说黄梅戏是以湖北黄梅一带传来的采茶调为基础受‘高腔’和‘徽调’的影响而发展成为一种民间小戏,为我们研究黄梅戏的源流提供了很好的线索”。这里提到的就是蔡仲贤将黄梅一带的采茶调带到家乡扎根的一段史实。根据陆洪非先生写的《黄梅戏源流》中说:望江蔡仲贤是安徽最早的黄梅戏艺人,截至目前为止,在所搜集的有关黄梅戏源流的材料中,早于蔡仲贤的尚未发现。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望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望江文史资料 第3辑[M]. 政协安徽省望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1992.05.
帅根元,孙皖樵.早期黄梅戏艺人:蔡仲贤[J].黄梅戏艺术,1999,(第1期):45-46.
安徽安庆黄梅戏祖师爷望江蔡仲贤光绪五年(1879年)在湖北黄梅县附近学习采茶调
光绪五年(1879年),蔡仲贤因世难年荒,只身流浪到广济、黄梅一带靠打砻子糊口。这时,蔡仲贤发现采茶调优美动听,且深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于是努力不久便从黄梅【注:湖北黄梅县】及其附近地区学会了许多采茶调。
光绪七年(1881),蔡仲贤在家乡正式成立采茶调流动班子,活跃于怀宁、太湖、宿松、潜山、黄梅一带。
光绪二十年(1894年)前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采茶调在蔡氏师徒的演唱过程中,不断吸取民歌小调和“徽调”、“高腔”、“平安调”的优美曲调,逐渐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小戏——黄梅调。
光绪三十三年(1907)胡玉庭18岁时向陈庭献、徐汉卿等师傅学会了当时流行的黄梅戏36本、72折传统剧目。
民国七年(1918年),蔡仲贤的后辈杨润保组织起规模空前的黄梅戏班子——长春班
望江县志·胡玉庭
胡玉庭(1889~1958),名卯林,人称“卯林伢”。出生于赛口乡红旗村一个农民家庭。8岁丧父,12岁帮人牵驴磨面,面坊师傅会唱黄梅戏,朝夕耳濡目染,遂与黄梅戏结下了不解之缘。14岁(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拜胡在江为师,15岁在舞台上崭露头角,18岁(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向陈庭献、徐汉卿等师傅学会了当时流行的黄梅戏36本、72折传统剧目。继后便与杨润保、徐汉卿、檀盛云、龙昆玉等黄梅戏名角,在望江、潜山、至德等地同台演出,名噪一时。30岁(1919年)倒嗓,在至德香隅一农家入赘,边农耕,边课徒授艺,息影舞台十余年(1929年40岁)。1949年,年届花甲(60岁)的胡玉庭如枯木逢春,以饱满的热情参加了赛口区业余剧团。1952年加入了至德县大众剧团。从此,结束了他以卖艺为生的艰难岁月,成为受社会尊重的老艺人。
胡玉庭在黄梅戏舞台上是一个多面手。生、旦、丑、净,样样能演。青年时代演旦角,因扮相好、嗓子亮、演技高,赢得了“卯林伢一到,魂都拉掉”的美誉。倒嗓以后演丑角,能惟肖惟妙地刻划人物性格,他演瞎子先生《讨学俸》,既引人发笑,又耐人寻味。
胡玉庭,人称他“活戏篓”。经他口述编入《安徽传统戏剧目汇编》的大小剧目共18种,其中如《水涌登州》、《云楼会》、《绣荷包》是罕为人知的传统剧目。他口述的《天仙配》,经陆洪非改编后参加华东地区第一次戏曲会演,获剧本创作一等奖。他不仅口述了许多传统剧目脚本,还口授许多老腔老调和表演程式。他会“工尺谱”,会司鼓,会吹笛子和唢呐。
