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黄梅雨竹轩”关注我们
挖掘传统文化 贴近百姓生活
关注民情民意 记住乡音乡愁
欢迎投稿,来稿请寄:2253327253@QQ.COM
人物介绍
向臻峰,1948年2月出生于湖北黄梅县。1966年高中毕业后回乡农耕十年;1977年恢复高考后重返书窗。曾任林业部桂花示范林场总场副场长、湖北瑞发公司副总经理、雷竹产业化办公室副主任;武汉长绿集团公司技术研发中心主任、生态科学研究院院长。系二级正高职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北京林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兼职教授,国家林业部“林业行业国家标准评审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讲师团”成员,湖北省第二届“科技领军人物”。长期研究林学,有8项科研成果获国家林业部、湖北省政府科技进步奖及科研成果推广奖。在国家级、省部级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部分论文获中国林学会和省级林学会“优秀论文奖”,并入编林业部《专家论文选集》、团结出版社《中国农业发展文库》、中央编译出版社《中国经济文库》。编剧和执导科教片《雷竹高产栽培技术》,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并由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制成光盘在全国发行。国家级刊物《中华魂》、湖北省政协刊物《世纪行》,对其业绩均作过长篇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湖北台对其录制和播放过《人物专访》。编著并出版了专著二部,新著《山路悠情》,翔实地记录了在人生中亲历的人物和史事。书中附录了报刊有关文章,其讲话和与友人诗词酬唱及交驰的微信等,是为佐证。
第四章 毕业实习
1981 年 5 月底,大学阶段所开课程全部学完,我们班同学全都顺利地通过了毕业考试。此后,即进入毕业实习、撰写毕业论文阶段。
我们班毕业实习分为两个阶段,先在江夏区林业局所属的青龙山林场进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然后到鄂南咸宁市崇阳县,对位于该县境内的林业部桂花示范林场进行参观和考察。
森林资源清查,是全国林业部门承担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每隔几年都要进行一次。其任务是查清辖区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动态变化及其规律,客观真实地反映林区自然经济状况,进行林业经济评价。它为上级主管部门制定林业区划、规划,指导林业生产提供准确的基础资料,实现森林资源合理经营、科学管理、永续利用。
森林资源清查,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专业技术性很强,涉及学科门类很广。如高等数学、测量学、土壤学、造林学、树木学、植物学、测树学、森林经理学等十余门学科,均得到广泛地应用。
在校内,我们首先学习了国家林业部关于《森林资源调查主要技术规定》,由丁巢珍教授主讲测树学操作细则、蒋涤明教授主讲林业调查规划技术、规程及森林经理学在森林资源调查、编制调查报告中的应用理论。然后,将全班 30 人分成 7 个小组,进行野外实地勘测、收集外业中各项原始数据和资料。
青龙山林场是一个小型林场,辖青龙山、鸽子山、八分山三个分场。其林型主要为人工杉木林和马尾松林,小部分为壳斗科栎类、苦槠等树种组成的天然次生林。其地貌为海拔 250米左右的低丘岗地,土壤有第四纪红壤和页岩发育的黄红壤等。
我们在林场山地分组作业,按照实习大纲,先用罗盘仪、经纬仪测出三个分场的外围边界、各林班线、苗圃等林业用地;房屋、水域、农地和道路等非林业用地位置和面积。再利用地形图在各林班范围内根据林分起源、优势树种、林分年龄组、坡位等因子差异区划小班,用求积仪计算小班和林班水平面积,制成三个分场基础平面图。
第二步,我们进行了小班调查,在每个小班布设多个样点,用角规控制检尺的方法,测算各小班森林蓄积量,同时对调查的标准地选择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计算林木的高度、直径、蓄积的生长量、生长率;出材量和出材率。
第三步,我们对各林班和全场森林蓄积量等各种表格数据汇总,制出全场森林分布图、土壤分布图;编写林场森林资源调查报告,提出对现有森林经营管理方案和采伐利用方案。
在青龙山林场实习,外业调查将近半个月,内业计算、制图等工序也有半个月。当我们将青龙山林场森林分布图、土壤分布图、林相图等图纸;森林资源清查报告、专业调查报告、小班调查卡片等系列技术资料;各类统计表格转交给林场和江夏区林业局调查队时,二个单位的领导均表示万分感谢。至此,在青龙山林场的毕业实习,全部园满结束。
1981 年 6 月底,我们林学专业一个班毕业生,在蒋涤明等教授带领下,到学校实习基地---林业部桂花示范林场参观和考察。我们在武昌乘火车自京广线南行,在赤壁市赵李桥站下车后,坐上林场专车沿崇(阳)—赵(李桥)公路东行,到达林场总场所在地桂花泉镇。稍事休息后,我们乘坐的车辆沿着登山公路跃上葱笼,在林海中穿行,驶向该场洪家岭山庄宾馆。
山庄宾馆海拔 280 米,三面环山,唯东面可俯瞰近处峡谷、眺望远方群山。宾馆六幢楼房,掩映在绿树小溪旁。这里松杉竞秀,万木争荣,楠竹挺拔,直插云天,古树苍郁,气象万千;清泉奔流,蛙声鼓鸣,百鸟云集,林间闹喧,灰兔群游,野麂夜间在林间穿行……我和同学们漫步宾馆林间小道,饱览林区秀色,不由赞叹:“好一处世外桃源,好一个人间仙境!”