1954年,至德县人民政府举办胡玉庭先生舞台生活五十年的庆祝活动。1956年,他作为特邀代表出席安徽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被授予荣誉奖。1957年,望江举行黄梅戏传统剧目上演周活动,68岁高龄的胡玉庭,桑梓情深,应邀回来与龙昆玉等老艺人同台为家乡人民献艺。
他说:“我的师祖蔡仲贤说黄梅调是在黄梅县学来的采茶调【注:光绪五年1879年】,将我们的弹腔和高腔融进,并在做戏上下功夫才上台的。【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他会的戏很多,黄梅戏的“三十六本大戏”、“七十二本小戏",他全会唱会演,故有“戏篓子”之称。胡玉庭在望江、东至一带,很有名气,观众说:“卯林一到,魂被拉掉”。
说明他的艺术有极强的感染魅力。1956年病逝于东至县,享年69岁。
望江县志·蔡仲贤
蔡仲贤(1865~1942)字国清,生于香茗山南麓蔡家大屋(今麦元乡中山村)。殁于至德县马坑乡后河蔡坑。安徽最早的黄梅戏艺人之一。父亲蔡品瑞系业余徽班艺人。仲贤自幼受父辈戏艺熏陶,喜爱唱戏和山歌小调,但因家境贫寒,10岁(光绪元年1875年)时便去学砻匠。他白天做手艺,晚上随父学戏练功。一次,戏班在分亩岭演《许士林祭塔》,快开幕时,饰许士林的演员陡然患病,在一时无人顶替的紧急情况下,蔡仲贤自荐登台,出色地完成了这场演出。从此,他正式加入徽班学艺。年将弱冠,便学会《一捧雪》、《二进宫》、《三结义》等10本入门戏,掌握唱、做、念、打等舞台基本功。
那时,唱戏的被绅士们视为“戏花子”,有辱宗族尊严;加之当时戏班内出现同姓结婚现象,蔡氏族长更认为是大逆不道,大批梨园子弟纷纷被迫下户出走。蔡仲贤年幼虽免遭其祸,一年后【注:光绪五年1879年】因世难年荒,只身流浪到广济、黄梅一带靠打砻子糊口。艰难的生活并不能熄灭他从艺的欲望,他还是白天打砻子,晚上唱几段“徽调”。日久,当地唱采茶调的艺人便相邀入伙合演。这时,蔡仲贤发现采茶调优美动听,且深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于是努力【注:不久便从黄梅(县)及其附近地区】学会了许多采茶调,并在演唱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徽调部分唱腔、动作程式和功法,巧妙地揉入采茶调中。
【注:而黄梅调(望江文史:采茶调)则是劳动人民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所以深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加之望江县后山鸦滩一带,与湖北黄梅县的亭前、柳林地区相隔只有七八十华里,人民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以及口语方言都非常接近,甚至有很多相同之处,故黄梅调往往比徽调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和喜爱。】
光绪七年(1881),蔡仲贤在家乡正式成立采茶调流动班子,活跃于怀宁、太湖、宿松、潜山、黄梅一带。蔡仲贤貌美、声甜、功深。他既演文,又演武,既演主角,又演配角,无论演什么角色,都富有一种特殊的魅力。一次,戏班在廖河湾演《牌环记》,有一中年妇女,看过其中《打红梅》一出后,硬拉着她丈夫去后台找蔡仲贤。这时蔡仲贤还未卸妆,她亲昵地挨着蔡仲贤坐着,双手摸着蔡仲贤的肩膀说:“你好可怜呀,到我家去过。”丈夫笑着说:“他是装的呀!”她接着说:“我晓得他是装的,不是装的,还要被姜氏磨死哩!”丈夫拉她回家,她拉着蔡仲贤的手不放,弄得蔡仲贤面红耳赤,十分尴尬。