桂花林场前身是成立于 1958 年的桂花油茶场。1962—1963年,由邻县蒲圻入境的两次大型山火,将油茶林全部烧毁。1964年,经省林业厅批准,改建成国有林场,对宜林荒山和过火的迹地,实施人工造林。经过建设和发展,桂花林场已是省内一个大型国有林场,干部职工 900 余人,林场经营面积 18 万亩,活立木蓄积量 45.6 万立方米;楠竹面积 1.2 万亩,立竹 245 万根;全场森林覆盖率达到 93%。场办的林产工业初具规模,种植业、养殖业亦得到长足发展。因林场业绩突出,多次受到国家林业部和湖北省林业厅的表彰和奖励。
桂花林场与国内外林业行业行政部门、教学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有着密切地交往。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行政官员或专家,38 个国家和地区的林业官员、专家,都曾先后到林场考察和交流;国家林业部历任部长、副部长,湖北省正、副省级党政领导,大都曾到林场视察和指导工作。国内的北京林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北生态学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院校,均将林场列为“试验林场”或“实习基地”。
桂花林场地处鄂南幕阜山支脉大药姑山余脉的低山丘陵地带,海拔在 50---750 米之间;母岩主要是震旦系页岩、石灰岩、砂岩、板岩等。林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 15,5 度、年降雨量 1636 毫米、年均无霜期 265 天。林场地带性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有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木林、灌草从 5 大植被类型、17 个植物群系,其中人工杉木林占全场有林地面积的 50%,蓄积 75.8%;马尾松面积占 28.6%、蓄积 16.9%。
桂花林场在经营森林方面,最为成功的经验是在人工造林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即在历年实施的造林工程中,技术人员首先作好野外勘察、规划设计,根据立地条件优劣好坏,合理选择适生树种,栽植在适宜生长的区域。
这种块状相嵌型树种混交模式,使全场人工林形成了稳定的植物群落和生态体系,林地生产力长期维持很高的水平。如全场的杉木人工林,年均生长量都达到甚至超过速生丰产林“三个一”的标准,即树高年均生长量 1 米、直径 1 厘米、蓄积每亩年均增长 1 立方米。
林场在“依靠科技兴林”方面,组建了一支林业科技队伍,结合本场实际开展林业科学研究、推广应用科技成果。我们实地参观了该场与湖北省林科院麦振福研究员合作的 100 亩杉木种子园基地。园内有南方十余省杉木优良无性系数百个,每年所产良种畅销省内外,遗传增益达到 15%左右。它即表明:用良种与非良种育苗造林,在相同管理措施下,其蓄积生长量相差可达 15%以上,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林场当年的书记龚振海,是一位崇阳籍、勤奋务实的老知识子。主管业务的副场长邹书俊,河南尉氏县人,是一名“南下干部”。我们到达洪家岭宾馆的次日,场方召开了座谈会,邹场长首先简要介绍了林场的基本情况,龚书记即席讲话,给同学们印像十分深刻。尤其是龚书记一段话:“当今社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我们将实施优惠政策,欢迎在座的大学毕业生中,有人能到本场来工作”。龚书记情真意切的话语,引起了我的心动和联想。第二天中午,我去蒋涤明教授房间,恰好龚书记也在。于是蒋教授问龚:“你们场意欲引进人才,有何优惠政策,能否解决家属随迁、招工等问题?” 龚书记说:“经试用考查确为优秀的人才者,我们是会解决上述问题的!”接着,蒋教授介绍了我的情况和毕业分配的意向,龚书记在笔记本上作了记录,声称会有回复讯息。这次对桂花林场的考察,使我意外地与林场领导发生交集,并增加了自已毕业分配问题上的选项。