光绪二十年(1894年)前后【注:《望江文史》载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采茶调在蔡氏师徒的演唱过程中,不断吸取民歌小调和“徽调”、“高腔”、“平安调”的优美曲调,逐渐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小戏——黄梅调。到了清末,黄梅调班子如雨后春笋,布满了香茗山南北。蔡树友(蔡仲贤的儿子)、徐焕卿、胡在江、王掌一、董汉文、檀盛云、韦春台(太湖人)、胡普伢(太湖人,女)都纷纷组织班子,他们都出自蔡仲贤的门下,都打着蔡仲贤的招牌,一时出现“只见蔡仲贤的班子,不见蔡仲贤登台”的现象。这时蔡仲贤是以课徒授艺为主,登台表演为辅了,而广大观众却都以看到蔡仲贤登台表演为乐事。一次,蔡仲贤在太慈寺演《辞店》中店姐,一青年妇女听到后,倒抱着孩子就跑,等她赶到台下时,《辞店》已经唱完,蔡仲贤正在台上“打彩”(即兴表演,无固定台词),那妇女情不自禁地将孩子送到台上“打彩”。蔡仲贤便随机应变地唱起:“打彩的姐姐送神童,甘罗十二进皇宫,太爷、夫人随轿走,祖祖辈辈享华荣。”妇女听到后,取下孩子的银项圈作“彩礼”,蔡仲贤又唱起:“打彩的嫂嫂礼莫多,哪吒闹海动干戈,你送我乾坤圈一个,小小英雄怎奈何?”唱完把项圈还给了那妇女,台下顿时一片欢腾。
民国初年【注:民国七年(1918年)】,蔡仲贤的后辈杨润保组织起规模空前的黄梅戏班子——长春班,檀盛云、龙腊九、蔡南楼、柯竹贤等黄梅调俊秀咸集一堂,胡玉庭【注:卯林伢】等也慕名前去拜杨润保为师。这时蔡仲贤已成为梨园子弟敬仰的祖师爷了。
望江县志·黄梅戏
一、形成与发展
直到同治年间(1862-1875)【注:实际为光绪七年(1881年)】,安徽黄梅戏老艺人蔡仲贤等从艺后,才基本完成黄梅戏的形成历史。
民国年间,黄梅戏班社群起,活跃于望江民间及四境邻县,一批优秀黄梅戏艺人应运而生。胡玉庭熔徽调、黄梅调于一炉,形成了净唱平词的霸腔。他家住赛口,接近怀宁,受怀腔影响,逐步形成曲调活泼、表演规范的河北路子。龙昆玉经常与采茶戏、花鼓戏、托戏及花腔艺人合班演出,并广泛吸取民间山歌小调,逐步形成与众不同的龙腔。他的同班艺人又都是长岭、凉泉、太慈等一带人,道白声腔统一和谐,所以又称河南路子。两大流派异彩纷呈,各有千秋,至黄梅戏流动班社建立和电影《天仙配》问世,南北两路才在声腔曲谱化的进程中逐步统一起来。
二、主要班社
长春班清光绪初年艺人蔡仲贤组建,活跃于香茗山南北的广大区域。光绪十年(1884),该班在太湖新仓等地演出,蔡仲贤招收黄梅戏第一个女艺人胡普伢随班演唱。民国7年(1918年),杨润保重建长春班,檀盛云、柯竹贤、金文芳等黄梅戏“好佬”应聘进班,胡玉庭、龙昆玉等亦于此时进班学艺。长春班行当齐全、阵容整齐,以演“苦戏”著称。活跃于太湖、宿松、潜山一带民间。三门楼戏班 或称檀家班,民国9年(1920年)前后组建。这是一个檀姓大族的戏班,衣箱为本族公有,闲时为艺,忙时为农,开始由掌门师傅王长一任班主,后来由族人推选班主。本族子弟随时可以进班学艺,一般不聘其他班艺人演出,但该班艺人可以接受外班聘用。檀未成、檀凯南、檀祥珠、檀学锋、檀凤瑞等一批艺人,在望江、怀宁有一定的影响。
望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望江县志[M]. 合肥:黄山书社, 1995.07.
素材来自于《家谱研究》
往期推荐
2. 黄梅一中四大“巨头”映像
3. 李培禹|诗忆黄梅
4. 柳雪晴|苦 夏
投稿须知
书讯:《黄梅雨竹轩》编辑部还有少量作品集,价格48元,欢迎各位朋友订阅收藏。联系电话13907255060江主编。
扫码关注《黄梅雨竹轩》
微信及电话 : 13907255060
顾 问:江沈红
主 编:江尊华
执行主编:王石磊
责任编辑:汪洋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