在完成对林场总场、木材加工厂、种苗分场、南山分场的考察任务后,我们离开山庄宾馆,下山后乘车东行 22 公里,来到隽水河边。山区崇阳的县城---天城镇,就位于隽水河边,当时城区人口约 5 万人。接待我们的县林业局,安排我们住进县政府第一招待所。
隽水河辽阔清澈,运输船只和砍伐的楠竹扎成的竹排,航行在河道上。这条河发源于幕阜山北麓,流经鄂南通城、崇阳、赤壁三县市,过赤壁境内陆水库区电厂大坝,再经车埠镇后进入长江。
崇阳县是湖北省的林业大县,1981 年时全县有林地面积有146.9 万亩,活立木蓄积 107.3 万立方米,楠竹面积 32.9 万亩,立竹 5501 万根,森林覆盖率 45.3%。当天下午,我们参观了林业局下属的二家森工企业:其一是纤维板厂,主要是利用天然灌木林和木材厂的加工剩余物,经粉碎,粘胶热压后制成木质纤维板。其二是竹胶板厂,将楠竹劈成篾片,编织成块状竹编,用酚醛胶或尿醛胶经热压后制成竹质胶合板。上述二种板材,主要用于家俱、包装、建筑等行业,在市场比较畅销。
次日上午,我们从招待所出发,沿隽水河北行 3 公里,参观了崇阳县林业科学研究所塑料大棚容器育苗的现场。林科所高级工程师章尊三,介绍了林科所基本情况,林科所与北京农学院林学系李树容教授合作,利用温控大棚,对国家保护的稀有珍贵、濒危树种进行繁育研究的进展及成果。接着,我们乘车继续沿隽水河北行,到达桂花林场重要的楠竹丰产林基地---洪山分场。
洪山分场地处崇阳、赤壁二县市交界之处,这里山青水秀,竹海万顷,隽水河曲折奔流,村庄依山傍水,茂林修竹环绕,形成了十里画廊景观,充溢着无限的诗情画意。
林场职工历来爱竹、种竹,与竹相伴,即如宋朝文人苏轼诗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他们在建场初期,披荆斩棘,开荒整地,在洪山这片荒山秃岭上,人工栽种大面积楠竹林。经过二十余年的精心抚育,集约经营,终成今日之“洪下竹海”的奇观。林场“荒山栽竹”,耕耘播绿的成功经验,在乡村发挥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崇阳山区农民在房前屋后、自留山、责任山、集体宜林荒山上广种竹类,全县仅楠竹面积,就超过30 多万亩。竹产业已成为崇阳县的特色产业,也是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清朝郑板桥一生喜竹,他曾留下一首咏竹名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文人在吟咏绿竹的秉性,是志士在赞美劲竹的精神。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文化活动中,人们把竹类的形态特征升华成一种做人的准则、道德风尚、人格禀赋和完美精神,并教诲做人当学竹笋“未出土时便有节,纵凌霄汉尚虚心!”
对鄂南崇阳县为期一个星期的实地参观和考察,使我对桂花林场的印象十分深刻。桂花林场的山、桂花林场的水、林场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十余万亩的速生用材林基地、万亩竹海凤光,一直萦绕心间,挥之不去。纵观当年湖北境内,较大规模的林业基层生产单位,也就三个:一是位于鄂西北的神农架林区,为省政府直管的正县级单位;二是位于鄂中的京山太子山林场管理局,为省林业厅下属的正县级单位;其三是桂花林场,其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和广阔地发展前景,是前二者所不具备。因此,作为从事林学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兼顾到自已家属尚在农村的实际状况,我在思考和谋划着自已就业的选择和去向。
(未完待续)
往期推荐
1. 向臻峰|《山路悠情(22)》——第五篇 大学生涯之 庐山教学
2.向臻峰|《山路悠情(21)》——第五篇 大学生涯之假期踪迹
投稿须知
书讯:《黄梅雨竹轩》编辑部还有少量作品集,价格48元,欢迎各位朋友订阅收藏。联系电话13907255060江主编。
扫码关注《黄梅雨竹轩》
微信及电话 : 13907255060
顾 问:江沈红
主 编:江尊华
执行主编:王石磊
责任编辑:汪洋大海